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40CrMnSiMoVA钢在300℃等温淬火时等温时间对其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等温时间超过30min时,随等温时间延长,淬火后的强度、韧性和多冲疲劳性能均下降。这是由于在等漫过程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的奥氏体发生部分分解析出Fe_3C所致。  相似文献   

2.
27SiMnA钢进行亚温等温淬火得到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占50%)复相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理想的强韧性配合。亚温等温复相组织中的贝氏体类似低温上贝氏体(B_Ⅱ)。马氏体晶体外貌除了有条状外,还有枣核状。被强化的未溶铁素体呈不连续块状分布。马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晶体细小、马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中碳化物弥散分布以及少量薄膜状形式分布的残余奥氏体是亚温等温淬火复相组织(B+M+F)强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新近研制的高碳低合金耐磨钢75Si2MnCr的贝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低于330℃的温度范围等温转变结束后,所获组织为很薄的奥氏体薄膜和很细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交替排列的双相组织。机械性能及磨料磨损试验表明,这种双相组织具有很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加工硬化能力,在高应力二体磨料磨损及高能量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耐磨性十分优异,因而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结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等温淬火球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等温温度的升高,单一等温淬火所得奥贝球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而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提高;采用阶段等温淬火可得粒状贝氏体球铁,这种球铁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50CrMo钢和70CrNiMoV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显微组织,探讨了合金化元素配伍对两种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两种钢的显微组织与其强韧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0CrMo钢有较明显的自回火现象——淬态组织中有ε碳化物析出,回火时析出物易于聚集长大,造成强度、硬度迅速下降,但有较高的韧性;70CrNiMoV钢的淳火组织中亦有少量弥散析出物,但析出物不易聚集长大,回火稳定性好。另外,Ni加入含Cr钢中有促进M_(23)C_6型碳化物形成而减少MC型碳化物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淬火速度对两种具有全马氏体组织的商用AISI4320和4340钢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试验钢以两种不同的冷却速度自1323~1473K的不同温度淬火。快速淬火处理采用冰盐水,慢速淬火处理采用373K的油。试验钢经473K双重回火,中间快冷和冷冻。使用Instron试验机测定室温下的拉伸性能。不同淬火速度产生的显微组织的变化用光学和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观测。M_s温度较高的4320钢经缓慢淬火处理后,无论原奥氏体晶粒度大或小,其0.2%屈服强度和极限拉伸强度均比晶粒度相同的快速淬火处理钢高,面总延伸率相似。但随着原奥氏体晶粒度增大,慢淬钢强度数据的分散度变大。M_s温度较低的4340钢对淬火速度不敏惑,与快淬处理相比,慢淬处理仅使0.29%屈服强度稍有提高。根据显微组织观察的结果提出,慢淬之所以提高钢的强度,是淬火(即自回火)时碳偏聚或微细碳化物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造成弥散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球铁奥氏体化后淬入380℃等温液中,不同时间取出淬冷,试样中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可用本文提供的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根据导磁率设计的磁性方法,简便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靠,可供设计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设计和冶炼了一种低碳低合金轧后直接淬火装甲钢,采用控轧和轧后直接淬火工艺生产钢板。对微观组织和抗弹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GY4和GY5装甲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轧后直接淬火钢的变形奥氏体扁平形态保留至淬火组织中,转变后的板条马氏体细小;DQ钢的背面强度极限与中碳GY4和OY5钢相当。用DQ钢取代中碳装甲钢,将大幅度提高焊接性能并节约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9.
42CrMo钢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YLS-3000型光纤激光器对42CrMo钢进行表面熔凝淬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维氏硬度计的观察与检测,分析淬硬层组织、硬度、深度及其与激光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淬硬层深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速度的降低而增大,随激光功率的减小和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硬度的变化不大。激光熔凝淬火后表层出现深约0.3 mm的熔化区,其硬度比内侧稍低,淬硬层深度可达2 mm以上,硬度约为660HV,但熔化区域中心会出现不均匀的变形,进行熔凝淬火时需预留0.2 mm的加工余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0CrMo钢和70CrNiMoV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显微组织,探讨了合金化元素配伍对两种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两种钢的显微组织与其强韧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0CrMo钢有较明显的自回火现象-淬态组织中有ε碳化物析出,回火时板出物易于聚集长大,造成强度,硬度迅速下降,但有较高的韧性;70CrNiMoV钢的淬火组织中亦有少量弥散析出物,但析出物不易聚集长大,回火稳定性好,另外,Ni加入含C  相似文献   

11.
3Cr2W8V钢高温加热等温淬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Cr2W8V钢采用高温加热等温淬火,可以充分发挥合金成分的作用和下贝氏体的优越特性,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相比,能显著提高二次硬化的峰值硬度,增加抗回火性和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高温性能。该工艺应用于热挤压模具,经两年来在生产作业线上对比考核,模具的试用寿命提高1.2~1.5倍,模具费用可节约57%左右。  相似文献   

12.
13.
将23MnNiCrMo钢奥氏体化后分别在空气、水、油中冷却.随后将水淬和油淬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回火.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合适的淬火温度为860℃,油淬和水淬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剩余碳化物.由于有合金元素的作用,在中温回火时并不得到完全的回火屈氏体组织,而是以回火马氏体为主,还有贝氏体及剩余碳化物的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洪  郭旭红  王伟 《兵工学报》2011,32(1):63-68
等温淬火球铁(ADI)作为性能可设计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是开发性能优良的ADI材料的关键.在不改变热处理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分别制作出不同力学性能检测数据的各种试样,并将实验数据用于建立热处理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的模糊减法聚类函数模型.以抗拉强度、冲击韧度、硬度等力学性能为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Cr12型冷作模具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r12钢经形变热处理-变温淬火-回火(3~#工艺)处理后,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均匀,接近颗粒状;在强硬马氏体基体上分布少量的下贝氏体和细小、分散的适量残留奥氏体,其强韧性配合最佳。该工艺用于Cr12钢制造小冲片冲裁模,使用寿命提高8~10倍。  相似文献   

17.
回火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Si—Mn—Mo低碳贝氏体钢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该钢奥氏体化空冷后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经300℃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配合,而在400℃~500℃回火时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通过研究回火后的组织转变及残余奥氏作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的变化,探讨了粒状贝氏体韧化及脆化机理。提出了适于该钢的最佳回火工艺。  相似文献   

18.
加热温度对铝-钢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铝-钢复合材料经不同温度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50℃以下温度加热复合界面基本上无变化,而在400℃以上温度加热复合界面上有FeAl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且化合物层的厚度逐渐增大;界面结合强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350℃以上温度加热后,侧弯曲角度均达不到90°即发生界面开裂;高温拉脱强度在350℃时已降至爆炸态的10%以下。因此铝-钢复合材料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350℃,以防止界面化合物的生成,保证铝-钢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20CrMnTi钢淬火后的自回火态和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断口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观测分析,并测试了不同回火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诚验结果表明,20CrMnTi钢淬火态和低温回火态具有相近的性能,即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因而可做为结构用钢在淬火状态下直接应用。而对需经回火处理的高精度尺寸稳定的零件,在250℃回火时将得到最佳强韧性能配合。在300~40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可用以满足某些兵器零件的特殊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