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线点餐、外卖送餐等服务为人们带来了便捷和良好的用餐体验,同时也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但网络订餐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多,包括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和入驻商家的食品加工及派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有关,还与监管和网络订餐平台的自律意识等有关。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现状,探讨了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临近,网络订餐交易量大、销售面广,为进一步督促网络订餐交易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证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近日,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唐县到家、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食客来等4家网络订餐交易第三方平台经营者。会上,重点解读学习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6号)有关规定。要求各网上订餐交易平台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以下简称第三方平台)是近年来新兴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营业态,网络订餐、送餐上门的消费方式在提供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由于一些第三方平台把关和管理不严,部分入网餐饮单位卫生状况差,食品加工和送餐行为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甚至无证从事餐饮活动,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为规范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安全,上海市食品  相似文献   

4.
正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食品安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4月9日下午,内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了"美团""饿了么"网络订餐、网络销售平台负责人。约谈会上集中学习了《食品安全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并明确了网络订餐、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和应承担的相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省食药监局下发《关于迅速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清理整顿工作。《通知》要求,各级食药监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摸清辖区内网络餐饮服务实体单位、网络订餐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底数,以学校周边、商务集中区、居民小区等为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者严格落实申请入网餐饮服务实体单位实名登记。加强对营业执照、食品经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范围内从事网络订餐活动以及提供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服务的,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的义务和主体责任则更是焦点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近几年网络餐饮监管经验的积累,监管部门对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审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入驻商户")的许可证的义务和责任已经形成共识,并每年都有地区以此对相关平台开出罚单。但监管部门面对  相似文献   

8.
<正>召开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约谈会近日,河南方城县食药监(工商)局就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约谈饿了么、美团外卖、就今商城和方城同城等4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会议学习了《食品安全法》《河南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并对网络订餐食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向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布提示,指出2015年10月1日以后,一旦发现第三方平台在提供平台服务中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的,将依法予以查处。市食药监局指出,新的《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为帮助网络食品交易(含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提示在北京市提供网络食品交易的各第三方平台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履行法律义务。第三方平台应当建立并执行入网食品经营者主体审查登记制度,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建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2日,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区域负责人集体约谈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培训工作会。此次培训工作会,目的是切实加强保定市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落实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会议通报了以下几项内容:一、通报了最高检《关于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有关精神。二、通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有关情况: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电商时代,网络食品销售、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为规范网络食品经营行为,保证食品安全,9月11日,南乐县城关镇食药监所召开辖区网络食品经营美团外卖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会上,城关镇食药监所所长结合本县网络送餐服务活动中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在备案、审查登记并公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等信息、送餐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解读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会议要求,美团外卖分支机构单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共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会上,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的代表签署了《网络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开承诺书》。今年央视3·15晚会报道网络订餐问题后,广州市局主动约谈饿了么、美团、百度三大网络订餐平台广州地区负责人,对其提出整改要求,并在1个月后向社会公布整改情况;而且线上和线  相似文献   

13.
李艳 《中国食品》2023,(4):90-92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餐饮行业一站式交易平台改变了传统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因堂食受到限制,网络订餐成为餐饮行业提供餐饮服务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为主题,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视角,介绍了辽宁省网络餐饮产业及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分析辽宁省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强化网络餐饮经营能力、明确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能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了《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13日。在网络订餐管理办法中记者看到,其规定了第三方平台应当建立平台内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并在网上公示其真实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状况;鼓励第三方平台建立消费预赔金制度;第三方平台存在违法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责令停业等内容。上海市食药监局餐饮监管处副处长张磊告诉记者,此次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上海市网络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餐饮服务"新兴业态快速增长,网络餐饮服务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网络订餐、送餐上门的消费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已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然而,网络订餐存在着安全卫生、规范管理、监督责任等诸多  相似文献   

16.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保障疫情期间全市人民饮食安全,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严抓网络订餐监管工作。严肃约谈市市场监管局约谈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配送公司潍坊主城区负责人,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力度,加强送餐人员人身防护、送餐容器消毒等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措施防  相似文献   

17.
邸洋 《中国食品》2023,(2):76-78
<正>当前,网络订餐领域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有些经营主体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使用劣质食品原料、无证经营等事件曾出不穷,致使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峻。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在不断加大互联网餐饮的监管力度,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订餐的主要特征,然后指出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保障疫情期间全市人民饮食安全,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严抓网络订餐监管工作。严肃约谈市市场监管局约谈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配送公司潍坊主城区负责人,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力度,加强送餐人员人身防护、送餐容器消毒等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措施防控到位、餐食质量过关。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广东佛山市标准化协会与餐饮服务平台联合发布了3项网络订餐团体标准——《网络订餐管理规范》、《网络订餐服务规范》、《网络订餐诚信经营管理评价规范》,填补了国家、行业的标准空白,使佛山的网络订餐行业有"标"可依,将有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标准界定了基本准入门槛与服务具体过程,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记者蔚宏奎)近日,信阳市食药监局对市区美团外卖、百度糯米等大型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信阳区域负责人及部分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集中约谈。约谈会上,信阳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听取了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负责人和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管理,运营情况,资质审查,投诉举报等方面的做法,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网络订餐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