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基于LSSVM-MODE的水煤浆优化配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茂名洁能水煤浆厂常用的三种配煤方式,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球磨机电流和水煤浆浓度进行多目标建模,并采用基于Pareto最优概念的多目标微分进化(MODE)算法,对运行工况进行寻优,然后根据模糊集理论在Pareto解集中求得满意解,获得了水煤浆浓度高、生产成本低的三种配煤优化调整策略,并得出了最佳配煤方案,从而确定了水煤浆生产优化配煤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淮南煤进行实验室的高浓度磨矿成浆性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回归方程,该方程能根据试验参数较好的预测水煤浆的粘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峰连续级配技术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粒度级配可使浆体在同等浓度下获得更佳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蒋煜  王磊  涂亚楠 《煤炭工程》2009,52(5):27-32
总结了煤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孔结构、表面特征、粒度分布、密度等)以及水质(组分、添加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浆体特性(浓度、流变性、粘度特性、稳定性等)影响的研究进展;从煤炭清洁加工利用与现代煤化工发展需求角度,分析了水煤浆技术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废水制浆过程中的先进技术与装备是重点研究方向,探讨了水煤浆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分析了水煤浆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4.
蒋煜  王磊  涂亚楠 《煤炭工程》2020,52(5):27-32
总结了煤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孔结构、表面特征、粒度分布、密度等)以及水质(组分、添加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浆体特性(浓度、流变性、粘度特性、稳定性等)影响的研究进展;从煤炭清洁加工利用与现代煤化工发展需求角度,分析了水煤浆技术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废水制浆过程中的先进技术与装备是重点研究方向,探讨了水煤浆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分析了水煤浆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5.
《煤炭学报》2012,18(6)
针对多联票据订单调度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最小化所有订单的最大完成时间、平均完成时间、最大延迟时间和平均延迟时间四个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基于问题自身的特点提出完整解的构造算法,使用随机变动的权重实现多维多方向的搜索,设计了基于非主导性比较的局部搜索算法以寻找更多更好的非主导解,建立与更新全局非主导解集档案以保留最好的Pareto近似最优解。采用Pareto兼容的衡量参数,将该算法与两种对照算法进行了比较。大量算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更接近于Pareto前沿且多样性分布更好的Pareto近似最优解集。  相似文献   

6.
粘度是表征料浆流动性与工作性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废石-分级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在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粘度的变化规律,开展了料浆流变实验,获取流变参数。应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影响粘度的重要因素为细颗粒含量的变化(包括水泥量的添加),其次为料浆浓度的影响。料浆浓度增大时,粘度逐渐增大。粘度先随着细粒级的增加而减小,当细粒级含量到达一定范围后粘度达到最小,细粒级含量继续增多,粘度反而增加。在满足高浓度的前提下,料浆细粒级含量应控制在30%~34%,质量浓度小于84%。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颗粒粒度分布的堆积效率在难制浆煤种制备水煤浆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选用内蒙古宝日希勒褐煤和气流干燥管工艺提质过的褐煤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欧美克激光粒度测试仪进行煤样的粒度分析,应用相关的软件,计算出两种煤样在不同配比下的堆积效率,研究了粒度分布对两种水煤浆浓度、粘度、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质褐煤煤样达到了较好的粒度分布,堆积效率提高6.74个百分点,水煤浆的浓度相应提高6.6个百分点,达到60.83%,满足了工业要求。因此,合理的粒度分布能明显改变提质褐煤水煤浆的流变性,有效提高提质褐煤水煤浆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水煤浆基础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村彦 《煤炭学报》1995,20(5):551-555
总结了影响水煤浆浓度的因素,即煤种、添加剂、粒度分布、搅拌和温度、内在水分高、孔隙率高、煤表面的羧基和从煤中溶出的高价阳离子含量大而灰分又低的煤通常难于制成高浓度的水煤浆。在煤种和煤浆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加入分散剂和调整煤粉粒度分布可以降低水煤浆的粘度。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枣庄烟煤和无烟煤为原料,聚丙烯酰胺为稳定剂,木质素磺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干法制浆制备水煤浆样品,分别考察了煤粉浓度、恒温温度、剪切速率、煤炭种类、级配技术等工艺参数对水煤浆粘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论为:在煤粉比例为3:1(即210目的煤粉占75%,60目的煤粉占25%),固相含量约为55%,恒温温度为30℃时,制得的水煤浆恰好具有符合工业条件的黏度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的成浆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朱书全  詹隆 《煤炭学报》1998,23(2):198-201
对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和堆积相近的从褐煤到无烟煤的中国煤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制浆研究,煤的成浆性定义为在25℃和30s^-1剪切率下粘度为1Pa·s下的水煤浆固体浓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分析了成浆性和煤的一般性质及煤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表明在50多种煤的特性参数中,无水无灰基氧含量是与煤的成浆性最为相关的因素,其次是煤表面溶出的金属离子总量和含铁矿物及粘土矿物等。此外,还讨论了最高内在水分的影  相似文献   

