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与储层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比较发育.在测井资料逐渐增多、露头和岩心资料不足、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测井方法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显得越来越必要.为此,通过对自然伽马、双侧向电阻率、FMI、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参数的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塔中卡1区块中17井为例阐述了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综合解释方法,再结合钻井、气测、岩心等各项基础资料,进行了地层的纵横向对比,从而针对塔中卡1区块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有利储层进行了预测.用此测井综合解释方法成功地解释了中1井,油气测试和岩心、试油资料都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要的储集空间是溶蚀的孔、洞、缝,具低孔、各向异性强、非均质性强三大特点,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与砂岩油藏有很大的差别.以岩心标定为基础,总结了成像测井可识别的主要储层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类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分析了影响储层判别的各种假储层现象及识别方法.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综合概率模型、双孔介质模型,实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测井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大、发育规模小、非均质性强、反射类型多样和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等问题,在精细分析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该区钻井、测井及地质综合解释等资料,建立了不同类型缝洞储层的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改变储层结构形态、发育规模及缝洞发育位置等因素来模拟分析目标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建立了研究区域缝洞型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为顺南地区奥陶系缝洞型储层的有效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是西部新区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塔中地区K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探讨利用能谱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信息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储层对比,提出了以能谱测量比值的组合交会为基础的测井特征比值参数法来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特性,确定了油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面及其风化壳的深度和厚度,指出能谱铀相对含量远大于钍/铀比的地方为岩溶、裂缝发育的淋滤相带(岩溶淋滤带),应在此带内寻找岩溶储层;建立了奥陶系测井地层划分模式,认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泥灰地层沉积稳定,为区域标志层,风化壳岩溶作用导致鹰山组广泛发育岩溶,是塔中的主要油气聚集层位。利用试油资料,进行交会图分析,开展储层标准研究,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的3级分类标准。在缝洞型储层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进行储层重新评价,经过K1区块5口井的实测验证,认为采用上述多参数综合解释方法来划分地层和评价储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根据电成像定量处理的缝洞参数、常规测井参数,结合试油资料进行交会图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定量分级标准,提出了泥质含量与面孔率比值定量评价洞穴型储集层“充填率”的新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洞穴型储集层有效性定量评价标准,研究了气测组分分析法、图版法、阵列声波参数交会法以及核磁共振测井四种流体性质判别方法。根据不同储集层特征进行了各方法适应性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层测井与地震属性的关系,实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评价储集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某油田古潜山储层主要是隐藻白云岩,发育大量裂缝、溶洞,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差,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潜山缝洞型储层。研究区缺少FMI成像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所以本文选择以双侧向为主的常规测井技术来识别缝、洞,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工区内近50口井的相关储层参数,从而定量地划分、评价了储层。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文中应用的测井评价技术,完全适用于该油田古潜山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识别白云质泥岩缝洞型油层,准确计算其储量,通过测井响应机理及电性—缝洞关系研究,得出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构建了储量关键参数的定量评价模型。将石油地质评价油气的方法纳入到储层测井评价中,形成了电阻率—电阻率比值交会、核磁共振锐化处理识别、电阻率—自然电位幅度交会、电阻率—海拔深度交会等缝洞型油层测井识别方法,建立了油、水层判别标准,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76.2%提升至90.5%,较好地解决了自生自储缝洞型油层的测井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变尺度分形技术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新便  王士敏 《石油物探》2003,42(3):309-312
分形几何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运用分形理论的变尽度分析技术(R/S分析),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曲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DR指标计算岩溶缝洞型储层分维值的方法。对该地区岩溶缝洞发育的典型井段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实际处理,并对岩溶缝洞发育程度定量评价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对分维值的高低与岩溶缝洞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定量评价,一直是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难题和研究重点。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工作是裂缝和溶洞的定量研究。以塔里木盆地X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测井、测试、钻井资料对裂缝、溶洞的储层参数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和研究思路,较好地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定量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石灰岩洞缝型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岩性为颗粒微晶灰岩与泥微晶灰岩,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分布不均,非均质性强,使得储层的储、渗机理和特性复杂化。