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准确判识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便于突出矿井的分级管理,重点研究了突出危险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赋值方法,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煤层突出危险性的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模型选用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破坏类型、坚固性系数、埋深比及煤厚变异系数6项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乘法集成法组合层次分析法和相似系数法进行指标赋权,借助属性评价模型对石壕煤矿M8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M8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放散初速度严重超标,瓦斯抽采钻孔出现强烈喷孔现象,判定该矿属于强突出矿井。  相似文献   

2.
《煤》2021,30(7)
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瓦斯突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权灰色关联法分析计算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各指标关联度,结果表明:改进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有效评价各影响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对应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因素排序依次为煤层倾角、煤层开采深度、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为煤矿企业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提高瓦斯突出应急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合理地对大磨岭煤矿副井区域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及可抽放性评价,对其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等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及相关规定,确定了本区二1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且属于勉强抽放煤层,对副井安全揭穿二1煤层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贺西煤矿4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4煤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出速度、煤体坚固性系数及其他相关的突出危险指标,鉴定贺西煤矿4煤标高+580 m以下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为煤矿治理瓦斯提供依据,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3,(11):158-161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金佳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的突出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及贵州突出煤层呈现的典型特征,从而确定了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煤体密度、煤厚及层间距8种指标作为影响突出的主要因子建立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印证,表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突出区域预测理论制定了突出危险区域划分指标,它包括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钻屑指标、综合指标D和K、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点;并结合桃园煤矿具体的指标测定情况对其进行了突出危险区域划分,为下一步突出煤层瓦斯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二号煤矿煤层矿井概况进行描述,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煤层瓦斯和地质构造。在此基础上,对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方法,分析控制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破坏类型等,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矿井瓦斯预测的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影响矿井瓦斯突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矿井通风量、煤层瓦斯压力、瓦斯气体浓度、瓦斯涌出速度、开采深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焦作九里山煤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通过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获得各个因素的评价矩阵,结合信息熵法获得研究区的瓦斯突出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9.
平煤十一矿-850m以上己16,17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判断平煤十一矿己二采区西翼己16,17煤层-850 m以上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其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等瓦斯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评价了-850 m以上己16,17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实践表明,该评价方法为区域性突出危险性不明的煤层提供了可靠的判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三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装置进行不同瓦斯放散特性煤样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分析单因素条件下煤样瓦斯放散特性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煤体吸附瓦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体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煤样瓦斯放散初速度与突出发生后残留煤体的坚固性系数呈负相关,瓦斯对煤样的粉碎作用会随瓦斯放散初速度增大而增强。提出突出强度系数综合表示突出发生的强度,数据显示:突出强度与煤样瓦斯放散初速度呈正相关,对于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存在1个突出强度会急剧增加的阈值,当煤层的瓦斯放散初速度高于该数值时突出强度将明显增强。对于五轮山煤矿的5-3号煤层,该值介于13.9~16.8之间。  相似文献   

11.
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试验室和现场考察,分析了煤的孔隙结构特征、瓦斯解吸速度与煤的突出危险性的关系。试验表明突出危险煤较非危险煤孔隙率大,强度小,且具有更大的瓦斯解吸速度。文中给出了标志煤突出危险性的综合指标K-⊿P/f以及取决于煤层硬度系数f的煤层突出最小瓦斯压力P_(min)。本文建议将突出危险煤层分为一般危险(15≤K<40)与严重危险(K≥40)两级。  相似文献   

12.
以沁城煤矿2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埋深及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基于地勘资料和井下实测结果,对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评估。通过瓦斯含量反算得出同一地点的瓦斯压力,用安全线法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2煤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埋深,其次为断裂构造。结合煤体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因素影响,评估沁城煤矿2煤可采范围内(埋深小于682.5 m范围)无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程建圣 《煤矿安全》2011,42(10):110-112
平沟煤矿16#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中出现了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以及煤的破坏类型均超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推荐的临界值,而瓦斯放散初速度未达到或超过推荐的临界值,直接采用单项指标不能确定平沟煤矿16#煤层突出危险性,但在国内发生了瓦斯放散初速度未达到或超过推荐临界值而突出的案例,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工程类比和对瓦斯放散初速度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计算得出其实际临界值,综合评价确定了16#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以评估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为目的,以突出宏观显现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数据库进行分类,以三维立体图展现突出危险与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和破坏类型。建立了突出危险灰色关联度模型,结果表明:煤体破坏类型与坚固性系数是作用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指标,主要导致在巷道或采面发生的突出;瓦斯压力与放散初速度是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指标,钻孔突出多数由瓦斯参数主导突出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冀托  蔡成功 《煤矿安全》2012,43(4):79-81
为了对泉店煤矿11采区二3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对其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含量等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等规定,确定11采区二3煤层为非突出煤层。  相似文献   

16.
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析是煤矿开拓延伸的基础。某矿亟需掌握西进风井及其井底车场附近的二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采用鉴定指标法分析西风井区域二1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结果表明:二1煤层最高破坏类型为Ⅱ类,最大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为33.1 mL/s,煤的最小坚固性系数为0.42,最大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相对)为0.35 MPa;随着西风井区域二1煤层埋藏深度增大,煤层瓦斯压力呈增大趋势;二1煤层在分析范围内标高-574.6 m(埋深659.6 m)以浅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相似文献   

17.
滑动构造对马岭山矿区二1煤层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发军  王倩  邓奇根  刘明举 《煤炭学报》2013,38(Z1):112-116
为查明滑动构造下马岭山矿区煤层突出的特点和控制突出发生的因素,采用瓦斯地质分析和实验室参数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其他矿井煤层参数的对比,研究滑动构造对马岭山矿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滑动构造的控制,马岭山矿区瓦斯赋存特征为:在瓦斯风化带下限周围,煤层瓦斯含量梯度较未受滑动影响煤层增大5.1倍。矿区煤体强度极低,多数煤的坚固性系数小于0.3,煤的孔隙率与未受滑动构造影响煤层相比下降了60%。控制突出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煤层厚度,矿区内突出均发生在煤厚大于3 m的区域。这些特点使矿区内矿井往往从低瓦斯矿井直接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大林煤矿一采区M14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通过现场测定及分析,得出一采区M14煤层的瓦斯突出相关参数:原始瓦斯压力为0.11~0.58 MPa,煤的破坏类型为Ⅱ~Ⅲ类,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为42~46 mmHg,煤的坚固性系数为0.17~0.85,采用突出危险性指标法和综合分析法鉴定M14煤层一采区范围内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于指导M14煤层一采区的瓦斯抽放、突出防治及瓦斯爆炸事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在判定煤矿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从全国13个省市的77个煤矿采取77个煤样,在实验室实测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真密度、视密度、孔隙率、常压瓦斯吸附量、瓦斯吸附常数、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等11个瓦斯基础参数,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对△p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常压瓦斯吸附量、瓦斯吸附常数b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且常压瓦斯吸附量对△p的影响最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常压瓦斯吸附量和瓦斯吸附常数b与△p呈正相关性;煤的坚固性系数与△p呈负相关性,同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相关系数为0.892。  相似文献   

20.
双柳煤矿逐步向西延伸,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增大,需对矿井3+4#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测定煤层各项基础瓦斯参数。测定结果显示双柳煤矿煤层破坏类型为Ⅳ-Ⅴ类,煤体坚固性系数最小值为0.36,煤体瓦斯放散初速度最大值为12.9mmHg,实测瓦斯压力最大值为2.4MPa,双柳煤矿"3+4"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