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2010年HART能源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从2010年HART能源会议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石油产品需求将会反弹,2015年将有明显增加。全球炼油能力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带动下将不断增长,最终会出现产能过剩。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RFS2)和低碳燃料标准(LCFS)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燃料经济性的追求,将使未来炼油转向多产柴油。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满足尾气处理催化剂的要求,对汽油和柴油硫含量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制订燃料政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未来燃料和汽车动力将多样化,使用生物燃料以及混合动力等低碳的运输方式将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与燃料》2007,17(6):37-37,35
炼油催化剂公司表示,受新一轮低硫燃料标准实施、炼油商增加劣质原油加工量和新增炼油产能的影响,炼油催化剂业务正在强劲增长。据美国Freedonia集团分析师Ned Zimmerman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份额将达到35亿美元。若按消费量计算,全球炼油催化剂需求有望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的消费量将达到410万t。  相似文献   

3.
剑桥能源(IHSCERA)最近发布研究报告,对世界炼油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看法。该机构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10年开始恢复增长,但需求增量并不足以填补全球炼油行业的闲置产能;新炼厂及改扩建项目将会对冲掉未来两年石油产品需求增量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产业优化重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周刊》2018年12月17日刊芬兰耐思特石油公司(Neste)表示,将在新加坡加强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产能建设。目前,全球市场对于城市交通、空中运输以及聚合物和化学品中的低碳产品需求不断增长。Neste将投资16亿美元,到2022年将其位于新加坡的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产能提升至130万吨/年,将其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产能提升至450万吨/年,主要包括清洁柴油、航空燃料以及各种生物化学燃料。目前,Neste可再生产品的产能为270万吨/年。  相似文献   

5.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11):51-51
据国际能源局(IEA)发布的数据,因欧洲鼓励发展柴油作为运输动力燃料,2007年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柴油需求量将提高2.2%,达到20.676Mt。  相似文献   

6.
美国炼油工业正在执行2007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的有关要求,法令要求2008年在运输燃料中调入90亿加仑可再生燃料(主要是乙醇),到2022年增加到360亿加仑。炼油厂的目标是将生物加工组合到常规炼油厂之中。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工业》2012,(1):77-78
2014-2017年,在中东、印度、中国和越南,一批新的炼制能力将会形成,增加幅度甚至会超过2008-2009年,多数是由国家石油公司建设的。预计从2015年起,炼油毛利将会明显减少。 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亚太地区,未来不仅馏分加工能力会增加,而且会大量增加汽油生产能力。运输燃料(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将在该地区出现过剩,燃料油不足将会加剧。  相似文献   

8.
倪蓓 《石油商技》2013,31(4):48-51
随着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为了降低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和计划实施低碳燃料标准。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率先推行了低碳燃料标准,旨在降低交通运输燃料单位能量能源所含的碳强度,以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制定和计划制定各自的低碳燃料标准,鼓励低碳燃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本文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欧盟及中国低碳燃料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9.
顾约伦 《高桥石化》2006,21(3):55-55
根据麦肯齐咨询公司的分析,未来15年中欧洲石油产品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将日益严重。预测公路用柴油和喷气燃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而对汽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则将下滑。为此,麦肯齐公司在最近于维也纳举办的欧洲炼油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的报告提出了欧洲炼油厂需要增加投资来满足对喷气燃料和柴油日益增长的需求。过去2年内世界炼油能力出现了明显趋紧的形势,而欧洲炼油业目前强劲的经济效益与这种全球性经济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炼油工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分析了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炼油工业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挑战:(1)炼油能力过剩增加;(2)国际油价走高;(3)轻重原油价差收窄;(4)汽柴油价格颠倒;(5)炼油工业要为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增加生物燃料用量和减排CO2付出沉重代价;(6)炼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难以大幅度减少。机遇:(1)石油基运输燃料将继续主导世界运输燃料市场,炼油厂仍将是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来源地;(2)轻重原油价差会重新拉大;(3)升级换代炼油技术不断出现,重质劣质渣油深度转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4)亚太地区将持续引领全球炼油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石化技术》2010,(3):21-21
<正>壳牌全球解决方案(美国)有限公司炼油催化剂部门副总裁表示,中国政府已表示计划至2016年赶上欧洲的燃料质量,随着未来对高性能催化剂的需求持续增加,该公司有兴趣在中国建立催化剂生产基地。催化剂可降低汽柴油成本并使之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2010年8月该公司率先在亚太地区的中国推出最新的催化剂产品CENTERA,该产品可生产超低硫柴油,使柴油硫含量降低到10μg/g,并提高炼  相似文献   

12.
汽车代用燃料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评述了汽车代用燃料的现状和未来,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将率先大量使用,其次是醇燃料,合成燃料和二甲醚将主要用于某些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因为能源效率高是最有吸引力的车用能源,将于2010-2015年开始在汽车上实际使用,我国石油工业在提升汽油和柴油质量的同时,应与汽车工业联手开发代用燃料,特别要注意发展燃料电池技术。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05年新颁布的能源法对使用可再生燃料作出规定,要求继续增加使用可再生燃料。确定的可再生燃料用量将为:2006年40亿加仑/年、2007年47亿加仑/年、2008年54亿加仑/年、2009年61亿加仑/年、2010年68亿加仑/年、2011年74亿加仑/年和2012年75亿加仑/年。可再生燃料包括由谷物、纤维素生产的乙醇,以及生物柴油。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要求到2013年生产纤维素乙醇2.5亿加仑/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制定的GB/T25199—201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已于2010年9月发布,并于2011年2月1日实施,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标准的空白,对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国外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标准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参照国内外柴油及生物柴油标准,重点就GB/T25199标准的牌号和分类、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CERA)2008年2月中旬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炼油工业面临新的结构调整和投资挑战,旨在避免柴油、取暖用油和喷气燃料的短缺,并最大限度减小炼制能力利用率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分析,尽管预计生物燃料和其他非水力可再生能源会快速增长,但化石燃料在未来美国能源市场上仍将占重要份额。到2030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预计将占美国一次能源供应量约86%。生物柴油消费量预计达4亿加仑,由煤制油(CTL)生产的馏分油将达到57亿加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0年NPRA年会关注的碳排放问题和主要炼油工艺、催化剂技术进展,包括催化裂化技术、汽油生产技术、超低硫柴油生产技术、馏分油加氢技术、渣油转化技术和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气候变化和环保法规对炼油工业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并推动炼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2011年生物燃料市场报告》指出,受巴西乙醇产量增长前景堪忧以及美国市场日趋饱和的双重影响,未来五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速将低于先前的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全球经济形势及能源结构调整情况,分析了炼油工业发展新动向。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能源消费增速下降。炼油格局继续调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石油供需宽松、油价低位促使炼厂开工率及利润上升,炼油业整体发展前景良好。指出炼油技术发展将继续侧重清洁燃料生产、催化裂化、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与其他能源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多元化、跨学科能源集成技术将是未来炼油技术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EISA)确定了可再生燃料标准(RFS),RFS要求美国可再生燃料生产将从2008年的90亿加仑/年增加到2022年的360亿加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