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嵌入式设备固件安全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嵌入式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设备之间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制造商对安全的忽视、设备固件更新不及时或难以更新等,使得嵌入式设备的安全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越来越多的设备漏洞被披露.但由于嵌入式设备种类繁多、专用性强、源码或设计文档往往不公开、运行环境受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用漏洞挖掘技术无法直接适配.近年来,国内外安全专...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万物互联”的时代,嵌入式系统逐渐成为接入云端的重要组件,常用于安全和隐私敏感的应用或设备中.然而,其底层软件(即固件)也在频繁遭受着安全漏洞的影响.由于嵌入式设备底层硬件平台的复杂异构,软硬件实现差异较大,且其专用性强、源码/文档等往往不会公开,加之其运行环境受限等原因,使得一些在桌面系统上运行良好的动态测试工具很难(或根本不可能)直接适配到嵌入式设备/固件环境中.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开始探索基于二进制相似度分析技术来检测嵌入式设备固件中存在的已知漏洞,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围绕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系统研究了现有的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技术,对其通用流程、技术特征、评估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然后分析并总结了现有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技术在嵌入式设备固件漏洞搜索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应用仍然存在的一些技术挑战及未来的一些开放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简称UEFI),作为新一代固件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系统,但其漏洞可能引发严重安全威胁.为了减少UEFI漏洞引发的安全问题,需要进行漏洞检测.而第三方安全测试场景下的模糊测试是检测的主要手段.但符号信息的缺失影响了测试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UEFI逆向分析方法,恢复固件中的符号信息,改进模糊测试并实现了原型系统ReUEFuzzer.通过对来自4个厂商的525个EFI文件进行测试,证明了逆向分析方法的有效性.ReUEFuzzer可以提升函数测试覆盖率,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零日漏洞,已报告给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以及公共漏洞和暴露系统. 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在UEFI漏洞检测方面具有有效性,可以为UEFI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工程》2017,(1):72-78
嵌入式设备的制造过程研产分离,导致不同的固件可能包含相同的第三方库,进而相同设备的不同版本甚至是不同设备的固件中都存在大量相同的已公开漏洞。针对该问题,基于第三方库同源性分析提出一种嵌入式设备固件漏洞检测方法,为固件漏洞修复提供参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分析。通过对固件分类,并采用二进制差量分析、字符串常量匹配、模糊哈希3种方法分析第三方库同源性,从而检测同类固件中存在的漏洞。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D-Link系列路由器固件中的缓冲区溢出和越界漏洞,以及Linksys系列路由器固件中的远程命令注入漏洞。  相似文献   

5.
马乾力 《软件》2023,(3):147-149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与能源生产的日益紧密结合,更多的物联网智能终端也开始在发电领域中实现了巨大功能。但企业终端用户通常无法全面了解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安全风险和漏洞,也无法完成大量安全评估需求。针对物联网智能终端的主要安全风险特点,对固件进行了测试和分级,并开展了对常见漏洞、硬编码密码、潜在安全风险等的检测;同时采用了模糊测试和远程扫描等策略,对物联网智能端点进行了漏洞挖掘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项目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物联网硬件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行业内对物联网智能端口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固件漏洞大幅增多,且缺乏高效漏洞检测系统的问题,提出面向UEFI固件的模糊测试系统,采用模糊测试技术检测固件漏洞。