针对复杂油气储层,开展了储层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描述了不同储层空间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方法来识别孔、洞、缝储层,结合地质、岩心录井等生产实际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模式、评价标准和储层参数求取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完善了综合概率法识别洞缝型储层的模型,为塔河油田储量参数计算和利用测井技术判别石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判别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在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特性的孔、洞和裂缝敏感性参数的基础上,选择声波时差比值、密度比值、中子孔隙度比值和深浅侧向电阻率比值等4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90口井400余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并描述了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经20口井的测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判法来判别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太古界变质岩储层裂缝识别与定量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太古界变质岩裂缝性储层特征,针对该类变质岩油藏岩性多样、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集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形成基于电阻率差比法和三孔隙度比值法的裂缝识别综合概率法,建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缝洞孔隙储层发育程度的标准;采用电成像裂缝识别技术和孔隙度频谱分析技术,结合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分析地层各向异性的方法判断裂缝特征、定量计算裂缝及缝洞孔隙度参数;采用压汞资料建立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采用经验法确定缝洞孔隙的含油饱和度.研究成果在胜利油区桩海地区、东营凹陷王庄地区太古界变质岩油藏储量评估中完成多井测井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敬领  王贵文  王亚静  秦宇星 《石油物探》2012,(5):521-530,538,424
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识别、储层参数表征、流体性质判别及数学方法的应用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厘定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可知:依据一定的数学算法,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不仅能很好地识别储层类型,而且能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半定量、定量计算评价。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新技术(电成像和声成像)资料计算出缝洞储层的各项物性参数,结合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横波测井能进一步判别出流体性质。地质统计学、模糊数学、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数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综合研究表明,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塔中卡塔克区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但其测井和地震响应较为明显。为此,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叠后波阻抗反演、属性分析和叠前双相介质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技术,对该区东南部卡塔克区块下奥陶统古岩溶缝洞型储层进行了识别、预测和含油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卡塔克区块有5个古岩溶储层发育区带,并综合评价出4个有利钻探目标。优选其中一个目标进行钻探,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寒武系及震旦系埋藏深度大,基质物性较差,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储层非均质性强,致使测井解释工作难度大。为此,综合运用薄片、岩化、ECS元素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殊岩性与矿物进行了可靠的识别,进而得到准确的储层参数。研究表明:成像测井可以对各类裂缝进行精细识别及分类,利用声波扫描测井得到的各向异性及频散曲线,结合裂缝识别结果可对裂缝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能够对溶蚀孔洞及大型溶洞进行定性识别,采用BorTex及孔隙谱技术,可定量评价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及孔洞连通性,而对大型溶洞的延伸情况则需要结合钻、录井显示及地震资料来综合判别;流体判别在排除钻井液侵入、导电矿物等影响因素后,可采用可动水指数法、双侧向比值法、视电阻增大率法、中子—密度与中子—声波重叠法、介电扫描等方法,结合储层纵横向流体分布情况来综合判别储层流体性质。测井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该区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电成像测井在川北地区长兴组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北地区长兴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溶蚀孔洞比较发育并且非均质性很强,常规测井在该地区的测井评价具有局限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测井评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北地区长兴组储层裂缝、溶蚀孔洞的评价,总结出了电成像测井资料定性识别裂缝和孔洞的方法。对该地区3口井长兴组储层进行了缝、洞定量计算及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以及其他成像测井资料如DSI、CMR、MDT等对该3口井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试油结果进一步证实,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地区礁滩储层缝洞评价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盐下及潜山白云岩储层横向分布范围广,油气藏类型多,符合典型的叠合复合盆地特征,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缝洞型储层是白云岩储层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优势的储层,开展对缝洞型储层的精细评价有助于提高该区域地质认识和储层识别。首先,依据岩心微观、宏观尺度下的孔隙发育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特征,缝洞型储层可细分为简单组合型与溶蚀扩大型两个小类。然后,从电成像测井、常规测井两个方面分析两类缝洞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取孔隙度谱峰值、孔隙度谱宽度、声速偏差、裂缝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等特征参数,结合应用实例建立储层类型划分半定量判别图版,结果表明,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组合识别储层类型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塔中地区盐下白云岩溶蚀扩大缝洞型储层最为发育,塔北地区多以简单组合缝洞型储层为主,该细分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繁多且非均质性较强,使得储层的储、渗机理和特性复杂化,给测井资料的储层识别和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对该区不同类型储层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有机结合的综合判别方法识别孔、洞、缝储层,并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较以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龙王庙组是典型的深部碳酸盐岩储层,是川中主要的产能层之一.该区龙王庙组普遍发育多样缝洞型储层,且空间分布复杂,常规解释方法无法精确划分缝洞型储层.为了有效刻画单井碳酸盐岩地层缝洞发育段,首先利用全波列数据处理得到斯通利波能量衰减曲线,再根据电成像测井资料计算的面洞率标定不同类型缝洞的斯通利波能量范围值,研究表明缝洞发育段的斯通利波能量衰减明显增大,由此给出了缝洞发育段斯通利波能量衰减曲线的下限值为10%.电成像、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具有分辨率高、直观区分缝洞连通性等优势,能够准确刻画出缝洞型储层发育段,在四川盆地勘探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阿姆河右岸东区发育逆冲断裂缝洞型储集层,储层类型复杂多样,有效储层的识别成为影响该类储层勘探开发的首要问题.利用声波远探测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体储层评价中的优势,结合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阵列声波测井等近井带测井方法,确定该区主要存在缝洞型、裂缝型、孔缝型3种储集空间类型,并从中选择与产气量相关的敏感因子构建储层物性综合指数,建立多尺度储层空间类型定量评价方法,解决有效储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