11.
利用白腐真菌对硝酸预处理的义马褐煤经过生物转化(降解)后的水溶物作为水煤浆添加剂,制备了两种浓度(50%,68%)的水煤浆,与不加添加剂和加1%萘系添加剂的水煤浆进行了表观粘度、流变特性方面的对比试验,考察了它们作为水煤浆添加剂的性能。结果表明,用煤微生物转化的水溶性产物制备水煤浆,效果很好,相比之下,其各项指标都较优,价格也与萘系添加剂相当。  相似文献   

12.
淀粉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淀粉为主链,与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酸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新型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动态接触角、Zeta电位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分散剂的用量和水煤浆浓度对水煤浆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稳定性、流变性、分散机理进行研究。淀粉水煤浆分散剂应用于神华煤制浆,提高了其制浆性能。分散剂用量为0.4%,水煤浆浓度为66%时,水煤浆的分散性能最佳,表观黏度为848 mPa·s。  相似文献   

13.
水与煤的磁化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磁感应强度为0.1~0.6T条件下,研究了磁化对淮南洗精煤和义马煤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磁化时间增加,磁化水对淮南煤、义马煤制浆粘度的影响基本上呈先下降后再上升的趋势。在磁感应强度为0.2T时,磁化淮南煤和义马煤对其制浆粘度的影响基本一致,磁化时间为5m in时,水煤浆的性能较好。磁化煤的红外光谱在波数3 435 cm-1处吸收峰强度有一定幅度增加,表明煤磁化后氢键化羟基的振动波函数发生了改变,使煤中分子间和颗粒间的作用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煤浆的流变性能改变。通过磁场处理水的机理初步分析,认为磁化水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系由氢键断裂所致,氢键断裂增加了水分子的电性吸引力,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煤浆的流动性和流变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造纸废液及木质素制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用两种造纸废液稀释后制备水煤浆,得出了水煤浆粘度最小时的稀释倍数,通过吸附量的测定考察了最佳稀释倍数与木质素作为添加剂最佳添加量的关系;最后用木质素和腐殖酸做添加剂进行了制浆,结果表明木质素和腐殖酸按一定比例复合后制浆比单独用木质素和腐殖酸做添加剂制浆性能更好,与单独用木质素和腐殖酸相比定粘浓度可分别提高1.8%和0.7%。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采用辊压机制备水煤浆的新工艺。该工艺可按煤质调整工艺参数 ,充实中间工序 ,完善传统制浆工艺流程 ,可用于新建或改造现有水煤浆厂 ,实现水煤浆厂单一系统大型化。  相似文献   

16.
水煤浆制造工艺简单,易于运输、贮存,是一种代替煤粉或重油的新型流态燃料。论述了水煤浆的基本特性、陶瓷窑炉热工过程的特点及水煤浆的燃烧技术.介绍了陶瓷隧道窑燃烧水煤浆的技术改造方案以及燃烧后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高浓度充填料浆中各组分对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以实验室测得15组配比实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塑性粘度、初始切应力与其主要影响因素质量浓度、胶凝剂用量、粉煤灰用量、煤矸石用量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将料浆配比进行了优化,并以唐安矿的充填料浆配比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模型的最大预测相对误差为-3.209%;矸石含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最大,胶凝剂含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最小;料浆浓度对塑性粘度的影响较大,而粉煤灰对初始切应力的影响较大;当浓度一定时,粉煤灰和矸石的比例应该尽量大一些;按照料浆配比的优化方案,唐安矿料浆输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Gemini乳化剂与OP-10复配, Isopar M为油相合成聚丙烯酸铵乳液, 研究了HLB值、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EDTA添加量、聚合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制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5%, 在HLB值为8、引发剂(V50)浓度占单体浓度的0.15%、EDTA浓度为0.3%、聚合温度50 ℃、时间6 h条件下, 合成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 乳液的油水比达到1∶3, 单体转化率达到97.44%, 特性粘度为885.45 mL/g, 且赤泥沉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