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的近期目标是:在保障城镇供水水质方面,将解决因水源污染、设施落后等导致的饮用水水质不安全问题。在扩大公共供水范围方面,将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设市城市达到95%、县城达到85%、重点镇达到75%,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用水需求。在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方面,80%设市城市和60%县城的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将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19)
供水公司将净化消毒处理后的水源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供水管网有时可能会出现爆管事故,这时便影响到了用户的用水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现今供水公司将确保供水不间断的任务摆到了第一位,制定一套供水管网爆管事故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供水管网爆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案的的制定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水质监测是保证安全用水的前提,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在生活用水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水质的取样与检测。只有达标的水才能输送到供水管网中,我国也生活饮用水标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饮用水的严格检测,才能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1)
<正>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它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水时,使用较低的压力水头,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送入田间沟、畦,灌溉农田。一、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灌溉管道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并通过压力管网输水、配水及向农田供水、灌水的工程系统。它通常由水源与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田间灌水装置以及附属建筑物的附属装置等部分组成。1.水源。江、河、湖、井、泉、水库、塘堰等均可作为管道灌溉的水源。与渠道系统比较,管道灌溉对水质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赤壁市官塘驿镇自来水厂以双石水库蓄水为水源,因水库常年供水水位高于用水区约百米,且雨季水质较好,考虑到节能,拟将取水方式改为雨季虹吸直接穿越大坝取水。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某市多水源供水现状,研究了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特征,并对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敏感区进行识别。选取了该市不同水厂供水区域内20个管网采样点2019年3月—2021年3月的余氯、浊度及总铁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管网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整体较好,管网水质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供水管网末梢、老旧城区及部分供水分界点,在水源调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管网水质中浊度与余氯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水体浊度的增加与管道内壁含铁污染物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西江引水工程建成后,西江水源将全面置换广州市西北部石门、江村和西村水厂的原有水源.优质的西江水入穗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水质将得到全面提升.为确保西江水源置换管网水质安全,通过管网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出厂水关键水质指标、建立立体化监测网络、强化管网保障措施和完善管网水质应急预案等,构建了西江水源置换管网水质保障体系,确保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水源置换(置换水量为242×104 m3/d)在复杂的供水管网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用水户数量的增多,许多城镇的给水系统已由单水源发展到多水源供水,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给水管网的水源供水分布和供水路径,按照传统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分析方法,已不能充分反映由于水源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给水管网运行工况的改变。在多水源供水情况下,水源的供水分...  相似文献   

9.
建筑空调系统水源热泵取水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柳州市文昌综合楼空调系统水源热泵取水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特点。该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采用了方便装卸的固定取水方式,设置了常用水源和备用水源的双向水源供水装置,省去了地面取水构筑物或水处理构筑物,解决了洪水期柳江水浊度高时取水难的问题。该工程工艺简单,施工、安装简便,投资少,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并与百里柳江景观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推广背景:2005年建设部出台的水质行业标准,以及2006年开始执行的水质国家标准已基本达到欧共体水平。这些水质新标准明确提出浊度控制点为居民取水点!所以供水管网不仅仅承担输配水的功能,对水质保障也应有一定责任。这将对城市管网、建筑内部的二次供水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设备、机电仪表以及全自动净水工艺的发展,供水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水源地取水(水源井泵房、水源地泵房)、水厂处理工艺(过滤、加药、输水、水质监测)、供水管网远传压力、用水终端(大用户远程抄表、二次供水、户表远集抄)的技术日益成熟,使得智能化供水管理监控系统在中小型水司的应用得以实现。登封市供水总公司绿色智能供水管理系统于2013年完成工程建设,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全自动化智能监控,达到了生产现场无人值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白马湖备用水源取水泵站总规模为15×104m3/d,水源取自滨江区自然湖泊——白马湖,泵房建于白马湖西侧,对备用水源选择、取水泵站位置选择、配泵方案比选、输水线路方案比选、构筑物形式、取水方式等方案进行了论证,确定了可靠的工程方案,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应急供水安全性并保证了钱塘江主水源咸潮期间避咸蓄淡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系统地研究多水源供水管网中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对某大城市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供水区域划分,并结合MFC开发系统将每个供水区域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运用EPANET 2计算管网节点水龄值和余氯值,并用实测余氯值进行参数率定。以每一个供水水源为起点、其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末梢为终点,将每个节点余氯值和水龄值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这为进一步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管网模拟系统就西江水源置换对管网水质的影响效应进行了中试研究.以广州市西北部原有水源和西江水源处理后的两种出厂水(分别简称为出厂水A和出厂水B)为试验用水,以从广州市西北部供水管网中挖取的两段旧铸铁管(DN100,管龄约30年)作为试验管段,系统地研究了管网模拟系统中浊度、余氯衰减、硝化作用及异养菌生长繁殖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出厂水中余氯在模拟管网中的衰减速度都非常快,但当出厂水B置换出厂水A后,管网模拟系统中浊度有所降低,硝化作用大大减弱,亚硝酸盐浓度显著降低,异养菌生长繁殖能力下降,管网水质明显提高.该研究成果可为西江水源置换的管网水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也受到高度重视。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供水设施安全保障规划为例,分析供水安全存在的水源水质超标与水源结构单一、供水布局不合理、水厂处理工艺抗风险能力低、局部供水管网布置不合理及管网中调蓄能力不足五大问题,并从规划角度系统地提出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的水源系统、水厂系统、管网系统、监测及应急设施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是对传统的二次供水技术的革新, 它具有节能、卫生安全、节约投资、管理方便等优点。传统的二次供水技术是在市政供水压力不足需要增压时, 将市政管网供水导入地下水池进行二次增压。这种供水方式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无法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二是地下水池存在严重的水质二次污染;三是水池清洗维护难度。而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却是在市政管网压力允许情况下,取消现有的地下水池,由水泵叠加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从市政管网中取水增压。此项技术是由日本研发。上世纪90年代未期,已在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在我国…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日,北京市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工程停水检修,工期预计8个月,在此期间,南水北调水源切换为密云水库水。针对供水水源变化,为了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提前入手,制定保障方案预案,强化供水科学调度,加强水质全流程监控,确保水源切换期间广大市民用水无忧。精心制定保障方案。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南水北调干线检修期间供水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综合计划协调、供水调度及工艺水质、管网安全及客户服务等保障小组,全面协调指挥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在南水进  相似文献   

18.
从水源取水开始,经过自来水厂的净化处理,再输入管网进入二次供水设施或直接进入用户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源水水质、水厂处理工艺水平的限制以及从出厂到水龙头之间发生的二次污染等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水质的异常现象,却往往更易引起用户的抱怨,影响供水企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常困扰着供水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19.
1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1.1 给水系统组成 (1)取水工程要求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取得既定要求的原水,并输送至水厂,包括水源和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将水从取水口提升至水厂的一级泵站等,一般根据水源的不同分地面水、地下水两种取水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20.
供水管网系统是连接水厂与用户的纽带,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水质经常会发生污染,严重时可能对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以及群众的生命财产产生严重的威胁。该文通过对管材腐蚀、外源污染、设计运营等影响供水管网水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措施,并对管网水质保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