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体机械》2015,(8):73-77
对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TCEI)循环和带闪发器的双级压缩制冷(TCFI)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TCFI循环的最佳中间压力和最佳排气压力低于TCEI循环。在常规空调工况下,TCFI循环的COP高于TCEI循环。在蒸发温度从-10℃变化到10℃时,TCFI循环和TCEI循环的COP相对基本循环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32.3%和18.7%。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升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的性能,利用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植入系统中,在保证喷射器效率的前提下,对系统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SEC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气冷器CO2出口温度、排气压力、蒸发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制热系数COPh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冷器CO2出口温度是决定常规系统引入喷射器是否有益的关键,随着排气压力(7~10 MPa)变化,气冷器CO2出口温度(30~55℃)存在一转换温度,只有当出口温度小于转换温度时才有助于提升COPh。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与运转正常,气冷器CO2出口温度在低于安全值(57℃)的前提下,还应不超过其转换温度。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增加回热器对提升SEC的热力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气冷器CO2出口温度大于31℃时在SEC系统中加入回热器可以有效提升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同时满足制冷和淡水的共同需求,提出了太阳能-余热联合驱动吸收过冷CO2制冷-淡水联产系统(AbsCWCS),在提高CO2制冷系统能效的同时可生产淡水。建立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能效(COP)的影响。此外,为进一步分析气候条件的影响,选取5个典型缺水城市,对年度性能系数(APF)和年淡水产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Abs-CWCS的COP和淡水产量均显著提升,与基础CO2增压制冷-淡水联产系统(Base-CWCS)相比,COP提高了1.95%~41.02%,淡水产量增加了0.8~28.6倍,Abs-CWCS的CO2制冷系统排气压力可降低7.86%;AbsCWCS可有效提高系统的APF,5个典型缺水城市的APF可提升3.66%,年淡水产量的提升率可达9.54%~64.62%。研究结果为同时解决制冷和淡水需求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热电过冷器-膨胀机耦合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TES+EXP),可实现热电过冷器、膨胀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电能平衡分配。对新构型各部件及循环整体的不可逆损失及?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三种构型CO_2跨临界循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ES+EXP循环的?效率明显高于热电过冷(TES)循环,在过冷度为10℃时,?效率提高7.4%。排气压力和过冷度是影响TES+EXP循环单位制冷量不可逆损失iTot的关键因素,循环在最优排气压力和过冷度时存在最小iTot,在标准工况下,TES+EXP循环相对传统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最小iTot降低了39.9%;气冷器出口温度为46℃时,最优高压减小了2.0 MPa。推荐新型循环应用于气候炎热地区。  相似文献   

6.
《流体机械》2005,33(2):54-58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三种双级压缩带膨胀机的CO2跨临界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分别从系统的性能系数、效率、中间压力以及排气温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COP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最高;DCDL循环的最低;DCDH循环的性能非常接近DCOP循环,可以近似实现在最佳条件下运行.在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中,膨胀机与系统的优化配置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比较了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带节流阀与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性能.结果表明: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节流阀与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压力并不是高低压的几何平均值;在一定的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有一个最佳高压侧排气压力,与带节流阀循环相比,其最大COP可提高20%,但当高压侧压力低于最佳值时,低压膨胀机对系统COP的影响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减小而逐渐变得不明显;在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低压膨胀机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中,中间冷却应采用完全冷却型式.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带节流阀的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制热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数据做了对比。主要分析了高压侧压力、冷却水和冷冻水的进口温度和流量分别对系统制热系数和制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的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模拟所得对应最大制热系数的最佳高压侧压力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和制热量随着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冷冻水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都随着冷却水和冷冻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房间空调与供热水耦合的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充分利用CO2作为自然工质的独特性能,利用气体冷却器放出的热量提供所需生活热水。该系统结构紧凑,而且能够满足制冷、制冷 热水、热水、制热、制热 热水五种工况需求: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可行性、全年能耗和综合性能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房间空调 热水的CO2耦合系统在能源利用、环境安全和经济运行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的性能,提出了冲动式透平膨胀机(ITE)改进方案,该方案可以在回收膨胀功的同时实现双级压缩,对相应的制冷循环进行了热力学性能研究,获得了该循环最佳高压压力、最佳中间压力以及CO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从-10℃变化到15℃,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从30℃变化到50℃时,改进ITE制冷循环...  相似文献   

11.
