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发利用新能源,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由于风电在新能源的利用中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我国近年来风电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随着风电场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加,严重削弱了原有传统电源对电网运行的调控能力,风电场接人电网对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及现状,并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针对不同问题总结了可行的解决措施,总结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张震  吴兴龙  于启万  王文娟 《硅谷》2010,(13):66-67
<正>鼠笼异步发电机(Squirrel Cage Induction Generator,SCIG)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在风电场得到广泛应用。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在电力需求中比例逐步上升,而风电又是一种不可控能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风电机组并网运行,会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这会对对电网的电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发生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急剧下降,风电机组无法向系统输送能量,且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来完成电压的恢复。通常情况下,电网在发生短路故障下,风电机组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将与  相似文献   

3.
王羽 《发电技术》2018,39(5):475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风电接入给省级电网调度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对风电出力的重要特性指标及其对电网运行的具体影响进行阐述分析;其次,为了更好地量化计算风电出力不同时序特性对电网的影响,建立一套从多角度反映风电时序特性对电网调度运行影响的特征指标,然后根据多个风电场群的真实出力数据,分别从不同时空尺度分析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分布特性、波动性及相关性;最后,基于某省级电网数据及其并网风电出力数据,研究分析风电时序特性对电网调频、调峰等影响,为省级电网风电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负荷较低,电网较弱。风电场的出力是由风速决定的,由于风速的不可控性,风电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根据中国的风电发展规划,越来越多的风电正在接人电网,但大量的风电接人电网会使电网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最新的风电并网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于笑  陈武晖 《发电技术》2018,39(4):304-5
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已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采用,风电参与的新型次同步振荡的产生机制和作用形态均与传统次同步振荡不同,其中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并网和直驱风电场并入弱电网2种场景下出现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首先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然后基于典型的工程案例,梳理了近年来风电次同步振荡建模、分析、控制和保护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工程进展,为今后风电次同步振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范宜杰 《硅谷》2014,(21):34-34
随着更多风电场接入电网和风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风电特性对电网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深入研究风电场接入对电网电压、频率、稳定性等特性的影响,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崇明电网情况详细介绍了异步风力发电接入系统的组成和风电场接入对崇明电网的影响以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并网需求,比较了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直流输电系统和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特点,对系统损耗做了数值分析,从而得出各种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成本高、并网难、故障概率高的瓶颈,提出了一种海上大规模风电非并网多元化应用系统。该系统突破海上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单一应用模式,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将大规模海上风电与高载能产业(如海水淡化、电解水制氢和电解铝等)直接耦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系统,变海上风电场输电上岸为直接输产品上岸,不仅破解了大规模、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应用难题,而且大幅度节省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提高了风电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波动性而不能大规模并入电网的难题,提出了非并网风电理论。将高耗能负载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电能波动的智能负载,极大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研究了非并网风电理论的本质和内涵,并讨论了非并网风电理论的应用情况,为我国节能减排,提高电网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志成 《硅谷》2014,(15):55-55
风力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替代能源。随着我国近几年风力发电的发展。并网的风电机组逐年增加,以及我国风电大规模高集中的开发模式,给电力系统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本文研究将对比分析风力发电机内部系统模型对输电网的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上风电是世界风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经济高效地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问题是海上风电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本文总结了世界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环境及行业进展,归纳了海上风电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从海上风电场单场典型并网、大规模海上风电集群送出两类典型情景出发,梳理了相关技术特征及其代表性应用。在凝练我国海上风电并网送出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并网的整体发展策略,并就两类典型情景的送出方案开展适应性分析和评价。研究建议,摸清资源储量、确定统一规划理念,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并网关键技术,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产业合作,以此谋划和建设一流水平、契合国情的海上风电并网送出工程,更好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不光是我国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我国战略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风力发电因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竞争性,因此目前我国的风电发展相当迅速。但是原有传统电源对电网运行的调控能力因为风电场并网规模的扩大而有所削弱,从而导致风电接人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性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3.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预测对于大规模风电并网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对已有风俗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我国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国外在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领域的情况,研究了适合我国风电场风速预测的方法,希望对我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风电场机组容量的逐年加大,大规模的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风能具有不可控制性和随机性,当风能增大时向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也越大,所以风电场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很重要。本文从风电场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对风电场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但电能质量及安全稳定性不是很理想。为解决风电场并网运行存在的电压稳定问题,多数风电场均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时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作为制约风电系统大规模并网的关键因素,给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风电系统并网功率的稳定性,本文对基于超导磁储能装置的风电并网功率控制做了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抽象描绘出风电并网系统的结构图,其次阐述超导磁储能装置抑制风电并网系统功率波动和震荡的原理,最后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风电并网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采用超导磁储能装置稳定风电并网功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高比例的风电并入电网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进行控制,减少风电功率的波动性,提高输出功率的平滑性;同时,随着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造成大量的弃风现象,风电场的控制模式由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模式向限功率控制模式转变。基于弃风限电以及风电并网的控制要求这2个背景,分析了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的必要性,从单机功率控制和场站级功率控制2个层面出发,以场站级功率控制为侧重点,归纳总结了当前风电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不同控制方式的控制特点及不足之处,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风电并网在给人们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给电网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随机波动性是其根本原因。本文先总结了风电并网对电网造成的影响,重点说明了有功平衡问题及相应的“弃风”,然后探讨了可能的解决之道,最后从电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风电波动性的衡量指标。以期能够为减轻风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靖 《硅谷》2012,(1):150-150
梧州市这几年电网改造领域不断扩大后,需要对电网的电压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电压监测仪就是用于监测电压变动的仪表,就广西电网公司梧州供电局采用的电压监测仪在选型、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设的风电场已初具规模,在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河北西北部、东北3省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已建成若干风电场并正常运行,除此之外,新一批风电场也在建设之中。目前,我国已建及在建风电场对风电叶片涂料的防护年限要求一般为20年,国内风电叶片厂家在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