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悦平 《陶瓷》2023,(12):114-116
笔者以克拉克瓷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外销瓷的开光装饰艺术。克拉克瓷作为明末清初的一种外销瓷,在开光装饰方面呈现独特风格,深刻影响了多个国家的陶瓷装饰艺术。笔者从克拉克瓷的起源、风格渊源和开光装饰的形式入手,探讨其与传统装饰的异同,并探索其对日本陶瓷的影响以及开光装饰在当代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2.
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荔 《中国陶瓷》2004,40(1):62-64
陶瓷艺术装饰历史悠久,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其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旨在论述陶瓷艺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陶瓷艺术装饰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8世纪的欧洲艺术风格是洛可可的天下,它与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有着微妙的联系,这种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在中国青花陶瓷装饰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陶瓷与洛可可艺术的形成与特点等方面入手,重点论述洛可可的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国青花陶瓷影响下的表现,并深入探讨中国青花陶瓷装饰与洛可可艺术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陶瓷装饰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依存的。中国艺术中独具风格特色的中国绘画,对陶瓷装饰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陶瓷艺术的理念和陶瓷装饰表现技法一定程度上根植于  相似文献   

5.
严鹏 《景德镇陶瓷》2014,(1):102-103
<正>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装饰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几千年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在今天人们的审美也多元化,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了解并欣赏了中国陶瓷发展史和当代陶瓷艺术品之后,可以清楚的发现陶瓷绘画中隐隐约约带有中国画的风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陶瓷绘画继承并发扬了中国画中的优秀技法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小见大,结合自身材质的独特韵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陶瓷装饰语言,创造出不可比拟的辉煌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陶瓷艺术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陶瓷装饰设计的要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此,设计者应敢于打破传统装饰设计思路,坚持创新原则,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进行选材、设计,让现代陶瓷呈现出独特的质感、风格和艺术理念。本文从现代陶瓷装饰设计的现状出发,对多种材料介入的陶瓷装饰设计进行探究,并以玻璃材料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现代陶瓷装饰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在工艺美术史的长卷上抹下重彩的一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用陶瓷花纸装饰也日新月异、异彩纷呈。从过去简单的实用到当代艺术性与实用性自然结合,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代陶瓷花纸装饰艺术之花吸收了中国传统精华基础上,借鉴学习西方经典艺术丰富了现代审美情趣,相信不同的设计倾向会开出别样的花朵,每种设计理念风格都是岁月的历练,值得发扬升华!只有百花齐放,设计的花园才更美丽,才会出现惊艳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法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史一直是国内学术界较少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错综复杂的文化脉络以及早期窑口难于梳理的派生关系。本文以法国17世纪至18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几座窑口——纳维尔(Nevers)、鲁昂(Rouen)与圣云(Saint-Cloud)——为例,重点探讨了法国白釉蓝花/青花陶瓷的起源、早期发展及其装饰艺术风格的变迁,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费昂斯彩陶工艺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二、17世纪下半叶中国外销瓷器的输入对荷兰与法国瓷器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三、法国青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分析,可将其脉络归纳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模仿→从荷兰陶器上对中国风格的间接模仿→对中国外销瓷装饰纹样和造型的发展→结合欧洲传统纹样创造的本土式样→在创新的基础上再次引入东方元素。本文中引述的大量实例亦有助于真实地呈现法国早期陶瓷艺术的发展景象。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装饰元素,很早就被运用到陶瓷上并成为充实陶瓷器皿的装饰艺术。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条件和环境下,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更是相交辉映,相得溢彰。在当下,结合陶瓷造型,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装饰,可以获得独特的艺术装饰效果,并深受消费者的钟爱。本文通过对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书法艺术在陶瓷艺术装饰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所呈现的审美意蕴,增进了人们对陶瓷书法的了解,对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如何对待传统艺术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去年关于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展的入选作品的争论更将这个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归纳艺术家白明当代陶艺作品的器型特点及装饰图像风格,尝试对这一宏观问题做出微观例证式回答,挖掘这位看似革旧而创新的陶艺家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中国陶瓷艺术理念与文化内核,他在作品中对于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取舍、进退的个人思辨表达。以此或可为景德镇陶瓷艺术乃至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者们提供可供参考的例证,为古老的陶瓷艺术当代化转向提供一种可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余艳 《景德镇陶瓷》2012,(4):170-171
近年来,陶瓷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复杂的形式。各种学术观点,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地展现在中国瓷坛,尤其是青花装饰的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陶瓷艺术之所以能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获得赞誉和高度的评价,是由于其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民族特色。传统吉祥图案装饰风格,几千年来在陶瓷装饰中广泛应  相似文献   

16.
王雪艳 《陶瓷学报》2013,34(1):123-126
融精美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中国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各国.最初销往西方的瓷器是以中国风格的造型、装饰为主的,但是中国风格的瓷器并未受到西方各国的欣赏.为了迎合西方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格,中国瓷器相应地具有了欧洲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而现代陶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瓷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在许多外语中,瓷器就代表中国,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景德镇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以其绝妙而赢得世人尊敬。特别是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文人画陶瓷,充分发挥陶瓷传统艺术特长,结合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使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更加紧密的结合,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陶瓷装饰:古彩、青花、粉彩、颜色釉。但大多数陶艺家喜欢中国画的装饰风格,因而大部分吸收中国画营养,所以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大部分受到中国画的影响。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装饰中找到,二者相互影响,如粉彩中的人物画法,上色方法都与中国画工笔重彩人物类同;新彩花鸟的工兼写寥寥数笔的墨笔,竹叶的潇洒临风的姿态与中国写意画何等相似,仅区别是一个画在宣纸上,一个画在瓷器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瓷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CHINA"在多种外语中既表示中国,又指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景德镇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以其绝妙而赢得世人的尊敬。中国画艺术繁花似锦,以其墨彩神韵而熠熠生辉、独立于世界艺坛。景德镇的大多数陶艺家都喜欢中国画装饰的风格,因而大部分吸收中国画营养,所以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大部分受中国画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凡 《景德镇陶瓷》2014,(3):J0012-J0013
中国传统图案类型多种多样,运用在不同的装饰手法当中,然而陶瓷艺术是我国工艺美术当中不可或缺的。本文对中国传统图案在当代陶瓷装饰艺术中创新运用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传统图案的再设计和创新制瓷工艺对传统图案的表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着重讨论了创新运用在当代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