对带回热器和带膨胀机的CO2跨临界循环过程应用热力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带回热器的CO2跨临界循环过程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效率,但只要膨胀机的效率达到一定值,带膨胀机循环的系统性能将优于带回热器循环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CO2是制冷空调业中最有潜力的自然工质之一.从内压变化、管路壁厚和管径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不同种类材料性能对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管路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发现管路系统的可靠性与管径的大小成反比,与管壁厚度和材料的许用应力成正比,找出了高压下系统运行可靠度的变化规律及提高可靠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R134a、R290和CO2制冷剂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三种单、双级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增加、压缩机效率升高和冷凝器出口温度降低,所有循环性能均提高,单级CO2循环存在最优排气压力;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可以显著提高CO2跨临界循环COP;低压级压缩机的效率比高压级压缩机对系统性能影响明显。双级循环中,CO2循环最优中间压力远高于其它两种循环。本研究为高效、节能的空调和热泵产品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原因,CO_2作为新型制冷工质在跨临界CO_2循环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循环中加入回热器可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本文针对跨临界CO_2循环中的回热器应用,从带回热器的跨临界CO_2系统性能、回热器结构、回热器在系统循环中的位置、回热器效率以及回热器入口制冷剂温度等几个方面对系统性能的具体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回热器的应用加以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压缩机技术》2004,(6):14-16
对用于回收膨胀功的CO2膨胀机的进气控制阀进行了研究.在对电磁控制阀和普通凸轮-阀杆两种控制机构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种通过膨胀机空心偏心轮轴进气的新型进气控制机构.针对现有CO2跨临界循环实验台的运行工况,对新型进气控制机构的关键参数--偏心轮轴的凹槽圆心角及进排气角进行了计算,并对偏心轮轴的材质要求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效率,可以采用双级压缩.分析了给定双级系统的最优工况点,一级节流双级压缩系统的最优中间压力以及最优高压压力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性能,得到了最优高压压力与最优中间压力的关联式,为双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对7种CO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膨胀机的效率达到60%时,TCDH循环的效率最高,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循环方式。对TCDH循环进行了结构配置优化分析,并与存在最佳高压压力时的循环进行了性能比较。可以发现,优化配置循环的COP低于最佳高压压力循环时的COP,当膨胀机的效率达到80%左右时,两者的COP才能够基本相当。所以在优化整个系统的结构设计时,应该权衡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三种双级压缩带膨胀机的CO2跨临界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分别从系统的性能系数、效率、中间压力以及排气温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COP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最高;DCDL的最低;DCDH循环的性能非常接近DCOP循环,可以近似实现在最佳条件下运行。在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中,膨胀机与系统的优化配置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CO2是制冷空调业中最有潜力的自然工质之一.为减小CO2跨临界循环系统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应该采用膨胀压缩机代替节流阀回收部分膨胀功并直接用于压缩工质,从而克服其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的缺点.在综述国内、外CO2膨胀压缩机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膨胀压缩机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膨胀腔活塞与压缩腔活塞同轴联接的摆动活塞式膨胀压缩机,并根据某一设计工况进行了具体的参数计算,对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比CO_2与常规工质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的性能,运用当量温度法理论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分别比较了当量蒸发温度为0℃或当量冷凝温度为40℃时,CO_2与常规工质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的COP和制冷量、制热量随当量冷凝温度和当量蒸发温度的变化情况;计算了不同吸气过热度下回热循环与基本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比值。结果显示,基本的单级CO_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和制冷量、制热量低于常规制冷循环;在添加回热器后,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