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苏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主要任务包括水旱灾害致灾调查、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从组织保障、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完成普查调查及汇总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普查成果,推进数据建库及利用等成果应用工作。在总结江苏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方法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普查成果应用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水旱灾害是广西频繁发生、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通过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及成果应用,为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提供基本决策依据。为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广西在2022年组织18个市、县连同自治区本级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3级成果应用体系,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达到了试点目的。对广西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可以为各地下一步普查成果应用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提供指引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总结了普查过程中质检审核与汇总集成工作的措施和成效,包括印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团队,进行软件研发、基线管理等。简要介绍了水利部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实际需求,有效支撑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普查成果、实时分析、动态展示4个模块,覆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具备基础数据查询、流域联合调度、洪水过程预演、灾害损失统计、风险及时评估等功能,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实时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决策服务能力的提升有良好助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旱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水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4个子系统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系统及其定量表征。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由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估、脆弱性分析评估、损失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分析这5类方法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并归纳分析本文作者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今后亟须进一步解析该方法体系的物理成因机制,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这些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基于水旱灾害损失风险形成过程的损失风险曲线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江淮下游,水旱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对泰州市水旱灾害防御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泰州市属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水系纵横,水闸、堤防工程数量众多,位于江苏省前列。其中,兴化市作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首批试点县之一,水闸数量位于全国之首,普查任务十分繁重。开展普查工作以来,泰州市精心组织、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强力推进,最终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对泰州市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介绍了普查工作背景、工作开展情况、普查成果、主要经验做法及下一步工作展望,以期为泰州市有效开展水旱灾害防治,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进黑龙江省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相关水旱灾害的专著、规划设计资料等进行汇总,以便于各县区负责人在填报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翻阅和查找。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片洪水风险区划编制是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区洪水风险区划和洪灾防治区划编制工作实践,依据黄河流域片洪水灾害特点,提出了流域层面洪水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分析了流域洪水风险程度和分布特征,针对洪水风险评估方法、成果管理和应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是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的体系,并实现了对新疆洪水风险的定量评估。研究表明,新疆洪水灾害极高、高、中风险区域面积分别为5414.99、3463.81、8753.72km2,主要江河防洪区一级、二级重点防治区面积分别为2194.07、5203.82km2,山地洪水重点防治区面积13650.93km2。基于新疆洪水风险区划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领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洪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开展并按时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各项任务。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  相似文献   

11.
贾俊杰 《山西水利》2023,(4):24-26+29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山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水旱灾害防御职责发生改变,人员调整划转至应急管理部门,水旱灾害防御现状底数掌握不够详细。文章通过对全省水旱灾害防御现状调查研究,摸清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机构、防御物资储备情况、工程措施情况、非工程措施情况底数,分析评估了全省水旱灾害防御薄弱环节,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防洪工程隐患调查是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项目中的一项重点任务,由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联合填报与审核,具有工作范围广、涉及相关技术人员众多、成果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等特点。为了提高普查数据采集的效率,保障成果质量的可靠性,该文采用微服务的软件开发方法,对整体业务流程和质检审核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实现了“查、填、审、抽、督”一体化的成果上报与质检审核平台和基于规则驱动的在线质检审核服务,大幅度提升了广东省普查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新时期山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着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仍存在短板、水旱灾害防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等新的挑战。针对新情况提出了转变思想、厘清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监测、完善机制、提升科学调度水平,强化演练、增强抢险技术支撑,调整防御思路、规范人为活动、构建和谐生态等系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信息扩散模型评估研究了盘锦市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及其时空特征,全面分析水旱灾害的时空特点及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盘锦市各区县发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较高,并且水灾高于旱灾的成灾面积、风险等级及概率;从空间分布上,农业水灾风险概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旱灾则表现出相反的分布特征。研究成果可为盘锦市科学制定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防灾减灾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湾沚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为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湾沚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背景、需求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为导向,针对湾沚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监测体系、预警平台、终端服务、运维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的速度愈加迅速,导致各地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正常的生产生活。采用文本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结合的方式,搭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当K=5时,干旱的聚类效果最好;当K=4时,洪涝的聚类效果最好。在检验该模型的实用性时,广东省干旱中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东北与西南地区,洪涝中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均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研究提出的水旱灾害风险预测模型准确性高、表现优秀,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摸清城市水务家底,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对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深圳严峻的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深圳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在全国水利普查基础上拓展延伸的调查内容,围绕水利普查到水务普查转变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特色工作、保障措施与成果应用等进行小结,归纳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的做法,可为今后开展水务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暴雨频率分析是开展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和早期应对的重要基础。提出了暴雨频率图编制关键技术,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单站参数估计与频率分析等,形成以网格和小流域为单元的8种统计历时和8种重现期的暴雨频率图。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江西省级水旱灾害专项试点成果,从数据资料、暴雨频率分析成果、设计暴雨雨型及分区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江西省暴雨频率图编制成果,为全面掌握暴雨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程度、提升洪水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水利》2022,(2):28-29
<正>围绕《山西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水库运行管理达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严守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底线,全面梳理水库(闸)、堤防工程防洪短板和薄弱环节,聚焦水库安全责任落实、病险除险加固、隐患排查整改、水库管理考核激励、山洪灾害防御和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奋力推进运行管理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再上新台阶。一、2022年度工作目标2022年,紧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运行管理、山洪灾害防御、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理论思考、实践基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上海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必须树牢“大安全”理念,融入“大应急”格局;用战略思维谋划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用历史思维研究水旱灾害风险规律,用底线思维落实水旱灾害防范措施,用系统思维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挑战;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的工程韧性、空间韧性、管理韧性和社会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