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一台75 t/h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得到锅炉床温、床压降、循环量、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锅炉热效率随垃圾掺烧量的变化规律。随垃圾掺烧量的增大,床温降低,床压降和循环量升高,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增大,锅炉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大量城镇污泥处理面临的难题,分析了污泥干化技术及干化污泥煤质指标,介绍了污泥直接掺烧、烟气直接干化污泥和蒸汽间接干化污泥耦合发电等3种燃煤机组耦合污泥发电工艺,认为燃煤机组耦合污泥发电技术是城镇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其工艺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污泥掺烧量、掺烧要求、机组匹配性等进行。只要污泥掺烧比例控制在10%以内,燃煤机组可以掺烧污泥燃烧,而且锅炉运行稳定,飞灰大渣品质变化不大,污染物及重金属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城市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某燃煤电厂两台700 MW发电机组实施污泥掺烧技术改造。实际掺烧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掺烧可保证锅炉安全、环保运行,当掺烧比例控制在10%以内时,污泥掺烧对于煤质成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飞灰浓度、锅炉热效率影响不大,且烟囱出口处NO_x、SO_2、粉尘浓度、二噁英均能满足排放要求,污泥掺烧不会造成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和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达98%,烟气汞排放浓度为0.062 mg/m3,底渣中汞小于总汞的1%。飞灰对汞强烈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含碳量,其次与飞灰中碳的结构形式和烟气温度有关。大幅度提高飞灰含碳量并不能提高其汞吸附量。  相似文献   

5.
以350 MW烟气超低排放低热值煤CFB机组掺烧城市污泥为案例,在稳定运行工况下,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EPA-Method-29方法对布袋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塔后烟气进行现场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掺烧污泥后脱硫塔出口的烟气中汞含量低于1.4μg/m~3,远远小于现行燃煤机组及污泥耦合电厂的国标或地标中30μg/m~3的限制。入炉燃料中汞燃烧后主要富集于飞灰中,随着机组负荷和燃烧效率变化,飞灰中汞含量在415 ng/g~1623 ng/g之间波动,底渣中汞含量在6 ng/g以下,脱硫石膏浆液对汞的富集作用介于底渣和飞灰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燃用高汞煤工业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汞的迁移转化特性以及飞灰对汞的吸附特性,使用LumexRA-915M汞在线分析仪对锅炉烟道不同位置烟气进行在线监测,同时对入炉煤、底渣、飞灰、脱硫浆液、脱硫废水等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除尘器前烟气中的汞超过87%富集于飞灰中,底渣中汞仅占0.07%,飞灰对汞的富集主要归因于其未燃尽碳(UBC)含量、矿物组成及孔隙结构;锅炉所配备的布袋除尘器和湿法脱硫设备的除汞效率分别为91.19%和51.49%,最终排往大气的烟气汞质量浓度仅为3.43 μg/m3,高汞煤在CFB内燃烧汞排放达到了国家排放要求。此外,发现不同粒径下飞灰汞含量与UBC含量有相同趋势,而且飞灰中汞主要富集在飞灰表面并主要是以HgO和Hg0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李博 《热力发电》2020,49(5):152-156
利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焚烧处置城市污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CFB锅炉污泥掺烧的2种可行性技术方案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和湿污泥干化后掺烧,针对某电厂240 t/h CFB锅炉,最终采用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进行改造。运行结果表明:掺烧污泥对CFB锅炉的运行床温、氧量、炉膛出口负压值均有明显影响,相同负荷和给煤量下,当CFB锅炉污泥掺烧比例达到12%时,运行床温降低约15 ℃,氧量降低约14.7%,负压升高约378.4%;掺烧污泥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还原剂耗量变化较小,说明掺烧污泥对NOx排放影响较小。本文研究成果对同类型CFB锅炉改造及运行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自丽 《热力发电》2020,49(5):7-13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料适应性广,可实现炉内脱硫,是燃煤耦合污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最佳炉型之一。本文从燃烧工况、污染物控制与排放、数值模拟等方面对CFB锅炉燃煤耦合污泥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有研究和工业应用实例表明:将机械脱水污泥经尾部烟气余热或低品位蒸汽炉外干燥后,与煤、生物质、垃圾等混合燃烧,是较为推荐的掺烧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污泥,掺烧比例不宜大于30%;炉膛床温最佳控制温度约900 ℃,这有助于减缓CFB锅炉高温结渣;一般情况下,掺烧污泥对于SO2和NOx排放的影响有限;针对污泥掺烧过程中的二噁英问题,可从燃料源头和燃烧中、燃烧后角度采取控制措施;烟气中重金属排放随着污泥掺烧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因此飞灰需进一步处置后方可再利用。总体而言,CFB锅炉燃煤耦合污泥技术既能回收能源又能最大程度地减量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采用现有污染物脱除设备可实现燃煤耦合污泥污染物达标排放,但相关的CFB锅炉整体数值模型尚未出现或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电厂煤粉锅炉小比例污泥掺烧现场试验,对掺烧污泥后炉膛温度、飞灰含碳量、锅炉效率等参数的变化,以及NOx,SO2及二恶英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加,炉膛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增加,飞灰、炉渣中重金属增加,锅炉效率在小比例掺烧污泥时变化不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该结果可为热电厂协同处置污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活垃圾技术的研究进展。采取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活垃圾时燃烧曲线与煤单独燃烧时相似,垃圾掺入后锅炉床温有所降低、锅炉热效率下降。对于垃圾而言,燃烧更加充分,大大减少二■英的生成,烟气中SO_(2)和NO_(x)的含量也低于煤单独燃烧时的污染物浓度排放。垃圾掺烧对燃煤灰渣特性影响很小,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均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中的限定值。实际掺烧过程中应控制好掺烧比例及烟气中污染物特别是二■英和酸性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耦合污泥对燃煤系统中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的影响,在某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实炉掺烧造纸污泥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分别采集干燥炭化机进出口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进口烟气、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烟囱烟气、原料污泥、干燥炭化污泥、炉渣和飞灰样品,采用高分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其中二噁英含量。结果表明:掺烧污泥(质量分数约为燃煤量的1%)没有导致二噁英的高温气相均相生成,以及中低温催化生成和大气排放水平的增加;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当量(I-TEQ)质量浓度为0.008~0.013 ng/m3(均值为0.010 ng/m3)和未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I-TEQ质量浓度(范围为0.008~0.015 ng/m3,均值为0.012 ng/m3)无显著差别;污泥干燥炭化过程中有少量二噁英生成,在煤粉燃烧室的污泥中二噁英可被高温彻底销毁;SCR催化剂发挥了催化二噁英降解的作用,高氯取代二噁英更易于被SCR催化剂降解;飞灰中二噁英I-...  相似文献   

12.
