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井选择性堵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井堵水技术分为机械和化学两大类,化学堵水又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堵水,选择性堵水根据其使用溶剂的类型主要分为水基堵水剂、醇基堵水剂和油基堵水剂。  相似文献   

2.
油井深部堵水改善开发效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对油井深部堵水的必要性、深部堵水的经济合理深度及深部堵水液流转向剂配方进行了研究,得出油井深部堵水的经济合理深度在距油井3/10井距处,开发的液流转向剂基液粘度低(小于10mPa·s),成胶时间长(3~10d可调),封堵率达99.6%,深部注入性能好。现场应用表明,油井深部堵水技术是油田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和控水稳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井堵水工艺和堵水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苏联油井大修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制定的《堵水工艺和堵水剂选择规程》的要点,其中包括油井地质工艺条件主要指标、堵水工艺分类、堵水剂分类,并给出选择堵水工艺和堵水剂实例。该规程在西西伯利亚试点,堵水成功率达80%以上,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室内可视化平板模型对堵剂在不同位置时的堵水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堵剂的远井地带放置比堵剂近井地带放置有更高的采收率和油井深部堵水合理深度。文中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1.概述 化学剂吞吐是将具有高洗油效率的化学剂(吞吐剂)注入油井,使油层油之间产生低或超低界面张力(10-1~10-3mN·m-1或更低),更有效地将油洗出,提高油井产量.油井化学堵水是利用堵水剂优先进入高渗透层的特点,选择性地封堵高渗透层,迫使水驱替中低渗透层中的油,提高油井的产油量并降低含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符合胜坨油田储层特点、价格合理的不同交联聚合物体系的最佳堵剂组合(选用HPAM 有机铬交联体系,通过调整pH值成胶的速度可在24h左右,选用HPAM 有机胺交联体系复配,成胶时间可控制在24h~120h左右)。并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特征的工艺方案,确定了深部大剂量油井堵水技术。2003年在油田进行现场施工20余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90%,收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油田今后解决油井堵水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8.
巨登峰  林金浩 《油田化学》1993,10(2):120-123
本文介绍了以悬浮型速溶PHPAM为基础研制的低温油井堵水剂,讨论了影响堵水剂交联时间和成胶粘度的因素,制定了移动式弹性隔板堵水工艺并成功地应用于二连油田蒙古林砾岩油藏的油井堵水。该堵剂适用于30—60℃油井,交联时间可控、配制简便、快速、施工周期短。  相似文献   

9.
马广彦  杨生柱 《油田化学》1990,7(2):179-181,189
讨论了影响三聚氰胺羟甲基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施工井场就地制备多羟甲基三聚氰胺的简易方法。在—12—30℃的井场条件下,用就地制备的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和部分水解甲又基聚丙烯酰胺为堵剂,在10口采油井上进行了选择性堵水试验,工艺成功率达到100%,增油减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采油三厂油井堵水剂技术一直依托厂家和高校来研究并现场实施,由于堵水剂种类繁多,不同区块所用的堵剂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完整的堵剂体系,导致施工后有效率偏低,见效周期短,单井日增油量低。针对此情况,开展了油井堵水剂研究,依据作用不同分四个段塞的配方进行注入,现场实施后,不仅适用于低渗透油田开发需求,而且有效封堵水淹油井的裂缝和大孔道,使油流从周围其它小孔道流出,从而降低含水,提高单井采液量、单井日产油量。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暂堵剂ZDJ—J主要用5%0丙烯酸树脂一Ⅱ按20%的增重比包裹无机盐而成。ZDJ—J暂堵剂在水中能溶解且速度慢,在酸中溶解率较低,且在50℃经过24h后在水中的溶解率能达到70%以上。酸化解堵后,其渗透率恢复率超过90%,对地层无伤害。暂堵剂ZDJ—J最佳用量为10%,增粘剂加量为5‰时可以达到多层酸化的目的,有效地改善水井的吸水剖面,缓解同层和层间矛盾。  相似文献   

