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化学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CSP热轧工艺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80℃终轧、620℃卷取试验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25、895 MPa,钢中存在大量的纳米尺寸TiC粒子,其沉淀强化效果超过150 MPa;卷取温度降低到580℃,TiC的析出受到抑制,沉淀强化效果明显减弱。卷取温度显著影响钢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过程,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改变对晶粒尺寸也有影响,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Ti微合金化钢的强度和韧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低碳微合金化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卷取温度(600、650、700℃)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热轧卷取温度从700℃降低到600℃,试验钢退火再结晶受到明显延迟,再结晶激活能明显提高;卷取温度对热轧态和退火态铁素体晶粒尺寸影响较小,但热轧态强度随着卷取温度降低而提高;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力学性能对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安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生产的汽车用钢和高强度钢板主要以Ti微合金化为主,Ti微合金元素含量在0.02%~0.10%范围内。而轧制工艺对Ti微合金钢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某Ti微合金钢进行不同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的工艺试验,对比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90℃、卷取温度在600℃时,Ti微合金钢达到强度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王达 《河北冶金》2023,(7):25-29
低合金高强钢因其应用环境以及使用条件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微合金化结合一定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低合金高强钢的性能。研究钛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扩大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C-Mn-Ti系Q355B板坯的试制过程为例,研究了钛微合金化冶金成分及轧制工艺控制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了4种不同轧制工艺条件下所生产钢板的力学性能和金相微观组织;并分析了材料的强化机制。0℃和20℃时Q355B板的低温冲击性能、屈服强度和冷弯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冶炼过程中形成的较大尺寸的TiN和链状的Ti4C2S2对钢板的塑性和韧性均有负面影响;Ti微合金化后的钢板晶粒度均在9级以上;精开轧温度低于890℃,终冷温度在660±20℃波动时,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600、650、700℃)时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对比研究了微铌(0.02%)处理和铌钛复合微合金化(0.02%Nb+0.012%Ti)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微铌处理钢相比,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在600℃卷取时析出物数量更多,在更高温度卷取时熟化速度更快,650℃卷取时即熟化到一定程度。低温(600℃)卷取时,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的退火再结晶更难,800℃×30s连续退火可以保证完全再结晶。将温度继续升高至800℃以上,会导致强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板卷之间的性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C-Mn钢Q345B中Mn合金消耗,采用Ti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思路,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保证Q345B钢的强度.该钢种在天铁1 750 mm半连续热连轧机组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热轧加热温度1 200℃,终轧温度在840~880℃,卷取温度在550~620℃.通过采用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使钢板获得了良好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以及力学性能检验,研究了温度参数对含Ti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Ti微合金化钢应采用较高的加热温度,同时严格控制粗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使钢板的强韧性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制备了钒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试验钢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对耐候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在550℃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晶粒尺寸细小,细晶强化效果明显,但是钒的析出数量减少,析出强化作用减弱。试验钢在550℃卷取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以及部分针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组织以及细晶强化共同作用不但弥补了该卷取温度下析出强化的不足,而且使得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首钢迁钢公司通过应用微量钒钛复合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技术研制与生产高强度HP345焊接气瓶用热轧带钢的过程。分析了批量生产的高强焊瓶钢HP345的化学成分、冶金质量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0.17%C-0.25%Si-1.40%Mn成分体系的低碳锰钢进行钒钛复合微合金化(wv≤0.025%、wTi≤0.025%),可以开发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的低屈强比高强HP345钢。轧制时可以采用较高的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复合添加的微量V、Ti元素对HP345钢的显微组织影响很小,没有明显的细晶强化作用,但有足够数量的析出相颗粒,从而产生明显的沉淀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700 MPa级汽车边梁用钢产品的成分设计、冶炼工艺、轧制工艺以及产品的性能,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卷取温度降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有升高;卷取温度600℃时,延伸率达到最大值为27.7%。对工业试制产品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试制的700M Pa级高强钢的平均屈服强度为650 M Pa,平均抗拉强度为739 M Pa,平均延伸率达到26.7%,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能,满足700 MPa级高强汽车边梁用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Various hot rolling schedules were applied to a Nb,V,Ti contained HSLA steel.Coiling temperature had crucial effects on not only yield strength,but also yield ratio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600Mpa yield strength is achieved when coiled at 450℃,which is 100Mpa higher than those coiled at 570℃.However,the low coiling temperature had adverse effect to increase yield ratio,which increased from 0.78 to 0.88 as coiling temperature dropped from 570℃ to 450℃.High resolution SEM analysis shows that sizes of Nb,V,Ti precipitates are affected by coiling temperature.Coarse (Nb,Ti)(C,N) precipitates up to 5μm are observed at higher coiling temperature and to decrease tensile strength,where high coiling temperature corresponds to low cooling rate.With strong cooling and coiling capacity of Shasteel’s 1450mm width hot rolling mill,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ength and formability of the steel can be balanced when coiling temperature has been optimized.Alloying and microalloying costs can be reduced by efficiently utilizing the capacity of rolling mill.Alumina inclusions are found to act as nucleus for Nb,V,Ti precipitates,contributing to coarsening of precipitates.  相似文献   

12.
