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整体拉拔法生产复合结构压实股钢丝绳过程中,钢丝绳捻制应力消除不彻底,残留在股表面的机油在捻制合绳后经常出现滴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将压实股钢丝绳股的捻距倍数调整为不大于股直径的8.5倍,钢丝绳的捻距倍数调整为不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5倍,捻制应力消除效果良好,达到客户要求;将钢丝绳表面脂替代机油作为拉拔过程的润滑油,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扭转、抗拉强度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股表面质量良好,模具的使用寿命正常。  相似文献   

2.
刘义森  李伟 《金属制品》2012,38(6):10-12
对整体模拉法生产压实股钢丝绳过程中股绳表面钢丝容易产生翻转问题进行研究。对股绳模拉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并对比生产普通多丝线接触股绳方法,采取改进措施:(1)调整工艺参数,将钢丝之间的间隙设计在0.1 mm以上,且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逐步增加;股绳的中心钢丝直径增大,设计增加量不小于0.2 mm;控制股绳捻距倍数在8~8.5倍。(2)改进工装,尽可能缩小分线盘的外径,减小钢丝的走线角度。(3)减小钢丝的强度散差,提高制绳钢丝表面质量。(4)限制股绳机的转速,慢速生产。结果表明,采用模拉法新工艺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股绳表面较为平整、光滑,钢丝无翻转缺陷,捻制的钢丝绳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生产面接触钢丝绳的一种新方法———轧制生产法。分析了轧制法、整体模拉拔、辊模拉拔和锻打法生产面接触钢丝绳的优缺点 ,指出了轧制法生产面接触圆股和异型股钢丝绳的可行性 ,阐述轧制法的原理、工艺及设备。简单介绍轧机的选用及轧辊和孔型设计的原理。认为轧制法是提高面接触钢丝绳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增加面接触钢丝绳品种的有效方法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刘方根 《金属制品》2010,36(2):20-22,31
介绍我国早期面接触钢丝绳的试制情况,以及几种面接触钢丝绳的生产方法:异型钢丝生产法;整体模拉拔法;辊式模拉拔法;轧制法;锻打法。研究几种压实股钢丝绳的生产方法及各自的特点:用模拉法生产时,模具孔型应选择直线型,定径带长度为模拉后股绳直径的0.13~0.20倍,工作锥角度为14°~16°;辊拉法和轧制法在孔型设计和工艺调整时,应考虑机架等压力系统的弹性伸长;锻打法的锻打速度与锻锤长度、锻打频率存在线性关系。介绍生产过程中钢丝绳产生翻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及几种压实股弹性恢复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钢丝绳金属芯早期断丝的原因。以26. 00 mm 6×36WS-IWRC结构的钢丝绳为例,将金属芯捻距倍数由原来的6. 6降低到6. 4,金属芯捻向采用同向捻且与主绳捻向相同,生产时涂进口耐磨油脂,股喷油,合芯涂油,可有效解决钢丝绳金属芯早期断丝的质量问题。对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提高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接触钢丝绳生产用模具最佳孔型参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文胜 《金属制品》2007,33(6):47-48
对影响面接触模具孔型参数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模具工作锥角和定径带长度进行计算和实践检验。结果显示,工作锥角和定径带长度是影响面接触模的关键因素,当压缩率为17%~20%、工作锥角为15.2°~17.2°、定径带长度为钢丝绳压后直径的0.1倍时,可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治中 《金属制品》2004,30(3):20-22
对 2 8NAT6T× 7+PPC面接触钢丝绳的生产研制过程进行论述。选用SWRH82B线材作为制绳钢丝原料 ,拉丝采用多道次、小压缩率方法 ,增大股的捻股倍数 ,适当放大股拉拔模的工作锥角并采用合适的定径带长度 ,增加绳的捻距 ,合绳时单股恒张力控制在 70 0N并控制好钢丝绳的成型率 ,所生产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达 5 86kN ,相比 6× 7同规格钢丝绳总破断拉力上升 32 .7%左右 ,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满足了保证客户的质量需求。  相似文献   

8.
面接触钢丝绳的生产有拉拔法、轧制法、锻打法 3种 ,阐述其适用范围及各自的特点 ,提出消除面接触钢丝绳“变形应力”的公式 ,指出在油井上使用的柔性抽油杆用面接触钢丝绳和面接触录井钢绞线 ,用连续锻打法生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生产多股钢丝绳的技术要求很高,以18×7—28钢丝绳为例,改进配丝工艺,外层股配丝为1.85 mm,内层股配丝是1.95 mm;内层正常绳径18 mm左右,可满足外层股的捻制要求。生产时要求内层绳略松散,外层绳不松散;外层绳的旋转力矩大于内层绳,改变内层绳的捻向及各层股的捻向,减小内层绳的捻距,尽量减小合力矩;不松散性能检查时一般股的螺旋高度是钢丝绳直径的0.90~0.95倍为宜。为适应产品要求,内层绳应使用旋转放芯架。股生产时应采用专用设备,每股及工字轮应做标记;不用专有设备时,内层绳和外层绳生产时确保股的张力控制一致,先合两股,变成六股后再捻制外层绳。  相似文献   

