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为背景,探讨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难点、改造模式及思路,以广州白云区棠涌村改造规划为例着重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展望"城中村"改造为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中村不但对城市美观造成影响,还制约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恼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的规划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此,在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宁德贵歧村为例深入分析城中村规划改造的策略,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姚沛霈 《城市建筑》2014,(11):114-114
近年来,大量城中村回迁住区投入使用,暴露出城中村改造以及回迁住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使用者与使用需求为切入点,从城市、社会层面与改造、建设层面探讨城中村回迁住区建筑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衡阳市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静 《中外建筑》2009,(1):88-9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衡阳市城市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但“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解决“城中村”问题,本文从衡阳市“城中村”现象的分析入手,介绍了我市“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问题的成因以及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必 要性,并针对我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村数量愈来愈多,并呈现了部分社会问题。很多城市为推动城中村改造,制定了相关积极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合理改造城中村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定问题对其发展产生了制约。基于此,本文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和评析了广州“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方案,重新审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认为城中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转制”以后村集体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以及村民的出路问题和适应外来流动人口需求的城市住房供给问题,最后提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即:构建“政府—村民—开发商”的利益均衡机制以改造其物质环境,智力支持和教育补偿以改造村村委会及村民,城乡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补偿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城中村空间改造及功能重塑的多样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梁芳  张海龙 《建筑与环境》2009,3(5):177-179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中村”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城中村”是我国近2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不断快速扩张和郊区农村的不断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最后给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及其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数量众多,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该文试图通过分析CBD地区的域中村存在问题,结合广州冼村改造规划案例,探讨研究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华  王金奎 《城市建筑》2022,(15):21-29
城市的更新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功能提升与改造,在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城中村、道路老旧、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老城区遗留部分消极空间,如城市中的旧工厂遗址。城市消极空间的存在给城市发展进程带来了消极影响,邻里之间的相处也逐渐变得疏远,因此,激活消极空间的活力、提升邻里关系是城市更新的目的之一。本文以第三届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AUL创新研究竞赛获奖作品为基础,以桓台酒厂及宝龙街为例,采用PSPL调研法,对酒厂现存消极空间、宝龙街邻里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借助提升居民场所依恋感的场所精神,激活城市消极空间,改善邻里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欣  赵聃 《江西建材》2015,(7):48+50
"城中村"一直被人们当做一种城市问题,各大城市以改造城中村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这种改造确实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城中村"的城市功能一直被忽略。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也会给城市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城市肌理,城市拥挤,城市交通,城市界面,空间个性和弹性以及新的城中村危机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城中村被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应生伟 《小城镇建设》2006,(9):103-104,102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瑞安市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在造就一片片新小区、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屋产权证的确定、拆迁安置、土地权属处置、规划建设的标准、村级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处理等问题,但其关键是如何调整好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分配。“城中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中村”的土地升值,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地、计划生育、经济等优惠政策在“城中村”的实施。围绕…  相似文献   

12.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中村”的浅层涵义及其本质,认为“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仅考虑村民的改造措施是不妥当的。本文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目的应当是不谋“城中村”的区位利益,只为身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谋福利。在此基础上,“自我原位塑造”,即“在原有区位上由村民或村集体改造自身”是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龙怡 《城市建筑》2023,(19):18-20
随着我国城市逐渐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工作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而既有的成功改造模式与经验已难以完全适合当下一些城中村更新改造的实际状况。文章以桂林市刘村为例,引入城市针灸理论,通过寻“穴”探“脉”的方式从空间和管理两方面探寻村庄的关键改造点,并从建筑品质、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土地权属、多元参与的角度提出更新改造策略,试图以由点、线及面的整治方式推动城中村的有机更新,为同类型城市的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城中村”的概念,提出“城中村”是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民聚居点与农民工为主的城市外来人口租赁聚居点复合的片区,概括了广州市、深圳市、温州市和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城中村”改造不仅需要解决村中农民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城中村”内以出租形态居住的外来人口的城市功能性安王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中增加居住用地中租赁业居住用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中村"数量也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需解决。本文从地理设计的视角来看待"城中村"的优化改造问题,强调真实的、实时的地理环境信息对于"城中村"设计改造的重要意义。以厦门市兑山村南部地段为例,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所得到的真实的地理信息数据来对其内部物质空间进行深入地分析解读,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城中村"优化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但是现有的"城中村"改造措施往往只针对城市的物质空间,忽略了其中原住民的发展诉求。本文以重庆市改造后的"城中村"为例,对"城中村"原住民融入城市的困境进行研究,剖析其原因,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原住民市民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淮安市城中村改造统筹管理为研究对象,从问题导向出发,系统阐述了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历程、背景和特征,剖析了城中村改造利益博弈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城市治理理念导向出发,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城中村改造的土地综合评估和基于综合效益平衡的可行性评估方法,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面向城中村改造规划决策的多目标量化评估体系。本文结合淮安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管控需求,提出政府管控、市场主导、政企合作、政府托底四大类差别化管控方法,制定刚柔并济、强弱有别的管控要素体系,探索从“被动而为”到“主动作为”的城中村改造精细化管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有现象。对于城中村现象,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入手,全面看待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到的消极和积极作用,发掘城中村所承担的特殊城市社会功能,然后才能找到改造策略。本文通过解读城中村现象,转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解构疏导,重新审视并适时调整改造城中村的策略,以适应转型期城市空间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中村”的特殊现象。本文以益阳高新区为例,对益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结合益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以及高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和现状情况,提出了益阳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和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收紧的背景下,山东省莱芜市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城中村改造容量扩张成为不可避免的环节。由于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不能满足城中村改造后带来的容量扩张,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以莱芜市为例,提出城中村改造后容量扩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