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28CrMo钢表面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28CrMo钢表面制备TiN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分析了TiN涂层的显微结构及其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28CrMo钢表面制备了厚约0.5μm的TiN涂层,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纹,涂层表面N的原子分数明显高于Ti;电化学Nyquist谱得到高频区的容抗弧可能是由电荷转移电阻引起和膜层引起,中频区的容抗弧由基体金属溶解时的传质弛豫引起,低频区的感抗弧由基体表面吸附物的弛豫过程引起;3.5%NaCl溶液中腐蚀96 h后TiN涂层表面有蚀坑,吸附有白色疏松的腐蚀产物,并出现大小不一的腐蚀坑;TiN涂层能够明显改善基体的耐蚀性能,对改进高铬钢表面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萃取复型技术在物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往往因找不到合适的腐蚀脱膜剂而使萃取复型不易制备成功。多年来,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获取了对十余种材料进行碳化物萃取的多种腐蚀脱膜剂,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洋石油井下工具常用材料35CrMo钢,进行了3种不同硬度下、5个不同冲击速率的冲蚀试验,对质量损失和冲蚀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计算了冲蚀磨损率;分别拟合冲蚀磨损率与冲击速率和硬度的计算方程,分析了冲击速率和硬度对35CrMo钢冲蚀磨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5CrMo钢的冲蚀磨损率随冲击速率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成2.55~2.66次方关系,随硬度的提高而减小,成线性关系。硬度和冲击速率各自独立影响35CrMo钢的冲蚀磨损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干性。 相似文献
4.
郑晓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1,(7):441-443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42CrMo钢齿轮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齿轮轴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或方法不当,导致齿轮轴的力学性能偏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具有比同等强度马氏体钢更优异的韧性和塑性,被广泛应用到轨道交通、机械、建筑等领域。文章概述了低成本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近年来在合金化设计、工艺设计、微观组织、强韧化机理、强塑化机理、延迟断裂及疲劳性能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介绍了近年来笔者在BQP工艺处理CFB/M复相钢方面的工作进展,经过BQP处理之后,CFB/M复相钢显示了更优异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疲劳性能的匹配。最后简单介绍了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其在重载高速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文彬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55(11)
某化工厂电站锅炉15CrMo钢过热器管发生爆管造成整套装置非计划停机。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管壁形貌分析、硬度测试、胀粗量计算等方法,对过热器管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热器管爆口有长期过热的特征,由于锅炉超负荷运行及氧化层引起过热器管长期过热,造成管材组织劣化、出现蠕变孔洞及显微裂纹,导致过热器管强度降低最终造成爆管。过热器管的失效模式为长期过热引起的高温蠕变开裂。 相似文献
7.
34CrMo1A钢转子在制造过程中经超声波探伤发现内部有缺陷,采用宏观检验、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转子内部缺陷的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内部缺陷性质为白点,其微观断口形貌呈现典型的四周放射状条纹的白点特征,且伴有氧化铝类夹杂物。该批转子氢含量偏高是产生白点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某42CrMo钢三棱螺旋钻杆接头在进行煤层钻采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应力分布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钻杆接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42CrMo钢三棱螺旋钻杆热处理时因回火温度过低,使其硬度偏高,造成冲击吸收能量偏低,韧性较差,在扭转、弯曲等交变载荷作用下,于螺纹牙底的应力集中处发生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排水法、闪光法和比较法测定了55CrMo钢的室温密度、热扩散率和比热容,并计算得出了该钢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55CrMo钢的比热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则以相反趋势变化,且该三个热物性参数均在相变区内有所波动;测定结果为开展55CrMo钢感应加热淬火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某公司生产的32CrMo4钢射孔枪管探伤合格率一直很低,通过宏、微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以及热处理工艺分析等方法对废品射孔枪管进行了深入的检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合格的射孔枪管含有纵向裂纹,这些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由于实际生产中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用水淬取代了油淬,而水淬应力过大极易使射孔枪管产生裂纹,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通过降低射孔枪管钢材料的碳含量,用26CrMo4钢替代32CrMo4钢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探伤合格率,同时也能满足射孔枪管的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35CrMo圆钢零件在调质后出现了开裂现象,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工艺不当使圆钢疏松部分被使用,诱发裂纹产生,而调质过程中冷却速度过快促进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碳化物是高速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电解法提取碳化物,用SEM对碳化物的形貌进行观察,分别用EDS、XRD测定碳化物的成分和结构,并研究了碳化物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态的碳化物质量百分数为28.1%,淬火态的为18.4%,而回火态的质量百分数为24.8%,回火态碳化物扫描照片有明显的二次析出相,产生了二次硬化现象,硬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在车削加工45Mn2钢管时,发现管壁中存在类似裂纹状的有金属光泽的"亮线"线务,通过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压扁试验和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钢管"亮线"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亮线"的微观形貌由贝氏体组织构成,是异于钢管基体的成分偏析带,来源于连铸坯;这种"亮线"是一种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建议炼钢厂采取措施,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GO硅钢制备过程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及分布状态,统计粒子的平均尺寸、面密度及Zener因子。结果表明:试样中主要存在两种析出物,一种是(Cu,Mn)S复合析出物,尺寸为1μm左右,称为A类析出物,另一种是Cu_2S析出物,尺寸为10~30nm,称为B类析出物,Cu_2S起主要抑制作用。第二相粒子在热轧阶段大量弥散析出,平均粒子尺寸最小,面密度最高,高温退火前的加工阶段,粒子的平均尺寸不断增加,面密度逐渐降低;高温退火过程中,随着析出物体积分数的降低,其抑制能力呈下降趋势,960℃时析出物发生明显的聚集现象,当Zener因子A低于临界值0.19nm~(-1)时,二次再结晶发生,残留的粒子不会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780 MPa级的短流程双相钢动态本构关系,建立能够准确描述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的本构模型。方法利用Zwick动态拉伸试验机和高速摄像应变测量系统,对该材料进行不同应变速率的拉伸试验,速率分别为0.001,0.01,0.1,1,10,100,500 s~(-1)。结果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即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增加。基于Johnson-Cook、Zerilli-Armstrong和Khan-Huang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拟合优度分别为0.9736,0.9765,0.8926,对Khan-Huang模型进行修正后的拟合优度为0.9827。结论 JC和ZA模型可以直接准确表征材料本构关系,而KH模型需要修正后才能准确描述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