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受水区为例,测算了受水区现状年和规划年的节余指标,分析了通过水权转让办法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的途径,对其它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开展水权交易试点、规范水权交易平台运作,既是我国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落实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客观上在工程沿线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水权交易市场的雏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大力推进水权交易,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对外调水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针对调水工程的实际特点,南水北调中线水权交易市场的培育应该聚焦于交易客体界定、交易主体培养、交易平台搭建、交易规则制定、交易制度完善等几个主要方面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部分地下水超采,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受水区水资源条件和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修复受水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现对受水区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受水区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供水区平顶山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初步拟定受水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能够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配套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不同步,南水北调中线用水指标初始分配与实际用水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对初始用水指标进行再优化配置,实现沿线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础条件完备,具备开展水权交易的必要条件。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开展了南水北调跨区域水权交易试点。通过实践探索,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其他大型调水工程开展跨区域水权交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试点也反映了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研究解决。平顶山市与新密市之间开展的水量交易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扩大交易规模、创新交易形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推动水权交易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虑水权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包含水权因素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苏鲁两省的新增水量进行了配置研究,力求使水权因素在水资源配置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受水区各城市缺水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受水区因新增供水量而增加的GDP最大值为586.42亿元,供水公司净收入为1.54亿元,增加的净财政收入为4.83亿元;供水公平系数较高的徐州、济南、淄博、青岛等市所分配的水量较为充足、缺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河南省受水区将形成一个由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城市中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供水系统。针对南水北调来水过程不均,受水区水缺乏必要的调蓄工程等特点,分析制定了水资源配置原则,建立了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算的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长系列供需平衡计算,合理确定了不同受水区域和不同部门间的供需水量,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和当地水资源的建议和措施。为保障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水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贫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在大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的空间再分配,可缓解北方缺水的严峻现实,而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使所调之水得到优化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针对南水北调的特点,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利用市场与价格信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此,本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结合南水北调受水区典型城市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以及水资源配置布局,提出统一配置、综合定价,定向供给、[JP+1]独立核算,水权转换、市场竞价的增量水权利用的模式;进一步重点针对水权转换模式,初步构建包括利益相关方界定、信息管理、交易定价、交易协调、合约管理等内容的增量水权利用机制,设计水权交易平台,就平台性质界定、水权来源、利益相关方责任、准入要求、转让期限等内容进行探讨。结合水权交易模式设计,实现政府行政调控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区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缓解东营市黄河以南南水北调东线水利用不足、[JP]黄河以北产业发展用水短缺约束局面。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分水口门分配给河南省受水区总水量为29.94亿m3。工程实施后,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将形成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引丹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供水系统。根据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利用引丹供水量和当地水可利用量的互补关系,提出水资源的配置方案和调度原则,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使受水区内城市需水量得到满足。从南水北调分配河南省水量过程分析,存在年际、年内水量不均的特点:年际调水量不均,最大年分水量为最小年的1.65倍;年内分配不均,受水城市旬平均需引丹水量为8 500万m3,但旬调水量大于8 500万m3的占总旬数的50%,与受水城市均衡需水过程存在不完全匹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流域和跨省市的基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本研究旨在探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用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以受水区涉及的112座县级市(区、县城)为单元,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将受水区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森林、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并据此计算出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总的价值量,即217.44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贫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在大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的空间再分配,可缓解北方缺水的严峻现实,而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使所调之水得到优化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针对南水北调的特点,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利用市场与价格信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此,本文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受水区,随着中线工程的建成运行,迎来了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市场化运作的有利机遇。文章结合南水北调水权制度研究成果,对河南省水资源现状及部分地区水资源需求实际,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量分配情况、水权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思考。1河南省水资源现状与需水预测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水资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部制水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于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北优势互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大。工程供水对受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水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正常良性运行并可靠保障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鉴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水权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汉江中下游的初始水权也须进行重新配置,提出了混合行政和市场的类市场水权管理模式,并基于TOPSIS法构建了汉江中下游初始水权配置模型,同时对该水权配置方案进行了核算,该研究对未来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佟金萍  马剑锋  仇蕾 《人民长江》2009,40(20):67-70
如何选择和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有效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水资源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已成为解决水问题的紧迫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变迁过程,得出基本结论:① 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是一个以水权制度变迁为轨迹,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调整、创新和适应过程。② 现阶段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是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二元机制。③ 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运行机理的关键在于水权交易市场主体的适应性和交易市场系统的涌现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 3种情况下,受水区节水方案缺水率比基本方案分别下降了2.91%、3.61%和3.83%;受水区节水方案下各工程基本完成了受水区的供水任务,且优先利用了泵站单位能耗较小的运西线进行调水,说明优化调度配置方式在保障受水区用水的基础上,能够以更为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7.
水权交易是解决用水指标和用水效率问题、动态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水资源产权化管理的"活钥匙"。研究了石羊河流域集市型交易和协议型交易两种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及撮合机制,提出了纯井灌区、渠灌区和井渠混灌区的水权交易市场平台运行体制,并从水源保证、节水工程、水价改革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水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的保障措施。研究可为石羊河流域及相似地区开展水权交易提供关键业务和技术应用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建立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受水区水量配置、调度与管理一体可视化系统为目标,通过开展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研究,推进供水水源划分,研制多目标约束下联合调度方案,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考核系统,进行用水量的反算与核定,以期揭示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新增工程与原江水北调工程联合供水与协调耦合机制,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为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的有效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为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建立水权水市场,改变单纯靠政府资金建设工程,按工程布局配置水资源的模式,并提出了采取政府主导、受水区参与、股权投入、公司运作等可行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爱萍  王科 《人民长江》2011,42(3):57-61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权在省级用水行政区域(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间的初始配置,建立了基于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模型将水资源调配中利益协调的因素纳入水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南水北调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地区的调水水权进行初始配置。结果表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受水地区的调水水权分配量分别为20.07亿,31.20亿,15.58亿m3和12.63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