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全国40个城市近3000家门店推出10余款小鹿茶产品,并邀请明星刘昊然全新代言,进军新茶饮市场。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CMO杨飞称,喝茶饮已经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小鹿茶锁定新生代年轻职场人群,致力打造年轻人的"活力下午茶"。这是瑞幸咖啡上市后在品类扩张上的又一举措。业内人士表示,瑞幸此次扩大品类进军新茶饮领域,不但能够满足更多用户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将对现有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继小鹿茶、果汁之后,瑞幸咖啡宣布推出瑞幸坚果系列产品。咖啡、茶饮、果汁、坚果、轻食,从现在布局的方向来看,瑞幸咖啡正在搭建一个以咖啡为主打的休闲食品和饮品平台,这与瑞幸咖啡一直以来的轻资产运营思路相符,同时也反映出瑞幸咖啡希望通过其他产品线进行差异化布局的意图,并以此来减轻咖啡市场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4月25日,星巴克中国所有门店齐推8款新品,它们"非茶非咖啡",致力于饮品品类上的全新开拓。联想到前不久喜茶推出的咖啡新品、连咖啡推出的鸳鸯拿铁和意式奶冻、瑞幸推出的奶盖茶……这一连串跨界"神操作",显示出了咖啡与茶饮的一些新趋势。集体跨界"打劫"饮品界纷纷涉足新品类经历了这两年的咖啡茶饮热之后,2018  相似文献   

4.
正火速登陆美股的瑞幸咖啡并未停下发展的步伐。日前,注册资本高达2亿元的瑞幸烘焙(天津)有限公司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从咖啡到轻食、茶饮再到烘焙面包,瑞幸不断扩充产品线最主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增量空间,但这对瑞幸咖啡的供应链能力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沥金 《中国食品》2023,(1):84-86
<正>2022年连锁咖啡赛道的爆款都有哪些?翻看瑞幸的菜单就能收获90%的答案。椰云拿铁、丝绒拿铁、Dirty系列、生酪系列,瑞幸用一年时间证明了自己是咖啡行业当之无愧的“爆款制造机”。仔细研究这些爆款的配方会发现,它们其实和咖啡的关系并不大,换句话说,咖啡豆本身并不是爆款的决定因素。而且这些爆款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清一色都是奶咖。难道连锁咖啡品牌不是靠“精品咖啡”盈利,而是要靠奶咖吗?  相似文献   

6.
正8月14日,瑞幸咖啡公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也是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记者注意到,瑞幸咖啡二季度的不同类型门店数量变化极大,尤其是曾一度被看作瑞幸咖啡核心的外卖厨房店发展似乎陷入停滞状态,转而大力发展快取店,这与此前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公开表示的核心模式为快取不谋而合。与此同时,星巴克在自提业务上也并未放松,二者之间的战火也随之转移。  相似文献   

7.
白露 《中国食品》2022,(21):96-98
<正>在以接地气的定价策略暴击新茶饮的对手后,蜜雪冰城如今又卷到了咖啡赛道。略显夸张的是,蜜雪冰城旗下的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直接将精英消费拖进了个位数定价的竞争维度,5元一杯的美式、6元一杯的拿铁……就连曾经高举咖啡消费平权大旗的瑞幸也瞬间失去了“价格优势”。令人意外的不只是蜜雪冰城发起的低价咖啡攻势,肯德基也在最近宣布推出9元精品咖啡,麦当劳旗下的专业手工咖啡品牌“McCafe麦咖啡”高调宣布品牌“独立”,并且计划新开60家门店。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2023,(3):94-98
<正>近年来,餐饮消费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性价比浪潮——5元买杯咖啡、8元喝杯奶茶……在这些性价比产品的支撑下,蜜雪冰城、海伦司等品牌迅速崛起,并使这股性价比风潮在餐饮业越吹越烈,从西餐、茶饮行业蔓延至酒馆、咖啡行业。这些品牌是如何实现高性价比的?性价比的打法在未来能成为市场主流吗?  相似文献   

9.
<正>瑞幸似乎不再恋战。近日,当节后复工的上班族们想点一杯咖啡“续命”时,意外发现瑞幸9.9元优惠券的可使用范围大幅缩水。“瑞幸9.9元一杯活动缩水”的词条甚至一度登上热搜。这场价格调整究竟是瑞幸提前得胜班师,还是它已经在低价厮杀里“失血”太多?  相似文献   

10.
<正>5月7日,距离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之后仅半个月时间,瑞幸咖啡更新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瑞幸咖啡这个资本宠儿距离登陆美股更近了一步。早在今年年初瑞幸咖啡就表示,门店数量要在年底之前超过星巴克;如今,爱讲故事、善于讨好市场的瑞幸咖啡已经不再甘于做一个追逐者,但只有尽快扭转当前的盈利困局,瑞幸咖啡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紧盯星巴克的瑞幸在对手上线"专星送"后又开始了新布局。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瑞幸目前正在与上海一些单体咖啡厅接触,希望将咖啡厅吧台作为瑞幸咖啡的出品和配送站点,不过瑞幸方面对此表示否认。分析认为,在咖啡外送市场瑞幸的对手已经升级,除了高调入局的星巴克,还有刚试水的麦当劳。瑞幸要想从咖啡外送市场突围,下一步应给"互联网咖啡"清晰的定位,提升自身壁垒。  相似文献   

