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爽 《山东化工》2023,(2):109-112+119
煤炭是世界主要能源之一,但其转化和利用过程伴随着高碳排放和高能耗。煤制乙二醇工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耗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减少煤制乙二醇工艺的碳排放对于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煤制乙二醇工艺:与Allam循环和水电解制氢相结合的新型煤制乙二醇工艺(CTEG-AEH)。在整个流程模拟和建模过程中,比较了煤制乙二醇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因此,具有CO2捕集功能的Allam循环发电技术可以促进传统煤制乙二醇工艺的低碳和经济发展,降低水电解制氢技术的电耗。该工作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制乙二醇工艺路线中,由于原料粗乙二醇中杂质较多,乙二醇精馏分离系统普遍采用真空精馏方式.某煤制乙二醇企业生产过程中,乙二醇产品塔真空度发生不规律性波动,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2021,49(4)
随着近年来煤价的不断上涨,吨乙二醇成本大幅上涨,导致乙二醇利润压缩,给国内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带来严峻挑战,节能降耗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介绍了寿阳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自开车投运以来,为了系统全面节能降耗而实施的空分液氮电加热器改造、机组废热回收改造、冷箱粗甲烷废气回收改造、0.7 MPa氮气管网改造、排污膨胀罐污水回收等挖潜改造。改造实施后,装置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实现了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周佳会 《山西化工》2022,(4):49-50+62
从集成CO高效利用视角着手,解析了煤制乙二醇生产的过程,论述了煤制乙二醇生产系统的模拟结果,为煤制乙二醇生产效益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增进煤制乙二醇企业与聚酯纤维企业互动,携手解决煤制乙二醇质量问题,促进煤制乙二醇产业健康发展,2月26日,原材料工业司在北京召开了促进煤制乙二醇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陈恺民同志出席会议。会上,煤制乙二醇企业介绍了本企业2018年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在改进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聚酯纤维企业介绍  相似文献   

6.
李成科  李回归 《广州化工》2023,(22):114-116
煤制乙二醇合成工艺中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过程是典型的碳一化学。其中NOx在草酸二甲酯的合成过程中循环利用,只需要在开车阶段对合成系统进行补入。在不同的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流程当中NOx的补入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介绍了现阶段工业化生产稳定运行的草酸二甲酯合成装置中NOx补入方法和榆林化学18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草酸二甲酯合成装置中NOx补入方法,同时对几种不同的补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这几种补入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化肥设计》2011,(2):48-48
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河南鹤壁宝马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国内知识产权的煤制合成气生产乙二醇中试装置投料试车暨5万t/a煤制合成气生产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奠基典礼于2011年2月28日在河南鹤壁宝马集团隆重举行。庆典仪式的举办标志着煤制乙二醇中试装置由技术开发、项目建设阶段进入投料试车阶段,工业示范项目则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是乙二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紫外透光率(简称UV值)、乙二醇纯度、醛含量是评价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针对合成气制乙二醇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关键指标不稳定、装置长时间运行后UV值下降的现象,主要探讨了精馏分离系统的温度、真空度、副产物的采出以及粗乙二醇进料质量等因素对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及采取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2020,(1)
在煤制乙二醇生产过程中副产品产出较多,但价值不高;乙二醇产品收率低、聚酯品率低、甲醇等消耗高,增加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不稳定,洗塔频繁。针对以上情况,为提升节能和环保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对煤制乙二醇副产品深加工等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现状及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学琴 《山西化工》2011,31(4):24-26
分析了国内外乙二醇生产与消费情况,介绍了主要的煤制乙二醇技术研发情况,指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已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介绍了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化进展及在发展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认为应全面考虑煤制乙二醇的技术性和经济性,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斑 《河南化工》2012,(17):2-2
近日,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生产出符合国家优等品标准的产品,这是目前我国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最高水平,标志着煤制乙二醇从此可以进入聚酯产业领域竞争,打破石油法制乙二醇垄断地位。据了解,目前新乡乙二醇产品的紫外透光率、纯度、色度等主要指标均达到石油制乙二醇的国家优等品标准。同时,系统运行负荷率节节攀升,较长时间稳定在50%左右,日产乙二醇产品已达300吨。  相似文献   

12.
