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福煦 《园林》2001,(9):12-13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而如何理水,尚有许多具体手法值得一说。园中之水有旷、奥之分。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庭园史中,日本庭园占有重要的一页,尤其在战后更是引起了造园界以外,包括美术、雕刻、建筑等各界的注目。枯山水最早亦称唐山水,又称干山水、干泉水,指不用水而再现田园风景的庭园。代表性的枯山水庭园都集中在京都地区。慈照寺以白砂为中心的创作手法,大大地促进了枯山水庭园的发展,此后也陆续出现了更多具有“枯山水”特征的庭园。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庭园史中,日本庭园占有重要的一页,尤其在战后更是引起了造园界以外,包括美术、雕刻、建筑等各界的注目。枯山水最早亦称唐山水,又称干山水、干泉水,指不用水而再现田园风景的庭园。代表性的枯山水庭园都集中在京都地区。慈照寺以白砂为中心的创作手法,大大地促进了枯山水庭园的发展,此后也陆续出现了更多具有“枯山水”特征的庭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古籍,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手法、理水艺术进行研究,探讨苏州古典园林中理水文化的意境含蕴,从而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期其能与现代科学生态观相结合,促进当代生态智慧观的发展,以指导现代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5.
理水作为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内容,在历时性造园活动中随着形态变迁和需求变化理水手法因时而异。以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福州西湖为例,借鉴《园冶》中的理水理论,从空间形态、环境行为和政治经济学三个方面,剖析其历代造园所采取的疏源察水、随曲合方、清淤造岛、卜筑从水和巧与因借等理水手法及其历史成因。通过福州西湖在演变沿革中的理水手法研究,以期为园林如何顺应时代环境变化,以及现代水景地域性营造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衙署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存的宋代园林却尚无完整实例。洛阳东城发掘的宋代衙署庭园遗址,无疑为北宋衙署园林的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以考古发掘报告及现存遗址作为复原基础,结合同期衙署园林营建背景、建筑规范等资料为复原依据,相关绘画为佐证,对该遗址的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进行初步探讨;并从建筑艺术、植物配置、理水、空间意境等方面对其庭园造园意匠进行分析,总结该衙署园林的园景与园境特点。为后续洛阳东城衙署庭园整体复原研究及北宋衙署园林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它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元素。造园匠师通过利用这一元素有效地将园林中各种景观元素连接起来,使得园林生机盎然,景象万千。所以素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之说。同时,理水具有很强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产生动态的美、静态的美。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发展、理水手法入手,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之美。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园林述要》是一部可以传世之作,堪称《园冶》“现代版续编”。它传承、发扬和发展了以《园冶》和计成、李渔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学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岭南庭园》展示和剖析了作为私家园林范例的岭南庭园设计手法上的固有特征,有着长久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文霞 《城市建筑》2014,(26):135-135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2.
袁长平 《中国园林》2012,28(8):103-106
香山静宜园是一座融天然、历史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其园林理水充分因借天然林泉之灵气,运用丰富的理水手法,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创造了水形、动静、水声之美,营造了"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水相依,相得益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可以说香山静宜园理水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顶峰,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其山形水系对园林建设、发展及陶冶后来者心智均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岭南传统庭园布局与空间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琦 《新建筑》2005,(5):76-79
传统庭园功能是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而岭南园林的特色在于以建筑空间为主,通过分析归纳了岭南传统庭园的建筑绕庭、前庭后院、书斋侧庭、前宅后庭等几种主要布局方式,并对庭园的空间艺术处理手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唐宋园林的造园手法及风格与明清园林差别巨大,目前对于唐宋园林理水手法的研究仍有欠缺。文章选择唐宋园记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文本分析法,指出唐宋园林理水具有自然灵动、野趣盎然的特征,强调水在唐宋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履道里宅园为例,探寻早期园林水景审美意趣和园林造境的奥妙,以期为传统造园精髓对现代景观实践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理水叠山,造园手法之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理水、叠山两部分。园林理水手法,着重在水面形式及水岸做法,从意境出发是理水之关键。园林叠山手法,着重在山的造型、石质和层次,叠山之至要也在意境。  相似文献   

16.
理水两相     
《建筑师》2015,(3)
日本庭园青睐"大海样"的池岛景象,而中国庭园更迷恋山水一体的山水胜景,这是中日庭园掇山理水的意象性差异;中国人迷恋身体进入庭园山水居游感受,日本人更愿意在建筑中静观庭园景物,这是中日庭园掇山理水的使用性差异。这两点差异,造成中日庭园理水在池形岛样等各种细节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分析传统岭南园林理水手法,以其作为切入点,结合现代乡村水景营造中存在的生态、生活与生产等问题,尝试将传统岭南园林的理水手法与现代乡村水景营造相融合,以期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空间布局、屋宇、门窗、理水、掇山等角度对清晖园理景手法与特色进行研究,以期加深对岭南庭园的理解,为当下岭南园林设计与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左燕平 《城市建筑》2014,(27):200-200
本文从水的形态、特质简要阐述了水在山水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对中西方园林理水艺术进行了比较,对两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东西方在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上融合创新的可能,以及园林理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水的形态、特质简要阐述了水在山水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对中西方园林理水艺术进行了比较,对两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东西方在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上融合创新的可能,以及园林理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