12.
张天元 《食品界》2023,(3):48-49
<正>库迪咖啡开始“搞事情”了。2月6日,前瑞幸咖啡创始人所打造的库迪咖啡进入“百城千店”阶段,将开启近两个月的促销活动,70余款产品9.9元起售,还推出拉新送咖啡券等活动。虽然库迪咖啡一出场便以9.9元每杯咖啡和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国区赞助商吸睛,但当“补贴、营销、明星”这几个词一起出现时,难免引发该品牌和瑞幸咖啡之间的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3.
习睿 《中国食品》2023,(1):87-89
<正>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握手言和。这一幕正发生在新茶饮行业。在成立七周年之际,奈雪的茶宣布斥资5.25亿元投资乐乐茶,此次将占比43.64%的股份,成为乐乐茶的第一大股东。新茶饮的“三国杀”也随着联姻结盟而消失。实际上,这并不是业内第一起投资事件。从2021年开始,各大新茶饮品牌都在争做“VC(风险投资)”,喜茶更是在不到半年时间拿下数家品牌。从同类茶饮品牌,到咖啡、烘焙、低度酒等其他领域,新茶饮品牌想要靠投资这一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扩充自己的业务版图。  相似文献   

14.
孟刚 《中国食品》2023,(9):90-91
<正>近期,现磨咖啡赛道硝烟四起。当知名品牌将价格维持在30元以上时,不少新晋品牌加速拓店,启动花样繁多的优惠补贴活动,将现磨咖啡单价降到了10多元一杯,甚至更低,价格战进入白热化。现磨咖啡价格进一步下探价格战在连锁咖啡行业并非首次发生。2017年,瑞幸咖啡刚进入咖啡市场就采用了烧钱补贴的方式,把现磨咖啡的单价拉低至20元以内。  相似文献   

15.
响马 《中国食品》2023,(5):108-110
<正>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快餐巨头,麦当劳在咖啡赛道上越发用力。据媒体报道,麦当劳旗下咖啡品牌麦咖啡发布的最新计划显示,2023年,麦咖啡将在中国新增约1000家门店,门店总数有望接近4000家,主要分布于三线城市。这一计划首先展现了麦咖啡的进击态势。据窄门餐眼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开业门店数量最多的三家咖啡品牌为瑞幸(新开业2939家)、幸运咖(新开业1521家)、  相似文献   

16.
陈小将 《中国食品》2023,(21):72-75
<正>跨界混搭和制造场景反差,一直都是商业世界的流量利器。在愈发内卷的新茶饮行业,最近火爆出圈的中药茶饮借助国粹与茶饮融合、走药食同源的路线,在社交网络上迅速走红。截至10月19日,抖音话题“中药奶茶”播放量达5855.9万次。中药奶茶似乎成功抓住了这届挑剔的年轻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开一家中药茶饮的好时机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几年,国内咖啡市场高速增长,跨界入局的商家也接连不断,其中茶饮品牌是较受关注的跨界玩家。据了解,蜜雪冰城设立了咖啡品牌幸运咖,茶颜悦色推出“鸳央咖啡”,喜茶、奈雪的茶也先后推出咖啡品类。值得注意的是,在广阔的县城市场,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已经有上千家门店,还往上游布局云南咖啡豆供应链;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也开始深化供应链,往投资咖啡品牌等方向转变。茶饮界的咖啡大战,正在走入下半场。茶饮店里喝咖啡一个工作日上午,  相似文献   

18.
<正>新茶饮集中发力咖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过去两年,喜茶、奈雪先后在门店推出咖啡系列的饮品,前者入局精品连锁Seesaw和少数派咖啡,后者投资新锐品牌AOKKA和怪物困了。头部品牌的频繁动作让新茶饮逐渐开始向咖啡靠近。2022年8月,新中式茶饮茶颜悦色旗下的咖啡子品牌“鸳央咖啡”,以五店齐开的形式在长沙亮相。两个月后,杨枝甘露头牌选手七分甜也在苏州十全街推出了子品牌“轻醒咖啡Brisky Coffee”。这还不是全部,早在2014年,  相似文献   

19.
思雨 《中国食品》2022,(5):58-59
<正>开年以来,咖啡行业风起云涌,成为“内卷”最为激烈的赛道之一,星巴克、瑞幸等先后涨价引发不少争议,近期行业又闯入了一位新的竞争者。2月14日,中国邮政的第一家咖啡店在厦门正式营业,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邮政正式进军咖啡行业。“中国咖啡市场空间广阔,属于年轻消费群体最为青睐的高频、刚需消费品类之一。”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李心怡表示,咖啡这一品类标准化程度较高,易于规模化扩张,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现磨咖啡赛道硝烟四起。当知名品牌将价格维持在30元以上时,不少新晋品牌加速拓店,启动花样繁多的优惠补贴活动,将现磨咖啡单价降到了10多元一杯,甚至更低,价格战进入白热化。现磨咖啡价格下探价格战在连锁咖啡行业中并非首次发生。2017年,瑞幸咖啡刚进入咖啡市场,就采用了烧钱补贴的方式,把现磨咖啡单价拉低至20元以内。2023年伊始,随着价格战的兴起,现磨咖啡的价格进一步下探至10元左右,如10元的拿铁、8元的卡布奇诺,有些品牌的冰美式甚至跌破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