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环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光  刘根起 《贵金属》1998,19(1):43-53
系统评述1990年以来杂环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从贵金属光度分析、极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展望了该类试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新试剂的合成,测定方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两个方面评述了自1987年以来三氮烯类试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杂环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玲  刘根起  张光 《贵金属》2004,25(2):61-70
系统评述1996年以来国内外杂环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光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极谱分析、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展望了杂环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利用杂环偶氮类试剂对贵金属离子优异的显色性能,将其与各种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必将建立新的快速灵敏的贵金属分析体系。参考文献123篇。  相似文献   

4.
朱利亚  尹家元  徐其亨 《贵金属》2001,22(4):31-38,30
利用光度分析实验、水合离子半径理论和试剂结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DBC-偶氮胂与轻、重稀土显色反应机理,得出轻稀土元素与DBC-偶氮胂在高酸度时较易形成络合物,而重稀土元素与之在低酸度时较易形成络合物的规律。用显色络合物络合比和试剂结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类衍生物与贵金属元素的络合机理。并证明2价铂族元素与该类剂形成1:1络合物,而3价铂族元素与之形成1:2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铁试剂对LY12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铜铁试剂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有效地抑制了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点腐蚀。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着铜铁试剂浓度的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缓蚀效率增加。当铜铁试剂的浓度较高时,铝合金由活性转为钝态,对抑制铝合金的腐蚀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当添加铜铁试剂后铝合金的电化学转移电阻增大了近40倍。  相似文献   

6.
提高硅烷试剂溶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溢  滕毅  唐守渊 《腐蚀与防护》2002,23(5):193-195
硅烷试剂(SA)在金属防腐蚀和提高表面外涂层附着方面的应用是一崭新应用领域,本工作研究了该技术工业化的关键问题之一SA溶液的稳定性,针对提高稳定性的外加试剂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溶液状态和电导率及其它一些相关参数与稳定时间关系的研究,得出可有效提高SA稳定性的添加剂,同时由相应的工艺试验,检验在这些影响因素下稳定性对硅烷膜的耐蚀性及再处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过氧化氢作为掩蔽剂,用铝试剂测定钛合金中铝的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常须用沉淀分离来消除钛及其它元素的干扰问题,大大简化了分析手续,使分析时间至少缩短1/2,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冯玉怀  杨丙雨  马亚丽  王军锋 《贵金属》2012,33(1):68-77,83
三氮烯类试剂光度法测定贵金属,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进展极为迅速,目前已合成和应用了74种这类试剂与银、钯、铂、金、铱的显色反应研究,相继发表了76篇论文。由于这类试剂发展迅速,其名称极为混乱,为了给试剂正名,提出规范试剂名称的原则。并归纳了这类试剂与贵金属显色反应的各种体系,经筛选分析,找出了测定贵金属的高灵敏试剂和体系。  相似文献   

9.
1.前言钍试剂是一种测定钍和某些稀土元素的灵敏试剂。早在1963年,印度的Sangal和Dey将钍试剂Ⅰ应用于铂族元素的光度分析。对钯、钌、铑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钍试剂Ⅱ与钍试剂Ⅰ的性质基本相同,自1959年合成钍试剂Ⅱ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中。该试剂与Th、U[IV]、Zr、Hf、Ti、Bi、Pb、Ca、Sr和稀土元素形成很稳定的络合物,甚至在强酸溶液中也不分解。用钍试剂Ⅱ对钯、  相似文献   