10.
曹小伟 《金属制品》1998,24(1):40-41
6SW(36)是优于普通点接触钢丝绳的先进结构钢绳。文章以6SW(36) 20mm为例,介绍该产品的生产参数、设备、捻制要点及预变形等。  相似文献   

11.
将需修复的拉丝模切开并测绘,利用Photoshop软件得到Φ4.27,3.50,1.75,1.38mm规格拉丝模的各部分尺寸和角度,发现修复后胎圈钢丝拉拔模具存在定径带不明显、工作锥角度不合理和偏心等问题。研究确定修模原则:定径带长度应根据拉拔材料、模具材料、润滑粉和拉拔工艺并通过试验确定;对应不同的道次压缩率选择工作锥角度。制定完善、系统、操作性强的磨模操作工艺,给出拉拔各道次模具孔型结构参数。采用新的磨模工艺修模后,模具平均吨钢丝损耗由0.16个降为0.09个。  相似文献   

12.
宁方峰 《金属制品》2012,38(6):17-19
钢帘线生产过程中,干拉工序的拉丝模质量对钢帘线表面质量和断丝率影响较大。钢丝干拉工序的工作锥角度在10°~14°,高碳钢丝的拉拔,要求定径带长度为钢丝直径的0.3~0.6倍,定径带处拉丝模芯粗糙度为0.025~0.050μm。未实施周期性换模时,干拉工序模耗每吨钢丝为0.15~0.20个,湿拉工序为35~45个。周期性换模时间为15 d时,干拉工序每吨钢丝模耗为0.23~0.32个,湿拉工序为25~28个;周期性换模时间为10 d时,干拉工序每吨钢丝模耗为0.30~0.35个,湿拉工序为17~21个。捻股断丝次数从未实施周期性换模时的每吨钢丝约12次减少到10 d周期性换模时的约3次,钢丝表面粗糙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缑庆林 《金属制品》2010,36(3):9-11
介绍压实类钢丝绳,包括压实股钢丝绳、压实钢丝绳、双压实钢丝绳和填塑压实钢丝绳的生产应用。指出压实钢丝绳的生产使用注意事项,研究锻打法和整体模拉拔法生产钢丝绳的区别。试验证实:当锻打钢丝绳的锻打压缩总量不小于15%时,钢丝绳拆股试验时钢丝弯曲值不合格数量将超过25%。阐述压实钢丝绳对绳芯的要求,对压实钢丝绳进行拆股试验和表面硬度测定,给出测量结果。介绍四股压实钢丝绳、6K×7+FC、5K×7+FC、3K×19S+FC、6K×26SW+IWRC等结构压实类钢丝绳的成功应用,并指出压实钢丝绳可能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张宗前 《金属制品》2010,36(3):41-43
常用干式拉丝机模盒及润滑装置存在的问题:润滑粉易结焦,导致润滑失败;干摩擦造成拉丝模使用寿命缩短;钢丝力学性能差,拉丝模、润滑粉消耗大。模盒及润滑装置改进后,润滑粉可以在润滑粉盒内循环流动;拉丝模工作时可以旋转;拉丝模冷却由敞开式水冷变为封闭式压力水冷。使用改进后装置生产的φ5.05 mm钢丝弯曲值由原来的8次增加到12~15次;伸长率由0.1%~0.5%增加到1.5%~2.0%;生产吨钢丝拉丝模消耗由0.25~0.35块降为0.13~0.15块,润滑粉消耗由0.7~1.0 kg降为0.4~0.7 kg,电耗由230~250 kW·h降为180~190kW.h;生产100 t成品钢绞线发生断丝的次数由原来的5~8次降为0.5次。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用CVD金刚石和单晶模具拉丝时钢丝表面产生"花丝"程度不同的原因。通过CVD金刚石拉丝模和单晶金刚石拉丝模的微观分析,得出结论:CVD金刚石的晶界和内部缺陷是造成使用CVD金刚石拉丝模比使用单晶金刚石拉丝模"花丝"现象更严重的原因。提出减轻和避免缺陷的方法:及时修复受损模具,可以减轻"花丝"现象;减少CVD金刚石的内部缺陷是消除"花丝"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型拉丝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出以指数方程表示的拉丝模新孔型,给出各道次拉丝模尺寸及磨针尺寸,将新孔型和直线型拉丝模在生产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新孔型拉丝模作业,拉拔各道次的电机平均工作电流比使用直线型拉丝模时小,说明采用新拉丝模可以减小拉拔力;使用新孔型拉丝模时的出线温度比使用直线型拉丝模时低,说明拉拔时钢丝与工作锥的摩擦生热较少;使用新孔型拉丝模时,模具直径和出线直径的变化量更接近,说明拉拔过程中引起的超差现象比使用直线型拉丝模时有所减轻;2种拉丝模生产出的钢丝力学性能指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拉丝机开放式水冷模盒冷却效果较差。采用封闭式压力水冷对模盒结构进行改进,在开放式模盒主体结构上方装配一套可打开的密封装置,盖由锁定销固定,旋转手轮通过螺杆使压板下移,与冷却腔上平面共同作用压紧密封垫,从而保证冷却水不易流出。为确保模盒使用效果,应保证密封装置加工精度。建议在进水管道上安装压力表来观察模盒的压力,确保模盒内的水流量。改进后拉丝模冷却效果好,提高了钢丝质量,降低了拉丝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