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土掌房是彝族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云南省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冬暖夏凉、就地取材、经济环保等优点。城子古村是泸西地区彝族起源地之一,也是彝族先民与迁徙而来的汉族创造的结晶。现今古村中的土掌房在汉文化、现代化的冲击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平面格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总体布局没有受到破坏,但缺少了很多生机。对城子古村土掌房民居的演变进行研究,总结其演变规律,为土掌房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安龙堡彝族传统土掌房聚落进行田野调研、测绘等基础上,利用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对城市形态解析模式,从通道、边界、区域、中心节点和标志物五个方面对土掌房聚落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土掌房聚落的物质形态特征和精神内涵,为保护和传承彝族聚落和建筑艺术,以及新农村建设下寻求土掌房聚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6)
张家花园建筑群是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与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式样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其装饰艺术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云南玉溪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土掌房,是在借鉴学习彝族特色土掌房构造方式和材质的基础上,融入当地独有的风俗、人文地理等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傣族民居,它既区别于传统的彝族土掌房建筑,也与滇西、滇南傣族的干栏式建筑有所不同。在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影响下,要继承和保护当地传统的土掌房民居文化,充分挖掘戛洒镇特色村落景观,建设一个为新平县戛洒镇内知名花腰傣民间传统手工艺艺人提供集居住、生产、传承、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村落,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促进当地居民和外来参观者的互动,为其他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村落更新保护与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土掌房民居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云南新平戛洒独特的土掌房建筑艺术特色,进而探索了体现地域文化及文脉主义思想的土掌房建筑再创作的手法,以寻找云南新平戛洒土掌房建筑回归自然、追溯本土文化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6.
彝族土掌房作为花腰彝民族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在受到新时代的冲击,其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以云南水瓜冲村彝族土掌房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民族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彝族土掌房和印第安土坯房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隔万里,相差两个世纪,在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宗族血脉和宗教文化等多元要素协同影响下,出现了相似的建筑形制。通过对选址、组团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结构、功能划分与空间布局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探究特色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影响要素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完善特色民居的研究,并为民居发展和保护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董春波 《华中建筑》2002,20(2):27-29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以其独特的“技术性思维”创作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适应环境条件的建筑作品。该文通过分析他的作品中技术在功能、构造、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来阐释他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传统既可以促进建筑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建筑的进步。因此对传统的继承应有正确的态度。本文通过对传统“土掌房”的居住空间在单元式住宅中的运用的研究来探讨建筑空间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新平花腰傣传统土掌房的建筑特色入手,分析了土掌房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构建了土掌房建筑的保护模式,并探讨了土掌房建筑室内外再生设计方法,为新型土掌房的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晴 《时代建筑》2008,(6):115-117
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以城市人作为对象和主题,将移民作为主体,进而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与城里人”空间迂徙的观点,“移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以及“过客与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切入城市与移民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展览回溯了移民文化与城市历史的关系,刮析移民与港口、资本和贸易之旬的关系,并展示了今日国际大都市中“积极移民”与文化融入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许婷 《华中建筑》2012,(8):59-62
城市居住区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要充分考虑住区的主体——人的需要。设计应从人的心理体验出发,创造更为舒适的空间品质,营造出新时代的理想家园。该文以天津市“格调春天”居住区项目为例,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住区环境设计作出了一定的分析评价,并以此为据,来探讨什么样的住区环境才是真正适合我们需要的环境;指出应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建设美观宜居环境的重要性及手法。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体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被使用者的价值,才是我们做设计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世伟 《城市建筑》2013,(24):67-67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方面越来越向着简洁、美观、环保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被多重层状界面划分所构成的室内,外空间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感知城市的基本印象.笔者通过剖析当代城市中典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提出广泛存在于建筑形式中的“层”的概念,明确“层”是当代建筑的基本词汇“编辑”则是对于“层”的理性处理的方法.进而将“层”的概念扩展到城市,认为城市空间是“层组”的多维集合,以此建立认识建筑的新的思维框架.建筑的个性化创作尽管存在着不同的途径,但可以归纳为对形成围合的“层组”进行独特的秩序表达,并通过“编辑”的方法形成建筑空间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袁丽  ;袁目灵 《城市建筑》2014,(24):138-13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导致人们对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造景要求也愈来愈高,单一的绿色植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吕韶东 《建筑科学》2012,28(7):97-99,78
伴随着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大潮,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渐渐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城市更新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拆迁重建问题。对于我们周围的部分老旧建筑,往往在未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因其使用功能或建筑造型未能满足现代的要求,在其未被妥善考虑之前,便得面临被拆掉的可能,轻易拆除重建势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本文基于"低碳减排"的绿色规划设计理念,从前期策划、规划比较、建筑设计,项目实践四个层面出发,结合厦门市人民检察院综合楼规划设计,浅谈如何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妥善利用既有建筑,规划设计新增建筑,使新旧建筑重新整合,达到统一与和谐。同时讨论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城市更新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可  张洪明 《重庆建筑》2011,10(11):7-8
通过对创"鲁班奖"工程的策划、实施,精心准备"鲁班奖"的复查,获得高度评价,提升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本工程为观演类建筑综合体,不但造型复杂,而且功能也具有较强复合性,如何实现造型与功能流线合理结合是首要难点;同时工程存在现有防火规范不能完全包含解释之处,需进行消防论证,也给设计过程带来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和一般工程比,本工程需更多专业配合设计,如何组织协调沟通各个专业在管理上也有难度;总之,从设计理念到工程的实现,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杨涛  杨昌鸣  滕军红 《新建筑》2012,(5):116-118
建筑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这两个基本原则揭示了建筑界的一个普遍"常识",即"风格"是果,不是因。历时150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新风格"探索历程说明:中西成熟的建筑"风格"不是中国现代建筑"新风格"的来源;当代中国建筑应该放弃无果的"风格"借鉴,思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和风格紧随时代,专心研究当代中国人及社会对建筑所提出的真正要求如此,中国当代建筑的"新风格"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20.
Work–life fit occurs when people have the resources required to meet demands such that role performance (both at work and in non-work life domains) is effectiv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59 construction workers base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to explore how demands and resources were experienced. Using a systems framework,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Results identified two demand typologies associated with demand-to-demand interaction. Demands operating as ‘influencer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interdependent demand, while demands operating as ‘creators’ generate a new demand and shape the conditions of that demand. One resource typology related to resource–demand interaction was identified. ‘Enabling resources’ enable an individual to manage multiple demands across multiple domains, and may also enable an individual to manage multiple demands within a single domain. A new conceptual contribution is made to an area in which theory is under-developed, by adopting a systems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demands and resources. A lack of fit is damaging for the individual; therefore, it is useful to know that demands and resourc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these interdependencies will vary according to individuals. Using a systems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demands and resources will be helpful to organizations seeking to support workers to achieve optimal work–life f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