12.
岔河集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酸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志宗 《油田化学》2003,20(4):323-326,334
介绍了岔河集油田开发现状和注水井分层调剖酸化技术。所用调剖剂(堵剂)主段塞为聚丙烯酰胺浓度15g/L的聚合物水基凝胶,封口段塞为树脂浓度100g/L的耐酸树脂水基凝胶。介绍了两种堵剂的配方及聚合物堵剂封堵岩心的能力。所用酸化液(解堵剂)由除油去蜡单剂WJA、含潜在酸的除垢解堵单剂WJB和防二次污染单剂WJC组成,介绍了单剂的性能。分层调剖酸化井为注水井岔31—105,该井13个层中仅2个吸水。注入主调剖剂90m^3,封口剂10m^3,借助封隔器对该井高吸水层段进行封堵,然后依次注入17.5m^3WJA、40m^3WBJ、17.5m^3WJC对全井筒酸化。调剖后启动5个不吸水层,酸化后又启动5个吸水层,全井吸水层数达到12个,在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油压下降,视吸水指数增大。对应一口油井增油减水期约10个月。图1表7参2。  相似文献   

13.
油水井破损套管的化学堵漏修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水井破损套管化学堵漏修复技术重点解决了化学堵剂的驻留性、界面胶结强度的强化和堵剂施工的安全性问题。所研究的新型化学堵剂YLD-1,通过快速形成具有一定承压能力的纤维网架结构,能够在管外环空和漏失层有效驻留,堵浆中的活性材料与胶结固化材料反应形成的水化产物,再加上堵剂的微膨胀作用,使界面过渡层硬度和强度大大提高。该技术已在现场成功地试验推广近 80 口井,施工成功率达 94%,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暂堵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油井漏失严重问题,研制了用有机硅改性处理的水溶性暂堵剂,室内实验表明,该堵剂可使岩心堵塞率达到90%以上,用地层水长时间冲刷后,渗透率恢复值在85%以上。10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堵剂对漏失速率超过0.4m^3/min含水量98%以上的特高含水井有较好的防漏暂堵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Y221型封隔器封堵高含水层和套管漏失段,易出现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加剧、缩短检泵周期、封隔器内通径过小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封隔器受压差影响解封困难等问题。研制了油井堵水新工艺管柱,主要由Y221型大通径堵水封隔器和能传递转矩的油管补偿器等组成,封隔器可分别在抽油泵下部和上部配套使用,油管补偿器可避免油管弯曲造成的管杆偏磨加剧和缩短检泵周期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管柱能够延长堵水有效期,对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长效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井暂堵热洗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敏、低压抽油机井热洗伤害问题,引入屏蔽暂堵工艺,实验筛选出DCX-01暂堵剂,在韦2—4等四口井进行暂堵热洗试验,与抽油机井常规热洗效果相比,一次性减少原油损失298t,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解决抽油机井热洗对油层的伤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田注水井及高含水油井漏失严重问题,研制了SZD系列水溶性暂堵剂。对不同暂堵剂的暂堵及解堵效果、返排驱替液量对暂堵和解堵效果的影响、暂堵剂注入量对暂堵效率的影响以及岩心渗透率对暂堵剂暂堵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暂堵剂可使岩心封堵率达到90%以上,用水冲刷100PV后,渗透率恢复值在85%以上。40余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暂堵剂能有效解决注水井和高含水井存在的漏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胜利油田各类套损井逐年增加 ,现有常规工具无法满足这类井分层卡堵水的工艺要求 ,研制了套损井分层卡堵水工艺管柱。该管柱主要由套损井封隔器、丢手、Y4 41封隔器、分流开关 (或单流阀 )、安全接头等组成。经现场应用证明 ,该工艺技术可有效应用于套管内径为 10 0~ 16 6mm的套损井进行分层卡堵水生产。  相似文献   

19.
超深稠油井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断块状超深稠油油田,油井平均单井日产量5.8 t/d,最高达18 t/d。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新钻水平井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且递减速度快;在注常温清水开发时,部分井投注后,注水压力上升较快,水井欠注严重。对稠油井堵塞机理的分析表明,稠油油水井堵塞主要为有机质堵塞,其次为无机质堵塞。在解除近井筒附近污染时,首先解除有机质堵塞,才可使酸液体系有效进入储层深部。用酸碱复合解堵配方,在油田油水井现场应用12井次,措施有效率100%。其中油井解堵2井次,累计增油约4800 t,平均单井增油5.9 t/d;水井解堵10井次,平均单井视吸水指数增加1.91 m3/d MPa,有效期大于300 d。  相似文献   

20.
转向压裂可以增大水力裂缝波及范围和原油与裂缝的接触面积,是低孔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手段.针对目前转向压裂封堵压力较低,适用于深井转向压裂的暂堵剂研究较少等问题,利用室内实验优选暂堵剂配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配方的压裂效果,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暂堵颗粒无法形成有效封堵,优选复合暂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