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序列农田灌溉定额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等水资源专业领域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提出长序列农田灌溉定额测算方法;结合工作实践,详细阐述长序列农田灌溉定额测算所需的基础数据、基本参数和公式,讨论基础数据采集的关键点和长序列灌溉定额计算的复杂性,提出农田灌溉定额测算程序编制的思路,并以计算分区B为例,利用降水、蒸发等数据和灌溉试验确定的基本参数,在各计算分区内应用灌溉定额测算程序,计算旱作物和水稻不同生长期的灌溉期需水量。结果显示:计算分区B多年平均综合灌溉定额(毛)为4 545 m~3/hm~2。  相似文献   

2.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水利部的部署下,2014年浙江省继续开展测算分析工作。并从测算方法、工作过程及测算结果论述浙江省2014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开展情况。2014年全省共开展了186个样点灌区和286个典型田块测算工作,建设量水设施600余处,大、中、小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是0.531、0.565、0.601,2014年全省系数为0.579。通过分析,取得的测算结果真实反映了浙江省当前灌溉用水效率,相关成果对浙江省后续灌区建设、规划编制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态规划模型在灌溉泵站群布局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耦合约束的多维动态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递推方法,即改变相应各阶段对应状态变量的离散范围,以达到降维的目的。以灌溉泵站群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农田灌溉和河道引水能力为约束条件,对动态规划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开机灌溉的泵站组合,并据此对灌溉泵站群及配套渠系的布局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布局的泵站群,既能满足农田灌溉供水及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的要求,又能使整个泵站群的耗能率最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凤台县实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了凤台县2018—2021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水资源条件、灌区总体规模、工程投入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加强灌区管理能有效提高凤台县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成果对发展节水型灌区、节水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制定县域节水灌溉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农田灌溉关系区域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切。为有序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农田灌溉基础,通过对安徽省农田灌溉历程、灌溉用水情况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安徽省农田灌溉发展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因素。结合安徽省发展现状,提出了科学开展农田灌溉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供水保障体系,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系,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相关建议,为安徽省农田灌溉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节水灌溉、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在分析农田灌溉工作现状及灌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以县为单元,江西省开展了农田灌溉工程专项规划工作.规划可为水利、农业、国土、老建扶贫等部门的各类水利农业项目搭建资金平台,整合各类资金,从而可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对工程建设的宏观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并可为今后江西省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守琳  叶乃杰等 《治淮》2001,(10):13-14
本文依据淮北地区发展灌溉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本区农田灌溉以井灌为主体,以补充性,节水型为主要特征,以及适宜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灌溉发展的总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日]筒井光主题词:农田灌溉,灌溉效益,灌溉经济分析,灌溉管理,灌区规划,统计分析〔编者按〕本刊分别在1993年第3期和第9期刊登了有关世界各国灌溉工程的系列译文之一、之二,为使读者对这一方面有一全貌的了解,现刊出...  相似文献   

9.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农业节水的主攻方向,为政府进行节水灌溉整体规划、推动节水灌溉事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合理选择样点灌区,通过直接量测法测算出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70,真实反映出盐都区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其成果可为节水改造、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决策水资源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武宜壮 《治淮》2020,(2):16-19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是科学评估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农田灌溉节水潜力的基础,本文以连云港市2013~2018年农田灌溉水测算分析成果为基础,分析近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成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水平的对策措施,对连云港市水资源规划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客观掌握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状况,有利于改进区域输水灌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利用水资源,进而助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本文在武威市20个灌区中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大中型灌区较高。此外,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激励机制建设、灌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农业节水增效措施,以促进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田灌溉历史悠久,历代浙江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了不朽的业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灌溉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农业对灌溉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节水资产的要求。根据浙江省农业灌溉发展的方向,综述了全省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及现代农业园区的兴建业绩,并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历经5年时间,《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于2013年3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对松花江流域规划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流域水资源配置、灌溉发展思路、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调整丰满水电站任务、利用洪水资源及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康权 《人民黄河》1992,(1):31-33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传统灌溉方法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对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后认为:加强正常年降水规律的研究、进行总水资源调控、推广雾层覆盖技术、增加田间林网、改善作物种植结构、推广多功能灌溉管道等是该地区农田灌溉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为农业大省,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比重较大,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农田灌溉的需水量,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尤为重要。在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状况及农田灌溉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省农田灌溉面积的发展预测及灌溉净定额的分析计算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合理确定,采用定额法分别对全省2020,2030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农田灌溉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结果满足江西省农业规划的需求,为研究制定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为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且又获得一定产量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合理的灌溉制度是指导农田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水利规划、设计灌溉工程以及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资料。灌溉制度是与提高农作物单位耗水的产出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作物不但可获得相当高的产量.而且可节省一定量的水资源。粗略估算,如果亩灌水能减少一次.河北省的冬小麦就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15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农田灌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农田灌溉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农业灌溉的不同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淮北地区发展灌溉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本区农田灌溉以井灌为主体,以补充性、节水型为主要特征,以及适宜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新才  廖方炳 《人民长江》1996,27(12):28-29
以长江季编制的长江流域水利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为基础,结合《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长江流域的浇灌娓工规划,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一些设想,供制定长江流域灌溉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19,(2)
正近年来,传统的粗放的渠灌制度已逐渐不再适合现代农业的需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是今后农田灌溉的趋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进行灌溉的一项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能、节地、易管理、省工省时等优点。在农田水利灌溉中一经推广就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铜山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探讨低压管灌在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