张爱文  郑磊 《钢铁》2006,41(10):64-68
在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冶炼复相钢和马氏体钢,锻坯、控轧成3 mm厚的板材后采用不同冷却模式进行控制冷却.研究了成分、冷却工艺对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降低,钢的强度上升,伸长率下降,组织由铁素体 珠光体向贝氏体、马氏体转变;低温卷取时钢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碳含量,硅含量的提高使钢的强度和塑性均有所提高;分段冷却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较复杂.通过不同的控制冷却工艺实现了用相同的成分获得不同强度等级要求的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常规流程制备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卷取温度对于0.9 %Si 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50 ℃卷取后组织仍为细小的变形组织,最终退火板晶粒尺寸较小且不均匀。700 ℃和750 ℃卷取后,组织为尺寸较大且均匀的再结晶组织,最终退火板组织也较为均匀。卷取后退火板不利的γ fiber织构明显减弱,有利的λ fiber织构增强。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磁感显著提升,与未卷取时相比,750 ℃卷取后退火板平均磁感B50提高了0.013 T。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显微镜、EBSD等方法,对Nb-V-Cr复合微合金生产的X70管线钢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工艺条件下,随着卷曲温度的降低,管线钢组织由粒状贝氏体转变为贝氏体铁素体,M-A组元也随着卷曲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轧后弛豫条件下,组织转变为多边形铁素体及退化珠光体。卷曲温度470℃时,管线钢屈服强度最大,为680 MPa,而卷曲温度降低至380℃时,管线钢冲击功最大,为287 J。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制备的铌钒微合金化C-Mn-Si系热轧TRIP钢的显微组织及相组成,并分析了与其对应的力学性能.奥氏体轧制过程中的热变形及随后的冷却工艺对最终各相组织的形貌、大小和分布都有直接影响,并决定TRIP钢最终的力学性能.对TRIP钢卷取温度的模拟结果显示,与450和350℃模拟卷取温度相比,400℃模拟卷取温度能使该钢获得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动态CCT曲线测试和实验室控轧控冷试验,分析了900 MPa级热轧带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过程以及不同卷取温度下显微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提高,显微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比例下降,贝氏体组织比例升高,冷速大于15℃/s时,显微组织全部为贝氏体;随着卷取温度升高,显微组织中针状铁素体比例下降,多边形铁素体比例升高;当卷取温度为600℃时,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珠光体,此时析出相细小弥散,可获得抗拉强度达到1 000 MPa,延伸率17%的热轧产品。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C-Si-Mn-Al热轧高强度搅拌罐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对试验钢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的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580、550 ℃卷取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在400 ℃卷取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在300 ℃低温卷取得到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150 ℃低温卷取得到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硬度逐渐增大,伸长率逐渐降低。试验钢在300 ℃模拟卷取时抗拉强度达到1 029 MPa,维氏硬度为342.6;在150 ℃模拟卷取时抗拉强度高达1 265 MPa,维氏硬度达到360.7,屈强比达到最低,仅为0.58。  相似文献   

18.
以钛微合金化的355 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为研究对象,将试验钢分别在830、800、750、700 ℃系列温度下终轧,研究了终轧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伸长率和冲击性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Ar3温度附近终轧,钢板可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终轧温度下钢板基体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在800 ℃终轧钢板晶粒最为均匀细小,830 ℃终轧钢板晶粒较800 ℃终轧相对粗大,750 ℃终轧钢板组织出现混晶现象,700 ℃终轧时,钢板晶粒已经拉长变形,一定程度上出现“纤维状铁素体”。充分细化晶粒可以减轻钢板中的带状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以低碳钢为实验原料,采用不同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进行工业实验,研究了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深冲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为570 ℃和600 ℃时,深冲板的组织为饼形晶粒;卷取温度为660 ℃和680 ℃时,深冲板的组织为等轴晶粒;卷取温度为600 ℃时,深冲板的综合性能最佳。压下率在75%时深冲板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rm为183,Δr为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