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磊 《现代矿业》2020,36(8):41
近年来,我国高位地质灾害频繁,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赫章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发现境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67处。通过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要形成因素,获得了区内地灾隐患点的数量、类型、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该区地灾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龙井市位于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特定的自然及地质环境背景在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调查掌握的龙井市现有地质灾害数量、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南郑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南郑县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对后期防治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湖北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依据2006—2020年湖北省65个县、市(区)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系统总结湖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湖北省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险情、规模总体以小型为主;地质灾害在十堰市及宜昌市较为发育,有38.20%地质灾害发育于长江水系(干流);地质灾害发育年度分布不均衡,与降雨周期密切相关,主要集中于6月及7月。湖北省地质灾害形成受到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地质构造等作用的影响,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点现场调查与分析确定该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和人为条件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该库区地质灾害发生与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诱发因素关系密切,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监控和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是该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五峰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危岩体、不稳定斜坡、岩溶塌陷、泥石流,尤其以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为主要发育形式.调查与统计数据表明,地质灾害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在探讨五峰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讨论防治...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地质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及组合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原来采矿活动强烈,导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全、隐患多、发生频繁"的特点,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和动态变化大"的特征.根据花溪区地质灾害调查,总结出花溪区地质灾害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分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采...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全椒县胡庄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是发生地质灾害区域之一。通过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并分析出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为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及降雨作用,降雨打破松散的岩土体内部平衡,加之由于人类活动形成的切坡,使得山体出现滑坡和崩塌。研究结果为后期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FAST(中国天眼)保护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目前共有在册地质灾害132处,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已对FAST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以FAST保护区现有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保护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地质灾害关联模型,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孕灾条件及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对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监测预警建议。FAST保护区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有“牵引式”、“推移式”两种破坏力学模式,其中小型滑坡多呈“牵引式”破坏,中型、大型滑坡多呈“推移式”破坏;区内崩塌危岩体的主要破坏模式有“倾倒式”、“坠落式”、“滑移式”。区内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因此,强降雨前后应做好地质灾害巡查防控,区内开展岩土工程活动前需做好科学评估和规划,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巴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县为湖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计606处,其中滑坡473处,占总数的78.05%。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汛期的6-9月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4.5%;高程1000m以下的长江、清江及其支流两岸的低山峡谷地区(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其分布占总数的68.76%;长江两岸由三叠系巴东组及侏罗系软硬相间岩系组成的顺向坡区段,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12.
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土壤植被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庆元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对了解庆元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给今后全县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龙南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龙南县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确定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和人为条件分析该地区地质灾害点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龙南县地质灾害发生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降雨诱发因素关系密切,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监控和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是该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汪璐 《现代矿业》2022,(11):22-26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沿江城市,区内碳酸盐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发育。依据铜陵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成果,详细阐述了该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发育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溶、矿山等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可为该市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洋河流域地质环境脆弱,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分析该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不同区段的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13处,类型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时间上多发生在5—8月降雨充沛期,空间上具有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沿交通道路呈线状分布、沿矿区和构造叠加区呈密集片状分布的特征。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受控于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孕灾条件,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诱发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根据孕灾条件和诱发因素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14个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分区,并归纳出软弱岩切层滑移型滑坡、硬岩夹软弱层顺层滑移型滑坡、沿基覆界面蠕滑—拉裂型滑坡、高陡硬岩拉裂—倾倒型崩塌、软硬岩互层软弱基座拉裂型崩塌、溶蚀—重力型岩溶塌陷、沟谷侵蚀基底型泥石流等7种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石稳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0):144-146
通过对惠州市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从地形地貌、物源和气象水文条件对松阳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对了解松阳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给今后全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其防治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王宪峰 《山西煤炭》2011,31(11):66-68
介绍了寿阳县主要地质灾害的四种类型以及发育特征,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得出结论:寿阳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内在在因素控制,以及大气降水、地表水、采矿、边坡开挖等人为外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引发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分析了平凉市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破碎站系统由于工程活动产生地质灾害及其特征,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