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和水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了单分散微米级PMMA微球。研究了乙醇/水介质的配比、反应温度、分散剂用量、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PMMA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微球粒径随乙醇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粒径分布先变窄再变宽;随单体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PVP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粒径分布先变窄再变宽。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乳化和挥发溶剂的物理方法,合成了具有高磁含量聚乳酸/四氧化三铁(PLA/Fe_3O_4)复合微球。系统考察了PLA/Fe_3O_4复合微球的质量分数、Fe_3O_4与PLA的质量比及超生乳化时间等因素对磁性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TG)、激光粒度分析仪、综合物理特性测试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产物的形貌、粒径、Fe_3O_4的质量分数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越长,或PLA和Fe_3O_4的总质量分数越小,或Fe_3O_4含量越高,微球的粒径就越小;制备出的磁性微球中Fe_3O_4的最高含量可达48%,饱和磁化强度为0.136 A·m~2/kg。相比化学聚合方法来说,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会出现单体残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Fe_3O_4/P(SI-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徽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徽球形成的影响。适当调整有关反应条件,采用分散聚合法,可以使复合微球粒径达到23.0μm,磁性氧化铁含量达到9.0mg/s。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等单体在磁性氧化铁(E_((?)3)O_4)的醇/水分散体系中的聚合行为。为了改善磁性氧化铁粒子与苯乙烯单体间的亲合性,加入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和稳定剂,制备出粒径为30~1000μm的具有磁响应性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控制聚合区域的方法,考察了分散稳定剂、分散介质、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行为及微球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介孔导向剂,氨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Fe_3O_4@SiO_2介孔微球,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Fe_3O_4@SiO_2/PVDF杂化超滤膜。通过SEM、EDX、AFM、TGA、接触角、力学性能、过滤通量等测试,探讨了Fe_3O_4@SiO_2介孔微球掺杂的PVDF超滤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Fe_3O_4@SiO_2介孔微球掺杂浓度的增加,PVDF复合改性膜的膜孔结构影响不大,而改性膜的热稳定性、亲水性和抗污性能逐渐增强,得到有效提升。当Fe_3O_4@SiO_2介孔微球质量分数为1%时,Fe_3O_4@SiO_2介孔微球在膜表层和膜体指状孔分布均匀,改性膜的机械强度达到最佳值。当Fe_3O_4@SiO_2介孔微球质量分数为2%时,由于改性膜亲水性的改善,其水通量和渗透通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莎  刘彦军 《塑料工业》2007,35(B06):112-114,12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为分散介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进行了苯乙烯(St)的分散聚合;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制备了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达到单体质量分数的1%时,微球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单分散性。在聚合体系中引入抗坏血酸,使其与微量的氧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微球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7.
以醇和水的混合液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亚微米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分别讨论分散剂的用量以及分散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对PS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介质溶解度参数和单体苯乙烯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时,所制得的PS微球粒径越大,反之越小;随着分散剂PVP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所制得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光滑,呈均匀的球形。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为单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分散介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LPS)等方法对微球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了PVP用量对微球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的转化率随PVP用量的增加而增大,PS微球的粒径随着PVP用量的增大而减小,其粒径分布先变窄后变宽。当PVP用量为1.5%时微球的粒径分布最窄,单分散性最好。改变PVP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PS微球。  相似文献   

9.
连续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及粒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连续分段添加引发剂的方法制备微米级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引发剂的添加方式,各组分用量变化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地补加引发剂可以保持活性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各组分的用量可以制备出表面光洁,粒径在1.3μm左右的聚苯乙烯微球,且单分散性良好,单分散系数在1.02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各了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考察了不同聚合单体浓度、引发剂、稳定剂浓度和分散介质等因素对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粒径随着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稳定剂(PVP)的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