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潜射导弹垂直发射运载器空中热分离问题,建立了轴向弹射分离模型和弹器联合体空中运动数学模型,以内弹道计算为切入点,对内外弹道进行耦合求解。基于燃气节流孔直径不同的3种分离方案,仿真研究了弹器空中分离运动特性,确定了导弹最终运动状态和最佳分离方案。该仿真结果可作为导弹进入气动飞行控制模式初始条件,为潜射导弹全弹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潜射导弹空中分离运动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载器热分离方案要求,建立了轴向弹射分离模型和弹器联合体空中运动数学模型,以内弹道计算为切入点,对内外弹道进行耦合求解;基于燃气节流孔直径不同的3种分离方案,仿真研究了弹器空中分离的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导弹允许最大过载的限制下,燃气节流孔直径为0.1 m的分离方案是最佳安全分离方案;弹器分离后,导弹空中运动状...  相似文献   

3.
潜射捕鲸叉导弹运载器的技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潜射型捕鲸叉导弹的运我器的水弹道、水面分离弹道和结构成型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并仿真推算了运载器与导弹水面动态自推力分离性能,分析结果对水下运我器的设计与研究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潜射导弹运载器采用水平发射、垂直出水攻击方式时,常规的水弹道控制系统因欧拉姿态角奇异等问题难以正常工作。采用正反欧拉角2套姿态描述系统,利用各自的奇异特点,设计了在弹道初始阶段利用正欧拉角控制规避和爬升弹道、末期利用反欧拉角精确控制出水俯仰角至90的双欧拉控制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双欧拉控制法既可以保证弹道数据的直观性,又可大幅提高运载器出水俯仰角的控制精度。该方法不但可以用于运载器水弹道控制方案设计,亦可用于同类别的涉及大姿态机动的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张兵  侯明  王殿宇  董友亮 《兵工学报》2021,42(2):438-448
针对导弹发射的机弹分离过程存在较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迎角对空空导弹初始弹射弹道的影响。参照美国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项使用标准机翼/挂架/带舵外挂物模型的捕获轨迹法试验,建立了相似的几何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29]中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四代战机在不同迎角下内埋弹射空空导弹的初始弹道。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条件下,迎角变化对导弹初始弹射阶段的六自由度运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迎角的增大,导弹俯仰运动更剧烈、横滚角度更大、偏航角度更小,机弹分离的速度明显下降、分离的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说明弹体条件和弹射条件对投弹精度的影响特点,依据理想条件下的无安定器航弹弹道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量化了无安定器航弹初始俯仰角速度与航弹射程的关系;根据无安定器航弹的弹体特征和投放系统结构特点,建立了弹体条件和弹射条件与航弹初始俯仰角速度的基本关系式,定量分析了弹射冲量、质心位置对无安定器航弹射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弹射冲量变化通过引起初始俯仰角速度的差异将导致射程的较大改变;质心位置的变化对航弹的射程也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科学制定飞机挂弹系统的设计指标、提高航弹投弹精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培高  姜毅  杨哩娜 《兵工学报》2022,43(6):1266-1276
为研究新型上浮式水面发射筒弹射内弹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Mixture多相流模型以及动态分层技术,建立考虑上浮速度影响的弹、筒弹射模型。对弹筒模型在水面与地面上的弹射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二者的内弹道性能与筒内流动变化规律,并研究发射筒出水速度对水面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水面发射的弹、筒相对运动快于地面发射的相对运动,使得水面发射的燃气做功用时比地面发射的用时少14%,水面发射弹体受到的最大载荷比地面发射小20%;由于水面发射中发射筒具有相对较高的设定出水速度,水面发射弹体的出筒速度大于地面发射的出筒速度。流动分析表明:在设定的出水速度条件下,水面发射过程中燃气不会直接与水面发生作用,无相变耗能过程。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安全发射条件下,出水速度主要通过改变水对筒的作用力来影响弹、筒的相对运动速度,但燃气对筒的作用力远远大于水对筒的作用力,使得出水速度对弹、筒相对运动的非线性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出水速度的改变几乎不会影响弹体的出筒速度增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战术导弹与运载器水面动态热分离过程特点,建立了导弹与运载器分离载荷和分离弹道工程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计算机解算程序。针对一种水面热分离战术导弹,计算其与运载器的水面动态分离性能,计算值与相关结果符合较好。分离性能工程模拟计算快捷方便,可为水面导弹分离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浅射导弹运载器分离体下沉弹道散布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晖  张宇文  周秦英 《兵工学报》2006,27(3):571-576
潜射导弹运载器在进行弹器分离后其运载器的下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影响运载器弹道散布的主要因素是其初始运动学参数的散布。在考虑了海流及波浪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潜射导弹运载器下沉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正交试验方法对运载器初始运动学参数对其下沉弹道的散布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对于特定的弹道指标不同的初始运动学参数对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工程上解决运载器砸艇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水面航行的导弹运载器弹道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曜  范有朋 《弹道学报》2006,18(1):10-13
根据导弹运载器外型设计分析其近水面航行的稳定性问题,在导弹运载器水下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运载器在大深度发射情况下的控制方案及水中运行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研究,利用Simulink模块对运载器近水面航行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数学仿真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导弹运载器在近水面航行时具有较强的抗纵向扰动能力,运动是稳定的.该研究在运载器的弹道控制和稳定性设计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导弹水下垂直发射的弹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导弹水下垂直发射时的水中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研究,计算讨论了艇速对导弹水中运行弹道的影响。在水弹道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弹与运载器水面分离弹道也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并进行了水洞模型实验和水弹道模型实验。数学仿真结果与模型水弹道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无鳍舵无动力水下运载器发射潜空导弹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鳍舵式无动力运载器系统结构复杂、水动力环境复杂及水下弹道控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无鳍舵水下运载器发射模型。该运载器具有长圆柱体外形、无鳍舵控制、鱼雷管水平发射的特点,运载器由浮力推动上升,浮力和重力构成的恢复力矩可调整运载器出水姿态,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水动力环境简单、水下弹道控制简单等优点。利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平台对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运载器水下运行轨迹符合理论预期,出水速度和姿态满足潜空导弹水面发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潜空导弹运载器的水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潜空导弹运载水下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建立方程的基础上,针对潜空导弹运载器与导弹水面分离后下沉物提出了两种弹道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对这两种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与比较。本课题的研究在运载器的弹道设计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导弹与运载器水面动态热分离过程,导弹喷流在运载器内腔的流动特性与流场特点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分析讨论了运载器电气控制系统组件在内腔的气动布局问题.有关研究结果在某导弹与运载器的水面分离性能设计与分离力学环境改善优化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氮气弹射系统动特性实时动态仿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建立了描述高压氮气驱动下导弹发射架弹射导弹的数理模型 ,求得氮气弹射系统的动特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对导弹俯仰角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还分析了气源压力、导弹重量、弹射机构几何尺寸和物理性质对导弹分离参数的影响 ,并应用混合编程技巧 ,实现氮气弹射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实时仿真 ,将导弹的分离过程可视化 ,以便判断氮气弹射系统的运动规律、运动特性是否满足给定战技要求 .  相似文献   