该系统复用了原UEFI下自我认证测试系统的测试框架,同时使用专门的子系统生成高针对性的测试数据,并基于UEFI固件的驱动-协议模型为测试用例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以一个UEFI下实际的固件安全漏洞为例,揭示该系统检测固件安全漏洞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测试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测试用例的开发,而且编写的测试用例比自我认证测试系统提升了15%的代码覆盖率,能有效应用于UEFI固件深层、高危安全漏洞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安全漏洞大量存在于物联网设备中,而通用漏洞挖掘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物联网设备。近几年,针对物联网设备漏洞的挖掘技术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将分析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然后从静态分析,动态模糊测试,以及同源性分析三个方面来介绍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将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曾文迪  吴礼发 《软件》2023,(3):17-20+36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也愈发重视,大量研究人员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为了给物联网固件安全研究提供分析和实验样本,本文广泛搜集、整理了主流物联网厂商的设备固件,设计了固件信息分析与提取方法对收集的固件进行处理,最后使用Django开源Web应用框架实现了可视化的固件样本管理系统,为相关物联网固件安全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固件托管(Firmware Rehosting)是一种对嵌入式设备的软硬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并在仿真环境中运行和分析嵌入式设备软件的技术. 现有的基于全系统仿真的固件托管方案只能预防性地修复已知的软硬件依赖问题,而无法解决未知的问题.为应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由动态分析辅助的固件托管方案FirmDep.在托管过程中,该应用记录被分析的嵌入式设备应用的执行轨迹和系统状态.若目标应用无法被成功托管,FirmDep对执行轨迹进行信息提取和系统状态补全,并使用多种执行轨迹分析方法识别和仲裁应用的环境依赖问题.基于PANDA和angr实现了FirmDep的原型系统,并使用217个来自真实设备固件的嵌入式Web应用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irmDep可有效识别嵌入式设备应用的环境依赖问题,提高固件托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物联网设备数量飞速增长,随着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设备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与物联网设备相关的安全攻击事件中,危害最大的是利用设备漏洞获得设备最高权限,进而窃取用户敏感数据、传播恶意代码等。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漏洞挖掘,及时发现物联网设备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是解决上述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模糊测试可有效发现物联网设备中的安全漏洞,该方法通过向被测试目标发送大量非预期的输入,并监控其状态来发现潜在的漏洞。然而由于物联网设备动态执行信息难获取以及模糊测试固有的测试深度问题,使得当前流行的反馈式模糊测试技术在应用到物联网设备中面临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局部仿真的反馈式模糊测试技术。为了获取程序动态执行信息又保持一定的普适性,本文仅对于不直接与设备硬件交互的网络服务程序进行局部仿真和测试。该方法首先在物联网设备的固件代码中自动识别普遍存在并易存在漏洞的网络数据解析函数,针对以该类函数为入口的网络服务组件,生成高质量的组件级种子样本集合。然后对网络服务组件进行局部仿真,获取目标程序代码覆盖信息,实现反馈式模糊测试。针对6个厂商的9款物联网设备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相比Firm ...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物联网设备通过Web服务接口进行远程管理,利用Web服务漏洞发起攻击成为当前物联网设备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文章提出一种针对物联网设备Web服务漏洞的静态挖掘方法,首先基于前端脚本文件与边界二进制程序之间的关联性特征,通过对前后端文件进行关联分析,识别固件中的边界二进制程序,确定在边界二进制程序中针对Web输入数据的起始处理位置。然后利用污点分析技术判断输入数据是否会被漏洞触发函数处理,定位程序中的危险函数区域。最后实现固件漏洞静态方法的原型系统FBIR,并对10款固件进行实验,通过定位危险函数的方式验证45个已知漏洞并挖掘出12个零日漏洞。在漏报率只有14.9%的基础上,与传统人工分析的方法对比,文章所提方法将程序函数分析范围平均缩小了86%。  相似文献   

12.
