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3,(24)
文章分别从中国传统建筑外形、结构特征、布局特征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景观建筑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景观建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庄巍  邹广天 《建筑师》2021,(1):123-131
1930-1970年代,我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卢毓骏以结构理性主义为主要理论工具,融合西方现代建筑主流思潮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儒家文明,结合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设计理论研究及建筑创作进行了完整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建构.本研究将基于民国以来现代建筑运动向我国传播发展和二战后世界与中国历史格局背景,对卢毓骏的理论建构路径与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传统建筑同外来文化的融合机制,探讨近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晓 《中外建筑》2012,(1):30-31
园林景观建筑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殊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重要组成,它的设计发展与进步不应停止不前,而应当与时俱进。我们就更加有必要认真研究,使传统元素特征与现代文化审美紧扣,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基址选择、群体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特征和生态因子,在研究现代教育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现代校园设计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礼乐相成--我国古代高校建筑文化的滥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我国高校建筑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我国古代特有的高校建筑文化--书院建筑。如何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把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进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在当今我国进行大规模高校建设的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裕哲  刘晖 《中国园林》2003,19(8):31-38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继承传统理论用于现代,希望达到地景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互融合.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庭院的含义,研究了中国建筑中传统庭院与现代庭院的空间艺术特征,指出中国的庭院兼具园林和建筑的特点,现代庭院是一种空间经过改造但内涵不变的传统庭院。  相似文献   

9.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
文章以传统装饰中的藻井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其丰富的图案和色彩特征,了解其背后浓厚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分析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提出现代设计要创造性地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并试图寻找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江南地区传统建筑调研结果中提取有效的被动降温措施,结合建筑气候数据分析辅助软件,总结和研究针对该气候条件下有效实用的设计策略,为今后江南地区的建筑被动降温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营造术语指在从事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营造活动时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做法的名称,是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现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在福建闽南地区,目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装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有关营造术语的研究成果则较为零散,也没有对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的回溯和总结。本文通过梳理闽南地方史志所记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和现代学者的术语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闽南地区营造术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袁忠 《华中建筑》2003,21(1):18-21
以中国大陆为范围,对20世纪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进行了整体简析,认为其中出现了三次高潮与三种不同的路向,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将古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史料的、作为涵义性的、作为过程与体验中的。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建筑、古典建筑三个范畴进行了意义和价值的区分,最后提出认识中国古典建筑本真的以人学为底蕴。在关系中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苏建辉  李秀  王爱萍 《山西建筑》2010,36(30):33-34
通过对豫西传统民居的建造形制、环境适应性特征、现实性优点的分析和总结,试图探究其价值表现形式,找出一些对我们现今城市和乡村建设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地方。最后,阐述了豫西传统民居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利用和延续这一特有的建筑形式,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丰富。要保护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的内容要涉及到古代历史、建筑理论、工程技术、造园技术、美学、绘画、雕塑以及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既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又有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我国真正的用现代科学理论对古代建筑进行研究的时间不长。古建筑、古园林研究工作的现状是研究的范围广,待研究的问题多,研究的历史短,研究的人员少。现阶段应集中研究古建筑史与理论、古建筑结构理论和结构力学、建筑“法式”、古建筑、古园林维修、传统工艺五大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洁 《华中建筑》2008,26(4):21-24
在古代建筑和城市号观的实物遗存越来越少的今天,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传统绘画来研究传统的城市。通过绘画解读来研究传统的建筑与景观,将成为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在介绍《盛世滋生图》的概要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建筑和景观描绘的精确性,和清代苏州的城市背号的一致性,和清朝苏州城市地图的一致性及与历史资料记载的一致性这4个方面,论证了《盛世滋生图》的资料性,为系统解读描绘的建筑和景观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重庆建筑发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彬  屈仰 《南方建筑》2011,(2):14-17
重庆抗战时期建筑在重庆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同时期国内建筑发展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和重庆现存抗战时期建筑的研究,指出抗战时期的重庆建筑正处于由传统建筑体系向现代建筑体系过渡的转型发展阶段,进而探讨总结了该时期重庆建筑在类型发展、建筑形式演变、建筑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建筑节能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迎来了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的新时期。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并逐渐被研究和应用。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建筑节能方法进行研究,探寻新兴技术如何与传统建筑领域相结合,从而提出新的设计思考。从大数据的架构和技术入手,协同分析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架构,用信息技术时代的大数据手段为传统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朱向东  邢君 《山西建筑》2006,32(12):8-9
论述了城市形象与传统建筑的关系,总结了传统建筑的特点,探讨了以中国传统建筑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以吸纳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从而开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20.
常延聚  戴秋思  程艳 《新建筑》2013,(6):144-147
建筑与文学的关系是建筑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其研究成果做出总结是重要且必要的。通过阐述两次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并重点综述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审美境界上相通相融、历史脉络上相辅相成、创作思想及手法上互借互鉴三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出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美学层面相关性研究的成果相对丰硕,历史层面进行的对比研究尚缺乏系统性,跨学科的理论引入为研究拓展了思路。综述结论希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