16.
由于潜射飞航导弹的可移动性和隐蔽性的两大特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美国有捕鲸叉导弹,它的弹翼、舵面和稳定尾翼被折迭后放入一个密封容器内(简称为运载器),运载器从潜艇φ533mm的鱼雷管发射出去后,借助于浮力并在运载器舵面的控制下迅速浮到水面,这时头盖自动打开,导弹的助推器点火,导弹与运载器分离,导弹翼面展开,以亚音速飞向目标。在法国则有飞鱼导弹。与前者不同的是它的运载器带有一个小固体发动机,靠这个发动  相似文献   

17.
弹射装置的数理建模和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弹射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将其物理模型进行简化,以气压传动动力学、机构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描述高压氮气驱动下弹射装置运动的数字仿真模型。求得了弹射装置的动特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导弹俯仰角,俯仰角速度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氮气作动筒、弹射连杆机构、导弹的结构参数、气源压力对导弹分离参数和分离姿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基于MATLAB/Simulink的模块化仿真方法,建立了潜射导弹运载器分离体的下沉弹道仿真模型,开发了仿真软件。模型和软件适合于复杂力学环境下的潜射导弹运载器分离体的下沉弹道预报和仿真研究。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介绍导弹运载器水下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运载器在大深度发射情况下的控制方案及水中运行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研究,同时利用Simulink模块对运载器近水面航行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导弹冷弹射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及技术可行性。基于地面气源向发射筒供气推动导弹出筒的冷弹射原理,并借助于虚拟样机技术及有限元方法,在Adams/View中建立单发防空导弹弹射过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导轨和滑块配合间隙及风速为变量进行仿真,得到了发射筒振动和导弹扰动情况的动态数据以及不同间隙和风速对导弹离筒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对导弹冷弹射有较大的影响,合理的配合间隙有利于导弹冷弹射出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