利用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GA)对混配煤泥的煤质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根据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运用电站锅炉热力计算系统,对掺烧不同比例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整体热力计算,分析锅炉烟气量、排烟温度等重要参数变化范围。技术改造工程应用后,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大比例掺烧煤泥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进行逐项深入优化。结果表明,煤泥掺烧比例最高限度为70%,综合厂用电率升高0.7%,达到8.11%,锅炉效率由90%提高到91.884%。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临界6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1 MW机组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泥掺烧试验,就大比例掺烧煤泥对锅炉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泥掺烧比例最高可达到70%,此掺烧比例下燃烧稳定;飞灰份额随煤泥掺烧比例提高而提高,掺烧比例为35%、55%和70%条件下,飞灰份额分别为77.84%、82.32%和83.78%;大比例掺烧煤泥后炉内循环物料量减少,不利于整个炉膛保持上下均匀的温度场分布;掺烧煤泥后的燃烧效率在99.29%~99.41%之间,掺烧煤泥比例并不会明显影响燃烧效率;掺烧煤泥对于煤的结焦特性无明显影响;煤泥掺烧比例的提高导致SO2排放质量浓度先降后升,而NOx排放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75t/h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玉米秸秆与煤的掺烧试验,测试了掺烧比例为0%、10%、15%、20%、25%等5种工况下的锅炉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当掺烧比不大于25%时,锅炉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掺烧比对床存量、物料循环量的影响不大,没有出现床层超温和炉膛结渣现象;秸秆的掺入一方面使入炉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提高了煤的燃尽程度,使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有所降低;随着掺烧比的增大,锅炉排渣量随之减小,锅炉热效率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1台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开展污泥掺烧过程中锅炉效率、重金属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试验污泥为生活污泥,含水率40%,掺烧比例为5%, 7%, 10%和12%,负荷为500 MW, 750 MW, 1 000 MW。通过采集现场飞灰、炉渣样品,在试验室进行飞灰和炉渣重金属浓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掺烧后对锅炉效率影响比较小,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和灰渣物理热损失都比较小;高卡印尼煤为强结渣燃料,严重沾污性煤,因此现场燃用高卡印尼煤时,要加强锅炉吹灰。现场试验还获得了大量飞灰、炉渣在不同负荷及污泥掺烧比例下的重金属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无烟煤具有挥发分含量低、煤质硬度大、着火点高和极难燃尽的特点,飞灰含碳量偏高、燃烧效率偏低是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无烟煤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循环流化床具备煤质适应性广的特点,本文在广东宝丽华荷树园电厂三期2×300 MW CFB锅炉上,对固定比例掺烧的无烟煤和褐煤进行试验研究,从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对东方锅炉第2代300 MW CFB锅炉的燃烧特性、污染物排放、排烟热损失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为锅炉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2×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煤泥掺烧技术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掺烧的热态试验研究,并就煤泥掺烧对锅炉密相区床温、底渣可燃物含量、排烟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50k 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采用美国EPA Method29痕量元素取样分析方法,研究小龙潭褐煤(含石灰石脱硫剂)循环流化燃烧过程中As、Cd、Pb、Sb、Cr、Mn、Co、Cu、Mo、Ba 10种痕量元素在底渣、飞灰、烟气中的分布富集特性、排放浓度。结果表明: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率在95%~125%范围内,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底渣、飞灰中,烟气气态痕元素所占比例极小(0.05%);所研究的痕量元素具有半挥发性,在飞灰中有富集趋势在底渣中存在耗散;烟气中气态痕量元素浓度极低,最大值小于0.7μg/m3,但As、Pb、Cr远高于国家环保部关于空气质量的要求,燃煤电厂烟气痕量元素的排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烟气中颗粒态痕量元素具有很高的浓度且变化较大,通过飞灰的高效捕集可很大程度减少烟气颗粒态痕量元素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利用FLUENT软件对一台75 t/h煤泥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掺烧比例(57%、62%、67%、72%)下高水分煤泥对炉内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燃料颗粒的轨迹。结果表明:煤泥掺烧比例每增加5%,炉膛整体温度下降约20℃;当煤泥掺烧比例小于72%时,炉膛出口NOx排放量降低;当煤泥掺烧比例为72%时,受炉膛含氧量的影响,炉膛出口NOx排放量上升;固体颗粒物在炉内出现回旋和强烈的返混,延长了煤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保证了未燃尽颗粒的多次循环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