近日,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生产出符合国家优等品标准的产品,这是目前我国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最高水平,标志着煤制乙二醇从此可以进入聚酯产业领域竞争,打破石油法制乙二醇垄断地位。据了解,目前新乡乙二醇产品的紫外透光率、纯度、色度等主要指标均达到石油制乙二醇的国家优等品标准。同时,系统运行负荷率节节攀升,较长时间稳定在50%左右,日产乙二醇产品已达300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构建和开发了一套煤制清洁燃料过程通用能效评价系统。通过对煤制油工厂实际数据进行采集、归纳和整理,将实际数据录入系统,按照煤化工通用能效计算公式进行能效、能耗计算,并可将其中任意数据作为变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流程自由组态、能效计算与评价、专家知识库及诊断等功能。该系统可通过流程组态模拟不同工艺过程,结合各单元模块工艺参数和能效消耗数据,自动完成物料平衡、能效、能耗、碳排放等计算,并通过专家系统进行诊断和分析,给出节能参考建议。该系统可以应用于煤制烯烃、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和煤分级炼制等过程能效分析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乙二醇的市场前景以及煤制乙二醇的生产现状,指出煤制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探讨了煤制乙二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现状,对煤制乙二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应综合考虑煤制乙二醇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装置氮气系统是公用工程辅助物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气在煤制乙二醇装置开车准备阶段、正常运行阶段、停车处理阶段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氮气系统出现的突发状况必须采取果断的应急处理方式,确保煤制乙二醇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7):36-39
煤基原料制乙二醇是替代石油化工的一条重要途径,淮化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十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2016年5月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聚酯级乙二醇产品,"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是以CO、H_2和O_2为主要原料,经中间产品草酸二甲酯,间接合成乙二醇的新技术,由于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在可预见的将来"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必将在我国发展成为替代采用传统石油原料的"EO/EG技术"的乙二醇制备路线",根据公司年产十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运行特点,重点探讨温度、压力、配料比等关键因素对CO偶联生产草酸二甲酯工艺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草酸二甲酯生产工艺优化。探索乙二醇装置反应的能耗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煤制乙二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及高温、高压的运行状态等,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人员中毒、高温烫伤等危害[1]。本文主要从物料、设备的危险性等方面分析了煤制乙二醇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了安全防范措施,从本质上保护职工和装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内首套大型煤制乙二醇装置顺利达产,这标志着此项技术已日臻成熟完善,具备大型商品化生产条件,将对国内乙二醇生产带来重大变革。过去一年,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t/a煤制乙二醇装置实际运行331 d,累计产量17.3万t。目前该装置日产量已升至580 t左右,并且产品完全符合GB/T 4649—2008石油级乙二醇质量标准,优等品率达到100%,受到多家聚酯企业的认可。通辽金煤应用的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全称为CO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8,(5)
为保证煤制烯烃生产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以神华宁煤煤制烯烃生产系统的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和液氨装置为例,选取单位产品能耗和有害物质排放作为能效诊断指标,介绍了装置能效的评估模型、计量范围及各装置能效计算过程和对标基准的确定。采用该方法,当产品能耗或有害物质排放超过基准值时,可判定装置出现问题,有助于企业提前发现生产异常,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20.
简述煤制乙二醇中草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末期运行情况,依据不同工业生产参数变化及生产状态对加氢系统催化剂进行更换,对多次更换催化剂过程总结采用不钝化惰性气体环境下卸出,操作安全而且节省时间和成本,更换后的催化剂运行正常,并综述当前铜基催化剂的研究方向以改善催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