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的糊化与回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荞麦、燕麦、糜子是特色小杂粮,但由于对其糊化特性和老化特性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开发依旧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制约了甘肃特色杂粮加工产业的发展。该文从淀粉自身特性、外源物质添加和加工方式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促进粉糊化与抑制淀粉回生新技术,为特色小杂粮的高质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淀粉回生研究对改善食品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代高分子科学理论出发,试图从分子结构到宏观体系的各个不同层面,解释与探讨回生机理与相关回生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不同种类与来源淀粉的回生特性。  相似文献   

4.
淀粉糊化和回生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淀粉糊化和老化现象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其影响因素,并概述了淀粉糊化和老化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糊化和回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流变仪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大米淀粉糊化、短期回生和长期回生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含量越低,大米淀粉越难糊化。水分含量低于50%时,常压下难以使大米淀粉完全糊化。对于大米淀粉的短期回生,水分含量越低,短期回生速度越慢,淀粉凝胶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对于大米淀粉的长期回生,水分含量60%时,大米支链淀粉最易重结晶,淀粉体系长期回生速度最快。直链—脂类复合物的解体温度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普鲁兰酶对甘薯淀粉进行酶解脱支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对淀粉回生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5h,酶解pH 4.5,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48ASPU/g。该条件下酶解淀粉的回生值达到最高为1 925cp,直链淀粉含量达到最高为25.21%。通过与原淀粉比较得出:淀粉凝胶强度、破裂强度都显著增大(P0.05),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有降低,衰减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淀粉回生研究对改善食品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代高分子科学理论出发,试图从分子结构到宏观体系的各个不同层面,解释与探讨淀粉回生机理与相关的回生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不同种类与来源淀粉的回生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把谷朊粉按10%、12%、15%质量浓度添加到小麦淀粉中配成三种复配面粉,研究不同添加量木糖醇对小麦淀粉、复配面粉糊化性质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后,小麦淀粉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随着木糖醇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添加15%、20%、25%木糖醇时,小麦淀粉的衰减值、回生值增加。添加木糖醇后,复配面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增加。随复配面粉中谷朊粉含量的增加,添加相同含量木糖醇的复配面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天数添加木糖醇的小麦淀粉硬度增加,且随添加浓度的增加,硬度呈上升趋势;而添加木糖醇的复配面粉硬度降低,且随添加浓度的增加,硬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物酶法抑制淀粉回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用于抑制米制品和馒头、面包等食品回生的生物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回生度的测试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粘弹性测试法、淀粉酶法、断裂性能测试法。淀粉酶在抑制大米淀粉回生中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把谷朊粉按小麦粉添加量的10%、12%、15%添加到小麦淀粉中配成3种复配粉,研究不同添加量木糖醇对小麦淀粉、复配粉糊化性质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后,小麦淀粉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随着木糖醇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添加15%、20%、25%木糖醇时,小麦淀粉的衰减值、回生值增加.添加木糖醇后,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增加.随复配粉中谷朊粉含量的增加,添加相同含量木糖醇的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天数添加木糖醇的小麦淀粉硬度增加,且随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呈上升趋势,说明木糖醇促进了小麦淀粉的老化;而添加木糖醇的复配粉硬度降低,且随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对于复配粉,木糖醇具有保湿和抗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瓜尔豆胶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性实验测定淀粉的消化性,比较与不同质量比(0:100、1:80、1:40、1:20)的瓜尔豆胶与马铃薯淀粉间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结晶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差异,从而探索瓜尔豆胶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性影响的本质原理。