10.
新试剂DMTASTP与钯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对钯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新试剂。DMTASTP试剂在硫酸、高氯酸、硝酸介质中能与钯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组成为Pd(Ⅱ):DMTASTP=1:1,最大吸收波长为6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5,96×10 ̄4L·mol ̄(-1)·cm ̄(-1)。钯的浓度在0~70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可允许大量的贵金属离子及其它离子共存。用于铂合金网、粗铂、失效催化剂及尾渣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蒋治良  查丹明 《贵金属》1993,14(4):59-62
在pH3.9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及加热条件下,Rh(Ⅲ)对高碘酸钾氧化钍试剂这一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可藉自来水冷却中止反应,研究了催化光度测定痕量铑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分别为0.06ng/ml和0.12~4.5ng/ml铑的催化光度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30CrMnSiA钢的本质晶粒度是必检项目。1955年德国人Bechet和Beaujard创立显示合金钢晶粒的饱和苦味酸水溶液+润湿剂试剂,至今仍广泛应用。30CrMnSiA轧材试样尺寸+10×15ram,热处理为930℃3h水淬。用过饱和苦味酸水溶液+少量海鸥牌洗衣粉热擦拭腐蚀30CrMnSiA钢的本质晶粒度如图1(a)所示。波兰人Wiedermann等人1988年提出用16gCrO_3,80gNaOH,145cm~3蒸馏水试剂。应用该试剂时整个溶液加热到120℃,不同钢种等煮蚀时间20~60min。应用该试剂显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近年来钪的光度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三苯甲烷染料光度法、占吨染料光度法、偶氮类试剂光度法、酚类试剂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10-二氮菲(phen)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分析化学性质,评述了我国80年代以来,该试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玻璃表面的试剂涂层与空气中微颗粒的耦合性实验发现,试剂涂层能明显改变表面与微颗粒的耦合能力,微颗粒平均粒径与采样的时间间隔、放置夹角和试剂浓度没有明显规律性联系,复合试剂耦合微颗粒的粒径比单一试剂的粒径小(2~3μm),其中吐温60粘附微颗粒的粒径最大(4~5μm),0.5%SDBS与0.5%氟碳复合试剂涂层表面粘附微颗粒数量的能力最强。每种试剂对微颗粒的粘附强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研究发现,复合试剂能获得单一试剂不具备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能有效改变固体表面与微颗粒的耦合性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态挂片和极化曲线测试技术研究了铜铁试剂对Q235碳钢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碳钢在3.5%Na Cl溶液中腐蚀严重,主要为活性溶解,并且伴有明显的点腐蚀。铜铁试剂的加入促进了碳钢的阳极钝化,当铜铁试剂的含量为12.8 mmol/L时缓蚀效率达到90%以上,当铜铁试剂浓度增大为19.2和25.6 mmol/L时,缓蚀效率不变。铜铁试剂主要通过在Q235碳钢的表面吸附实现对Q235碳钢的缓蚀。  相似文献   

17.
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组建于1966年。该室拥有各种大中型光栅、棱镜光谱仪、各种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体分析仪、各种电化学分析、分光光度仪、高纯水和试剂提纯与制备仪器共120多台套,可以从事各种金属材料,特别是稀有金属及其合金的分析研究,以及分析化学领域的新分析方法、新仪器和新试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双波长和多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利亚  高芳  马媛 《贵金属》2003,24(2):57-65
评述1990—2001年国内外有关双波长和多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同时,收入了部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内容包括:新方法与新试剂、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吸收点和系数倍率法、二次双波长法)、多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和其它技术联用法。参考文献67篇。  相似文献   

19.
在盐酸介质中银生成氯化银沉淀被分离,用纯锌置换铜除铜,调整酸度pH=4.2,用抗坏血酸消除铁的干扰,用铝试剂做显色剂进行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近十年来,新合成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类新试剂为数不少,已被广泛用于稀土、锆、铋及钍等的光度测定。但这类试剂与贵金属元素光度显色反应的研究尚未为人重视,仅在近年见到一些报道。本文研究了在HCl、HNO_3、H_2SO_4和H_3PO_4介质中DBC—偶氮氯膦、DBS—偶氮氯膦、三氯偶氮氯膦和偶氮氯膦—mA与Pd(Ⅱ)的显色反应。它们显色的pH范围相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