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珺 《中国园林》2007,23(3):57-59
北京相对缺水,但元明清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以水景见长的私家园林,一些水源丰富的大型园林拥有大面积的水面,而一些无法引取活水的宅园则通过打井和收集雨水的方法来获得水源。其理水手法十分丰富,能够形成池塘、湖泊、河流、泉水、瀑布等各种摹拟自然的水体形态,既受到江南园林的影响,也能够因地制宜,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结合大量文献描述和实例调研,对北京私家园林的理水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贾珺 《风景园林》2020,27(2):8-12
北京历史上曾经修建过大量的私家园林,它们受到本地气候、地理、土质、水源、物产等自然条件和多重人文条件的制约,却能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留下了若干宝贵的经验。通过史料考证和实例调查,对其营造技艺进行探寻和分析,发现北京私家园林中的建筑多用灰墙、彩画,假山以北湖石和青石为主,理水方面十分注重节水,并且常用替代方式来展现类似南方园林的植物景观,其中蕴含的智慧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3.
贾珺 《建筑师》2008,(5):82-91
北京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其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在清初.清中叶和清末分别出现过三次建设高潮.涌现出很多名园胜景。本文在大量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清代北京私家园林的发展脉络、经典实例以及选址、建筑、掇山、理水、花木等具体造园手法进行全面的探讨.并对其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朱超萍 《华中建筑》2022,40(1):146-148
为了避免以功能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造成各个城市景观单一化和特色流逝,该文从水的"有形物质空间、无形文化意境"角度,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应用三大理水方法处理"园内与城外水系空间关系、园内水系形态"和表达"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提出现代海绵城市水系空间建设应从"城乡空间统筹三大'廊道'体系、城市水系形态构建"方面进行形态、美学、功能、文化构建的策略,并阐述"地域水文化传承和特色创造"的重要性,为今后海绵城市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理水有低能耗、绿色可持续的特点,近年来,因为传统村落原有住宅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化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原有传统村落附近进行了新村建设,但在新村排水方面,现代措施多是埋设大量排水管线,忽视了传统村落让自然做功的理水智慧。文章借鉴海绵城市理念,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以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王峰村为例,从沟渠系统、道路排水系统和院落排水系统分析王峰古寨的理水智慧,对王峰村新村建设提出相应的理水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未来海绵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7,(5):131-135
海绵城市作为系统解决水问题的综合表达,涉及城市水系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以株洲市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通过该规划,形成了具有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的"1+4"模式,即通过构建株洲市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水安全系统、水环境系统以及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是一种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式,其核心是就水论地——从水问题和需求出发,对地表进行海绵体恢复。通过进行海绵城市实践分析,提出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借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文化传承是当前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以湖州市为例,针对水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总体规划层面依托水系布局,提出水文化的空间格局,并以水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保护与修复水文化载体、构建"水文化+水景观"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等方法来建设海绵城市的应对措施,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传承与发扬特色水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的提出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旨在以保护生态为基础,高效解决城市水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城市地质调查更好地服务海绵城市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地质调查的新方向和新挑战。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重点的四大思考,并以番禺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服务海绵城市建设为例,从水文地质条件的角度,对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江南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内涝、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面对地域综合性雨洪问题,国内掀起了一股海绵城市的生态实践热潮。在江南地区,先人为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场地竖向改造,"因地制宜"地改善水体径流方式,促进自然水循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传统理水智慧。这种以场地微循环为核心的理水方式既不任水漫流、又不完全约束水的精神,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总结江南地区传统理水"源、排、疏、蓄、净"等典型手法,以昆山市花桥镇道路绿地为实证,通过"疏理水网、组织排水、蓄存保水、生态净水"等技术,将理水的生态智慧融入海绵城市建设中。试以最自然、最低碳的方式解决江南地区"水多易涝,水脏难渗"等问题,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和景观生态设计的有机结合,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地域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城市出现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雨水洪涝灾害等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指导各地建设生态城市,主要内容即构建海绵城市。本文首先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并结合其特点进行介绍,再从各因素来考虑建设海绵城市的适用条件,综合其适用条件的考虑如何更经济地建设海绵城市,最后结合实例来展示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的日益重视,"海绵城市"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虽然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但其规划和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通过美国海绵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之一——费城"绿色城市,清洁水源"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从目标设置、策略侧重、综合政策、项目前期和后期监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其规划与建设模式的特点与方法,并借鉴其经验,提出符合我国特点的海绵城市规划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产生了一系列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本文在梳理海绵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漳州市的实践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一些观点,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特别是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仍有待完善,本研究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出现的城市问题和与水问题相关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邹锦 《室内设计》2018,(6):26-32
海绵城市建设希望解决的是城市 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问题。在 现阶段,单纯为了满足一系列海绵城市规划 设计指标,而把海绵设施建设考虑在项目规 划设计后期的“+海绵”情况比较突出,由此 产生了很多弊端。笔者因此提出“海绵+”理 念,希望在综合解决城市雨洪与水资源问题 的同时,主动强化其附加的生态效益与社会 效益等,提出了“海绵+”在生态、社会、文 化等方面的应用策略,在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同 时,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进化与 真正和谐的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空间治理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成为时下城市建设管理的新热点,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托地理国情监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解决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环节相关的技术问题,结合北京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对深化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体检与评估做出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中水资源紧缺、洪涝等角度,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中雨水利用的规划思想,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方案,探讨了以“生态海绵”的形式渗透、滞留、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污染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论文根据LID、雨洪管理等理论和实践,以及成都市中环路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方法、措施和应用思路,通过总结,提出我国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例如给排水管网设计不合理、防水排涝能力不足、水源容易受污染等,提出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建设理念,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现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改善效应和方向。总结了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的瓶颈和难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和方法,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建设现代化生态环保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城市的过度开发建设使城市原有水系统发生改变,并导致城市水灾害频发及水环境日益恶化。自2014年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后,城市水系统问题逐渐缓解。本文通过引入国际最新的韧性理念,将韧性思维引入海绵城市规划策略的构建中,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同时,结合现有试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碎片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试点的海绵城市——济南市济西推广区海绵城市概念规划为研究案例,以韧性思维为指导,系统地提出了海绵城市生态格局构建、系统规划及建设引导方面的规划策略,并探索了海绵城市延伸的产业开发及建设管控机制,试图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提供一种新思维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的理念发展为城市管理者增强城市雨洪管理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通过下沉式绿化带、透水铺装及环保型雨水口三方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龙舟水"强降雨期间对工程范围进行观察记录,证明海绵设施可轻松应对常规暴雨事件,与其他城市相比突显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