研究结果显示:当瓜尔豆胶添加量较低时复配体系经糊化后冷却至37 ℃的体系较易被酶解,抗性淀粉含量低;随着瓜尔豆胶添加量的增大,瓜尔豆胶与淀粉颗粒缠结形成空间位阻从而抑制酶解,复配体系经糊化后冷却至37 ℃的体系不易被酶解,抗性淀粉含量较高。添加瓜尔豆胶增大了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温度,提升了马铃薯淀粉的吸热焓,延长糊化过程,增加吸热量。观察复配体系的结晶结构发现加入胶体后复配体系并没有新基团产生,胶体与淀粉间仅为物理作用,同时微观结构观察表明胶体与淀粉作用所形成空间位阻使得淀粉颗粒分布均匀,复配体系呈现出更加均一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淀粉回生研究进展——水分子再分布对淀粉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回生对食品品质至关重要,透彻地了解淀粉的回生机理是有效抑制淀粉回生的基本前提。回顾了前人淀粉回生机理研究的成果,从现代高分子科学理论到宏观体系的不同层面解释和探讨淀粉回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水分子再分布对淀粉回生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种中国蚕豆淀粉的物理特性与糊化回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不同蚕豆主产区的20种蚕豆为研究对象,探索蚕豆原料的加工适用性。测定20种蚕豆淀粉的物理特性、升降温过程中的粘度变化、凝胶强度和冷藏稳定性等。20种蚕豆淀粉的物理特性和糊化回生特性因地域产地和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平均持水力为97.97%;膨润力和溶解度在50℃以后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剧增;冻藏缩水率、透光率分别以云南凤豆、曲靖小粒蚕淀粉糊最高。20种的蚕豆淀粉在60.25~73.08℃时开始糊化;峰粘度、保持强度、回生值、凝胶强度分别以保山大白蚕、浙江青皮蚕豆、大白黑脐蚕、崇礼蚕豆淀粉为最高。通鲜2号蚕豆淀粉凝胶在冷藏循环中表现出最低的缩水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玉米淀粉与黄原胶复配体系的糊化和回生特性。RVA糊化实验表明黄原胶降低了玉米淀粉的成糊温度,并随着黄原胶在复配体系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其复配体系的峰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均显著增加(p<0.05),崩解值和回生值降低(p<0.05)。热稳定性实验表明加入黄原胶后的复配体系在95℃之后的高温下可以较长时间维持体系的黏度,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凝沉性实验表明黄原胶可以降低玉米淀粉的凝沉作用,当m(玉米淀粉)∶m(黄原胶)为9∶1时复配体系凝沉作用最小,在120h后仍无明显上清液析出。冻融稳定性实验表明黄原胶能抑制复配体系的回生,提高其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小红栲变性淀粉的糊特性、糊化特性和回生特性。结果表明,较之原淀粉(或微孔淀粉),交联淀粉(或交联微孔淀粉)糊的结构强度明显增强,其抗老化性、抗剪切性、抗酸性和冻融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小红栲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收热焓依次增高,而糊化温度依次增高的顺序则为微孔淀粉、原淀粉、交联微孔淀粉和交联淀粉;糊化后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回生难度依次增加,用Avrami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各种小红栲淀粉糊中回生晶体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几种小红栲变性淀粉的糊特性、糊化特性和回生特性。结果表明,较之原淀粉(或微孔淀粉),交联淀粉(或交联微孔淀粉)糊的结构强度明显增强,其抗老化性、抗剪切性、抗酸性和冻融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小红栲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收热焓依次增高,而糊化温度依次增高的顺序则为微孔淀粉、原淀粉、交联微孔淀粉和交联淀粉;糊化后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回生难度依次增加,用Avrami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各种小红栲淀粉糊中回生晶体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17.
脉冲核磁共振法(PNMR) 测定谷物及淀粉糊化度与回生度,具有快速准确,对样品无损伤,且可测定完形谷物颗粒等优点。简要叙述了PNMR的工作原理,并以标准曲线法确定了PNMR测定值S’与米粉及米淀粉糊化度(DG)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仪器参数fs ,可使S’—DG标准曲线具备良好的线性(r2 > 0.99) ,同时,在米淀粉与米粉的S’—DG标准曲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贮藏物质,占籽粒干重的65%~70%。淀粉的回生会直接影响到小麦食品的品质。本文对小麦淀粉的回生过程,影响淀粉老化的主要因素及抗老化回生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淀粉的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贮藏物质,占籽粒干重的65%~70%。淀粉的回生会直接影响到小麦食品的品质。本文对小麦淀粉的回生过程,影响淀粉老化的主要因素及抗老化回生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淀粉的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淀粉回生机理,从淀粉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较详细地探讨了添加脂类,糖类与淀酶对淀粉回生物性的影响及相关机理,同时对目前尚未明确或仍有争议的要点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