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储热用高温相变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陶瓷技术将碳酸盐共熔物储热介质与陶瓷基体复合在一起,制成一种新的高温相变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高温相变潜热分别达到了理论值的90%和70%,使用温度可以达到800℃。在300 ̄800℃温度范围内,储热量为743.2kJ/kg。探讨了熔烧温度、保温时间、成形压力、原材料和添加剂的影响。系统的基本组成是Na2CO3+BaCo3+MgO。 相似文献
3.
相变储热研究进展:(1)相变材料特性与储热系统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如下两个方面总结了相变储热(LTES)的研究现状:①在相变材料(PCM)方面,重点分析了PCM种类、提高导热能力的方法、增强工作性能稳定性和改性的措施、降低过冷度和新的成核添加剂,以及固-固相变的研究进展;②LTES系统的热力学优化和PCM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组合式相变材料贮能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由相变温度不同的相变材料(PCM)组合而成的贮能系统在给定温度边界条件下的循环工作性能,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布置PCM的相变温度(PCT)分布,应用5 ̄10个PCM,可使系统相变时间减少27%左右;当每一个PCM都同时存在向同一方向移动而且移动速度相近的相界面时,系统相变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
相变储热研究进展(2)组合相变材料储热与应用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两个方面总结了相变储热(LTES)的研究现状:①LTES在太空太阳能动力(DBP)发电系统和建筑物围护结构中的应用;②组合相变材料储热系统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温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电暖器,对其储热性能、内部流场和温度分布及温度调控机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并与镁砖显热电暖器的储热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类相变储热电暖器的储热平均温度高、平均温差小、出风口温度高,整体性能要优于镁砖显热电暖器。相同体积下两种电暖器储热量相当,但相变储热电暖器的重量可减轻1.6倍;在相同储热时间和储热温度下,同等重量的相变储热电暖器较镁砖电暖器可多储热68%。结果也展示了这类储热电暖器温度控制测点选择的重要性,当选取距离加热单元10 mm处的测点作为温度调控点时,电暖器内的平均温度和储热砖体的最高温度均能满足安全要求,而且加热单元电源在谷电8 h储热过程中只需启停两次。 相似文献
10.
相变储热技术与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减缓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压力。本文通过分析相变储热材料的选择标准,对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热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硅、硼、铝、铬、铁单质材料与碳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或固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形成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在高温相变储热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中,Fe-C二元合金可满足高温相变储热系统1100~1500℃的相变储热要求,当合金为含碳4.3%的Fe-C共晶成分时,Fe-C二元合金的相变潜热理论值为611 kJ/kg,热导率约为(40±16)W/(m·K),相变温度为1148℃,具有相对其他合金成分更为优异的综合储热性能可用于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储热。 相似文献
11.
12.
有机相变材料储能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十年有机物应用于能量储存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被分为有机物相变储能实际应用研究、有机物相变参数及相变循环热稳定性研究、有机物相变过程的相变传热及传热强化研究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有机物用于储能研究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管内流体流动管外PCM发生相变的贮能系统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分析空调贮能系统中管内流体流动管外PCM发生相变的相变的贮能器热性能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其中,把传热流体看作是沿轴向的—维无粘流动,对PCM相变过程的求解用显热容法。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所得结论对该类贮能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圆柱形相变蓄热器蓄/放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圆柱形蓄热器实验台,将封装了相变材料(PCM)的蓄热球体放置在蓄热器中,测量蓄热器进出口和蓄热器内第一~七层的热媒(HTF)温度,对所测温度和流最进行数据采集.分析HTF的进口温度和流量变化对蓄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TF的进口温度的提高,完成蓄热所需的时间不断减少,蓄热效率得到提高,流速的增加对蓄热的影响不大.初步掌握热媒的流动特性对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过程的影响,为蓄热器的工程应用设计、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了一种用于测量相变贮热材料及其构件贮热能力的单水浴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其中盛有一定量水的恒温水浴,将水温从T1均匀加热到T2,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用消耗的电能扣除热损后即得到加热水所消耗的电能Qw;之后将待测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浸没在水中,将水浴温度调到T1,并从该温度均匀加热到T2,同时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消耗的总电能扣除相应的热损后即得加热水和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所消耗的电能Qw+pom;Qw+pom减去Qw即为相奕材料或其构件从温度T1升高到T2所吸收的热能,即相变材料或其构件在温度区间[T1,T2]上的贮热能力。利用该方法对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贮热能力的测试结果与DSC分析的结果相差不到2%,还利用该方法对颗粒状定形相变材料与混凝土共混成型的贮热构件的贮热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