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随着人们对电脑与网络的依赖日趋加深,臭名昭的病毒、垃圾邮件已成人们心中永远的痛,然而2004年依然不是一个太平年,按照某权威防病毒软件公司的预测,今年病毒将不再一统天下,而由以监视你的IP地址、上网活动、上网习惯甚至包括银行卡号,密码为目的“间谍软件”取而代之,“间谍软件”成为新一代网络“牛皮癣”。  相似文献   

3.
《个人电脑》2005,11(3):225-225
一提到安全威胁,很多用户首先想到的是黑客入侵和病毒爆发,而对间谍软件(Spyware)这种“不声不响的破坏”往往没有足够的认识。实际上,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间谍软件已成为威胁电脑用户最大的毒害之一。间谍软件(英文名称为“spyware”)是一种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进行安装  相似文献   

4.
阿勇 《数码时代》2005,(3):62-69
如今,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电脑安全就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最开始的病毒、木马,发展到黑客攻击,再到如今令我们人心惶惶的间谍软件……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看到成千上万的间谍软件,我们该怎么办呢?本专题就带领大家来一次间谍软件大围剿,将电脑中的“间谍”彻底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5.
6.
间谍软件     
如今我们都擦亮了眼睛,防范着病毒、木马,小心着黑客入侵,恶意嗅探等等,但是对于间谍软件(Spyware)却是相当陌生。殊不知,间谍软件如今越来越泛滥,这些软件通过更加隐蔽,更加巧妙的途径和方法来肆意窥探我们的个人隐私,给我们上网带来了极大的潜在危害。例如,许多网络广告商和Kazaa之类  相似文献   

7.
间谍软件     
《个人电脑》2004,10(9):90-90
温度并非今天夏天唯一升高的东西,Micron Technology Samsung与其它内存芯片制造商一同发布了DDR2 SDRAM,这是现有DDR(Double-data-rate)电脑内存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8.
从本质上来说,间谍软件其实是一种在未经用户批准的情况下,追踪用户电脑操作,记录用户电脑中的数据,以及泄露用户重要信息的一种软件。打个比方,间谍软件会记录下用户在何时访问过什么网页,会记下用户所有的键盘操作,以及对已安装的软件进行未经授权的记录,而用户对此却浑然不知。  相似文献   

9.
一些非法程序可能会在瞬间悄悄潜入你的系统,而要清除它们可是难上加难。我们的评测旨在展现几种最有效的除魔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个人电脑》2005,11(6):216-216
趋势科技5月11日晚发布了中度风险病毒警报:“蒙面客”病毒WORM_WURMARK.J爆发了,这是一个可以常驻内存的蠕虫,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用户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是:不断地向外发送病毒邮件,更可怕的是,这个病毒具有击键记录功能,可导致用户的隐私披泄漏,这正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间谍软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现在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间谍软件无疑是网络安全的一个巨大挑战。这种文章就间谍软件的定义及如何删除、预防间谍软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IT行业的善变性表现得十分明显。网络发展势不可挡,IT厂商高层变动,PC价格一降再降,相关配件、外设潮起潮落,稍不留神你就会有点“找不着北”。在这一片飘忽不定之中,一度平静的翻译软件市场也陡起波澜。去年汉化翻译方面的一场搏杀以市场新锐产品“东方快车”大获全胜而告终。转眼一年已过,翻译软件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产品的不断升级和推陈出新中市场烽火又一次点燃,抛开专业翻译、汉化翻译集成环境和词典三类翻译软件的成熟市场,这一次却是在新的领域即网络翻译方面将上演一场双雄会,而且将更加惊心动魄。这场双雄会的主角分别是北京实达铭泰公司和北京  相似文献   

13.
14.
电脑上网后,具有"流氓色彩"的程序会从互联网不请自来,删也删不掉。此类恶意程序越来越多,往往会突然弹出广告,在后台偷偷发送私密信息,非常烦人,影响我们的上网体验。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络牛皮癣,它其实是由恶意软件、恶意插件和各种弹出广告组成。有没有办法根治它?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15.
一封钻进信用卡及金融公司员工信箱的电子邮件,偷走了机密的人事资料。这就是间谍软件干的事,它可以透过网络复制并传送公司企业的机密资料,其危机已经逐渐浮出台面。这封电子邮件的主旨为“喜帖”,乍看之下让人认为就是一封垃圾邮件,或者只是普通的病毒。但是信息安全公司Clearswift如今认为,这封电子邮件是有目标的攻击,想要从锁定的受害公司那里窃得特殊的信息──这也正是公司企业最怕的。Clearswift表示,这场意外显示出电脑灾害里的一场新的恐怖潮流,间谍软件在这股潮流中将扮演主角。相较之下较为“厚道”的攻击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也…  相似文献   

16.
提起病毒、蠕虫,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和这些不安全分子已经斗争了数年,而且对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安全产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安全领域的新问题、新概念层出不穷,例如间谍软件已经成为前三大安全威胁之一;而流氓软件、身份认证、整合安全平台等也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间谍软件走上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yKewney 《个人电脑》2005,11(4):169-169
未来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如果间谍软件能悄悄运行,不打扰你的工作,你还会在意吗?  相似文献   

18.
名闻遐迩的“Spyware”,中文翻译为“间谍软件”。可能大家对它已经有所耳闻,但它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各路人马劳师动众。纷纷开发新的软件来防堵呢?从一家杀毒软件公司给“间谍软件”下的定义便可知其大概:“间谍软件是一种软件或程序,目的是监控用户的电脑使用习惯、以及个人隐私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传送给其他人而不必告知原用户。”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MSBB程序吗?它是一种广告插件(Ad—ware),也是一种间谍软件(SpyWare)。如果你安装了某些共享软件,就有可能遇到它。它就如同寄生虫,悄无声息地在你的电脑里安家落户。当这只寄生虫在内存中活动时,会浪费你宝贵的系统资源,占用你并不宽裕的上网带宽,让你的系统变慢……  相似文献   

20.
没有人会喜欢时时处于他人的监控之下,因此这类间谍软件没有人自愿去进行安装,那么这些软件又是怎样在你的电脑中寄生下来的呢?一些间谍软件是在用户无意浏览到恶意网站时自动安装在用户的电脑上,而一般用户访问到这种恶意网站的几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不是在访问一些门户网站时由于输入地址错误进入了另一个网站,或是不经意点了某个图片而进入了别的网站。事实上,很多恶意网站都会选择一个和知名网站类似的域名,通过用户在输入网站地址时的拼写错误而达到传播间谍软件的目的。另一些间谍软件会主动出击,打着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