固件是物联网设备的基础使能软件,其中存在的安全缺陷是物联网设备遭受攻击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物联网设备资源受限,难以部署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身处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其固件缺陷一旦被恶意利用,轻则使设备宕机,重则威胁安全攸关领域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有效的固件安全缺陷检测已然成为保障物联网设备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设备固件逆向分析方法在分析嵌入式设备固件时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JA T G的嵌入式设备固件动态分析方法。利用嵌入式设备提供的JT AG调试接口,在主机端设计并实现一个低成本的原型系统,能够对设备固件进行动态跟踪记录,分析固件的模块组成、设备启动流程和函数调用流程。通过对一台嵌入式Linux设备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准确地分析设备固件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升设备固件逆向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终端的显著特点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与控制,但是传统安全威胁分析模型无法有效评估来自外部的攻击数据对物联网终端固件造成的危害。将新攻击面引入的攻击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攻击数据在固件中的完整传播路径和交互过程进行建模,构建面向新攻击面的物联网终端固件安全威胁模型FSTM,从而分析物联网终端固件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结果表明,FSTM模型能有效描述物联网与物理世界紧耦合、与业务强相关的特性,为面向新攻击面的物联网终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嵌入式终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这类设备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固件更新与维护,因其体型小、分布广的特点,技术人员多采用远程在线升级技术(FOTA, Firmware Over-the-Air)进行固件升级。由于物联网终端是一种低成本硬件系统且基于公网完成数据传输,因此减少更新包传输中的通信开销和减小终端固件更新时的内存开销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物联网终端固件远程在线升级方法 SZE-BSDiff,该方法在BSDiff差分升级方法的基础上,先根据BSDiff差分包的结构特征对其进行统计消零编码(SZE)以减小差分包数据量,再对编码后的差分包采用Gzip压缩以降低传输数据量,终端收到数据后结合旧版本固件和差分包构建新版本固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节约通信开销以及内存开销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固件技术的设计原则,基于通用嵌入式计算机架构将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进行物理隔离,提出mbedOS实时操作系统的固件驻留方法,给出Flash和RAM空间的划分原则,为用户提供函数原型级的应用层接口和调用方法,以NXP的KL36微控制器为实践载体进行mbedOS的驻留测试.实践结果表明,mbedOS驻留于BIOS中,有效地降低了编程难度,缩短了编译时间,提高了写入速度,为提高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系统固件文件格式是远程固件更新和升级的基础,固件映像文件格式不尽相同,这些格式对远程固件进行更新和升级的灵活性和简便性有重要影响.为了使固件更新程序能够正确完成Flash写人操作,固件文件就需要克服现有格式中未包含关于映像文件详细信息的缺点.通过分析几种可更新固件文件的代码、数据和其他辅助信息,得出现有的几种固件文件的信息格式,并在现有格式基础上添加映像文件的详细信息.文中研究出的固件文件格式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测试作为最有效的漏洞挖掘方法,在网络协议安全检测领域应用广泛,并且诞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工作对协议模糊测试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首先回顾了协议模糊测试的发展历程,按照其工作流程(预处理,种子生成,执行过程监测以及结果分析)总结现有协议模糊测试所做的工作以及不足;之后,分析了不同环境下协议模糊测试技术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法;最后讨论了当前协议测试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存有大量安全漏洞,且难以通过通用漏洞挖掘技术检测系统漏洞。为探讨物联网设备漏洞检测技术,基于物联网设备挖掘技术面临的困难,从静态分析技术入手,总结静态分析技术流程,详细探讨具体检测步骤,有效完善了静态分析技术在物联网设备漏洞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 5G 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加速, 预计到 2025 年将会有约 250 亿台物联网设备连接到人们的生活。其中承担物联网设备网络管理角色的路由器使用量非常大, 但是路由器存在众多安全问题, 通过路由器设备进行攻击, 可以非法获取用户信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 提前发现路由器的漏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 Tenda AX12 路由器为研究对象, 从固件入手对其进行0-Day 栈溢出漏洞挖掘研究, 并提出了基于危险函数追踪的逆向分析漏洞挖掘方法。首先从危险函数中分析函数所在前端的对应位置, 将前后端对应; 然后对固件中的 Web 服务进行分析, 对其中可能发生栈溢出的 httpd 二进制代码进行危险函数分析, 该方法使用反汇编代码对危险函数的普通形式和展开形式进行定位, 并对危险函数进行参数分析和动态检测; 接着通过搭建仿真模拟机在模拟机上运行该服务的二进制文件, 并在 Web 前端页面对潜在漏洞位置进行数据包捕捉; 最后根据前期分析的危险函数参数情况对包进行改写并发送, 以此来触发漏洞, 验证漏洞的存在性, 同时验证该危险函数是否发生栈溢出。为了更真实地确定漏洞存在, 我们又在真实设备上验证漏洞的真实存在性和可利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漏洞的挖掘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分别在不同型号的路由器上挖掘到 4 个 0-Day 漏洞, 并且经过与 SaTC 工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更准确的定位到出现漏洞的函数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