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兖州矿区复垦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磊  付梅臣 《煤炭学报》2004,29(3):303-307
通过对兖州矿区农田在采矿前后、复垦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煤矿开采沉陷与农田景观过程的关系以及规划设计、施工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复垦农田景观演变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复垦农田景观重建方法与重建标准.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农田景观格局与其适应,演变是农田持续发展的需要;采矿条件是影响矿区农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积水、坡地、裂缝是开采后农田景观主要格局;生产力保持稳定和提高、景观格局与环境保持协调、降低农田基质恢复期等是复垦农田景观重建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学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区土地整治的主要途径是生态重建,生态重建必须在景观层次上规划和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胜利矿区建设前及建设后的景观分区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研究了胜利矿区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矿区建设前后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建设后的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破碎度高于建设前;建设后矿区的景观优势度和分离度值减少;2.胜利矿区建成后,工矿景观的数目、面积均增加,草原景观的面积减少,因此,在开采的同时应大力开展矿区的植被恢复,特别是草原植被的恢复,实现露天煤矿生产与生态重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土地复垦的原则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矿区各期的土地利用图上的各景观类型进行面积统计,根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数据分析露天矿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采用实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学方法,计算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通过对土地景观类型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的研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特点,同时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技术、规划、资金、管理、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以利于创建持续性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矿区各期的土地利用图上的各景观类型进行面积统计,根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数据分析露天矿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采用实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学方法,计算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通过对土地景观类型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的研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特点,同时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技术、规划、资金、管理、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以利于创建持续性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胜利矿区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胜利矿区建设前及建设后的景观分区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研究了胜利矿区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矿区建设前后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 建设后的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破碎度高于建设前;建设后矿区的景观优势度和分离度值减少;2. 胜利矿区建成后,工矿景观的数目、面积均增加,草原景观的面积减少,因此,在开采的同时应大力开展矿区的植被恢复,特别是草原植被的恢复,实现露天煤矿生产与生态重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采煤沉陷区复垦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兖矿集团南屯矿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复垦前和复垦后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揭示出该区的景观格局具有如下特征:复垦前,空间格局的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体,基本呈聚集型分布,构成景观主体的是耕地和塌陷水面;复垦后的空间格局以分散或孤立的小斑块为主,景观的主体类型是耕地,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增加;较复垦前相比,复垦后的景观类型和景观斑块数目增加、景观格局向复杂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生态重建目标,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重建措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矿区生态系统“三大效益”配置的影响,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1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动态演变为实例,初步揭示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三大效益”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DEM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基于DEM应用于土地复垦,可以方便地分析复垦区土地资源的状况,为合理制定复垦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基于DEM建立起复垦后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景规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土地复垦前后的景观变化,对评价规划方案、展示规划效果,提高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复垦的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生态重建目标、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重建措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矿区生态系统"三大效益"配置的影响;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1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动态演变为实例,初步揭示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三大效益"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兖州矿区较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成套装备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轩涛 《煤矿现代化》2010,(4):19-20,23
为实现兖州矿区1.2~2.2m煤层安全高效开采,资源平衡开采,延长矿井寿命,确定了"较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成套装备及工艺研究"课题。提出了立足国内先进装备,研制开发出适应性强、功率大、体积小、可靠性高、自动程度高的较薄煤层工作面高效开采的综采成套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彻底解决较薄煤层开采难题,实现较薄煤层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开采。充分发挥出了工作面配套装备的最佳能力和作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工效,减少了人员。为提高该条件下工作面综合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破坏规律。以徐州市贾汪区的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对沉陷地的图斑形状和规模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标准田块相比,沉陷地的斑块指标平均值接近优质农田,但变化幅度较大。图斑面积变化较大,面积小于500亩的图斑较多,占总地块数的65%,占总面积的27%。并以贾汪区商湖复垦项目为对象,分析了复垦前后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复垦工程实施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兖州矿区瓦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兖州矿区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安设抽排风机、优化通风系统等瓦斯治理措施。总结了综放面回风隅角、沿空巷道等特殊地点瓦斯治理的成功经验,该经验为综放开采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通防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使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因素更深刻更全面地体现在管理层次、运行体制和管理手段等方面。产品价格、成本控制只是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化管理则是提升企业管理层次、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3煤顶板突水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归纳出了对发育及突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兖州矿区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综放开采地沉陷规律,根据兖州矿区建立的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和上覆岩层内部移动变形实测数据,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获取了综放开采地表移动盆地特征及角值参数、地表动态移动规律及参数,揭示了综放开采地表动态变形规律和冲积层内部移动变形规律,建立了各种沉陷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变化关系式和开采沉陷概率积分预测参数体系。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9,(11):70-73
为了解决地表沉降中单一的采用概率积分法导致局部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了概率积分法与ARM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空区地表沉降进行分区域处理。采空区地表沉降预计结果为概率积分法预测的趋势项模型与ARMA预测的非趋势项模型之和,采用新模型对兖州某矿区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克服了局部拟合度较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非趋势项ARMA模型弥补了概率积分法的不足,预测精度高且拟合程度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薄煤层无煤柱开采,留巷成巷过程工作面与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黄陵矿业公司瑞能煤业117留巷成巷过程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数据监测、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对薄煤层切顶沿空留巷成巷过程中工作面及巷道矿压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都有所减小;留巷段顶板成不规则下沉且采空区侧明显大于实体煤侧;留巷段受不同影响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掘进影响区、一次采动超前影响区、矸石垮落影响区、成巷稳定区。其中矸石垮落影响区巷道围岩压力最大,巷道收敛程度最高,为留巷分区支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娜 《煤炭工程》2019,51(8):27-30
为减少大规模煤矿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矿区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对矿区的布局、规模、结构、建设时序等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白杨河矿区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绿洲区,该区域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和敏感,其沿白杨河河谷遍布的天然林和公益林对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矿区典型煤矿采煤沉陷影响预测,重点分析矿区煤炭开采对流域地下水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提出降低开发规模、暂不开发9个矿井等优化调整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地处平原地区的吕家坨矿采煤塌陷区为例,通过分析该区煤炭开采前、采煤塌陷后、塌陷治理后的景观格局,研究了煤炭开采破坏及治理引起的采煤塌陷区景观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煤炭并工开采前,该区以耕地为主,景观优势度较高;开采沉陷导致耕地破坏,农业景观格局由单一的耕地逐渐变得复杂无序;土地复垦治理后,景观格局向复杂有序的方向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再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