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5,(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整体和个体进行科学定位。其中,明确河北省的角色定位,对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要积极承担服务的角色,利用传统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京津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区域产业整合升级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4):7-7
京津冀加快经济一体化,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呼应解放日报消息,为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地区经济司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京津冀发展和改革部门将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壁垒,扩大相互开放,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介绍,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利用外资约占80%,出口贸易额约占70%。这些地区已成为带动我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1)
<正>京津冀区域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正在向我国北方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方向迈进,而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又是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前提。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推动京津冀发展,京津冀将是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旅游业是重要的第三产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极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和调结构、转方式的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纽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旅游业的新格局。同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交通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时刻,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自规划以来,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有效推动了三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在旅游基础建设、旅游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协同成效;然而,由于一体化的不完全性,京津冀在旅游协同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此,本文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成效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发展的提升路径,旨在推动三地旅游产业合作的深入性与全面化,扩大开放,借助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双重力量,促使京津冀区域旅游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4)
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其因地制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秦皇岛乃至整个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7):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按照三大战略的国际区域层次、国内区域层次、城市群区域层次,推动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关系,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跨区域物流通道,实现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的高效化,需要建设点线串接贯通的"一带一路"物流体系、水陆空并举的长江经济带物流服务系统、一体化的京津冀区域快速高效物流体系、网络统筹下的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物流体系。同时,考虑到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必须根据国内国际两大视角,形成既紧密联系,又内外有别的物流体系建设策略。在国内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要突出战略性、据点性物流枢纽节点建设,优化重要物流通道建设,推动辐射能力强大的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在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国际物流大通道及枢纽建设,完善通道及枢纽建设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一体化"的积极意义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京津冀一体化",将在周密部署下贯彻实施,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提升,并优化其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究其原因在于各自为战、非理性竞争、资源未能共享。一旦"京津冀一体化"贯彻实施,该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将协同发展,将促进相关区域的经济提升,并优化相关区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十一五"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2004年启动编制,2010年上报国务院,到今年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开始转移,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正式启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使河北近京区域发展成首都圈卫星城,承接部分首都功能,并发展成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产业链空间优化格局;政策、福利一体化,促进要素流转与共同市场形成。在这期间,政府的作用在于扶持市场力量,扶植市场化机制,消除行政壁垒与破除地方保护。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93-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给区域性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真正利用好新型媒体实现京津冀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加强监管、保护好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应找准定位、深挖潜能、拓展思路,才能使京津冀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属软实力,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媒  相似文献   

11.
徐明前  蒋滢 《规划师》2011,(1):120-122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复兴中路、黄陂南路转角处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复兴中路支行(复兴中路301号)建筑外立面整修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12.
开工日期:2005年8月项目简述: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一个大型贫民窟的城市改造,包括社会因素。整修圣拉斐尔-犹尼都的计划不仅提升了当地的自豪感和创意性,而且还用一个道德上和环境上敏感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中华美德公园是一项民心工程,将美德教育内涵融入风景园林学中,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焦树国 《城市建筑》2013,(22):28-28
中国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从上个世纪末到如今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但设计过程依然延续传统的流程和方法,暴露了诸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园林景观与规划、建筑设计综合化的必要性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作为住宅建设产业化的一部分,全装修房建设已经越来越为市场所认可.它不仅仅是因为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更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质量和方便,符合建筑建材企业工业化、规模化的要求,符合环保和资源节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GIS、SCADA、CIS系统在燃气行业的应用,分析其各自的应用特点及局限性,从而提出将三个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对管网管理、应急抢修、用户服务等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研拟,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估,不仅牵涉技术性科学层面,同时涵盖社会性价值评估与政策性决策判断。旨在探讨如何将科学、价值与判断等因素合理融合于环境影响评估作业过程中,并据此研拟一环境影响评估架构,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环保部门开发案审核依据之参考。本文所研拟之环境影响评估架构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选择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及多属性评估方法。通过社会选择理论分析环境政策制定的机制;通过社会判断理论解释科学与价值如何整合于政策制定及其可行性中;而通过多属性评估方法建立开发案评选的集体决策技术。以山坡地开发为例说明此架构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融合     
石楠 《城市规划》2019,43(3):1-1
前两年有个流行词,叫产城融合,搞规划的多少有点不以为然,因为在规划师眼里,产城融合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应该成为话题,后来又有个流行词,叫军民融合,而且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令不少规划师刮目相看。其实,融合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对于以利益协调为核心任务的规划职业而言,融合发展更是追求的重要目标。有区域层面的融合,所谓的不平衡,不充分,首先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巨大区域差距,为了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中国持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原因,可以发现,中国初期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是导致城乡二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有限二元化"发展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与禁锢的应对策略,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就成为整体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