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汾河流域面临的典型水资源与水生态问题,提出运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汾河流域系统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流域内河流水系的原有形态,推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改善,使汾河流域成为带动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带动山西全省以及其他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展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林草保护与修复研究,对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有重要意义。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与现状,从稳定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规模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天然林草面积和覆盖度变化数据对比分析,综合设定分区保护下的流域天然林草生态保护目标和保护修复面积,并确定其相应的生态保护需水量。结果表明:天然林草保护和修复面积为1.57万km2,其中,保护区面积1.40万km2,修复区面积0.17万km2;流域天然林草生态保护需水总量为60.36亿m3,其中,基本生态需水为51.32亿m3,生态修复水量为9.04亿m3,并提出了相应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湖流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在湖北省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四湖流域水安全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开展四湖流域水安全问题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十分必要。在全面分析四湖流域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水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加大河湖生态水量保障力度、持续推进江湖水系连通工程、逐步实施底泥清淤清水润湖工程、全面推进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因湖制宜加强湖泊生态修复、统筹智慧四湖数据系统建设、加快健全流域现代管理体系等水安全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江苏水利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江苏水利"生态化"转变总体规划思路,提出了骨干河道水源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骨干湖泊水库生态修复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农村中小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流域建设工程等五个方面的规划重点,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康国玺 《中国水利》2005,(8):30-31,39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生态恶劣,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任务艰巨,解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在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同时合理确定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目标,在实施全社会节水的前提下,适度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水安全决定生态安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流域内不断扩大的人工绿洲消耗了大量水资源,造成河道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和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流域沙漠化过程不断加剧。基于此,针对当前流域主要存在的水资源与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流域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湿地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湿地资源类型众多,广义湿地面积占流域的65.9%。太湖流域的湿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湿地保护和建设不仅是太湖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也是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保护好流域内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湿地的综合效益,是尽快实现太湖水质和流域生态实质性好转的关键之一。生态建设是主线,保护和修复是关键。综合措施是根本。  相似文献   

8.
从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珠江流域综合规划在前期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流域开发、治理和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规划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体系,较好地协调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治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对于加快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丛娜 《河北水利》2010,(4):13-14
<正>对流域水生态修复政策的研究,主要指分析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合理投资机制和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保障生态工程正常运行的政策保障措施、水资源保障措施及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议,探索政府补贴、供需双方协商、政策指导的生态用水补偿办法,为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不断恶化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展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当前流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务院近期批复实施的《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全面分析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现状,梳理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思路和布局,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方案,明确了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河流域生态修复需水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就如何确定生态修复需水量进行了思考。剖析了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的七个生态要素的演变过程、现状和变化原因,提出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概述了生态修复需水量计算方法和需水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海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可作为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领导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珠江流域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使得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随着全流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和生态用水的挤占问题。流域河湖生态需水及保障措施是实施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核心,通过分析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别采用历史流量法、湖泊最小生态水位法和重要水生生物生境模拟法推导珠江流域重要河湖的枯水期生态需水和敏感生态需水,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高效管理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新体制,不仅能解决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的现状问题,而且能解决在源流特别是在山区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后水资源如何实现统一管理的未来问题。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水费补偿机制、水价调整机制、水票制和奖励制度,能够促进实现流域的水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总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是制约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本世纪初,国家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恶劣的生态环境,投入107亿元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主要对农田灌区、平原水库、河道进行改造治理,建设博斯腾湖输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流域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等重大工程,共建成并投入运行485个单项工程项目。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得到初步呈现,实践证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社会效益也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恢复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浓江流域内分布有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特征在三江平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最近20多年来,由于农业开垦活动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使得水文过程受到强烈干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基于流域湿地水文过程的演变原因,建议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恢复途径为:(1)首先应以本文所提供的洪河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实现该保护区水资源恢复;(2)增大黑龙江洪水倒灌浓江下游河段和大力加湖的水量;(3)限制浓江流域中上游水稻田的种植面积;(4)恢复连接洪河和三江保护区之间的浓江河道的水流连通性;(5)开发流域水资源共管机制是进行生态水文过程恢复的重要保障;(6)开发以保护湿地生态廊道为目的的洪水保险机制,缓减浓江中下游农户由于浓江河道洪水泛滥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本研究用来分析、诊断和恢复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思想与方法,适用于三江平原其他流域,同时也是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我国退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一次理论、技术、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6.
田童晖  苗磊 《陕西水利》2023,(12):74-75+78
漆水河流域水资源天然禀赋不足,七星河、美阳河等支流水库众多,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严重下降,现有水库缺失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监测设备,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位及要求,在漆水河流域水生态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明确流域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漆水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重要控制断面。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内降雨稀少,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用水矛盾尤其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本文围绕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水资源利用及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丹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及环境恶化问题,利用借鉴澳洲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美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拦河坝工程、我国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的现状及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重点采用林农模式和林农牧渔模式来建立丹江流域生态修复模式,既发展了经济,又实现环保和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许秀贞  李斐  刘扬扬 《人民长江》2013,44(10):101-104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等使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流域水资源存在局部污染、湖库水质富营养化以及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大污染控制力度、保证河湖生态需水、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严格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使其利用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  相似文献   

20.
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构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考量,对支撑水利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黑河临泽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进行调查评价,从防洪体系、生态环境、水资源供需、供水体制等方面阐述了生态保护与修复面临的问题,按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今后黑河临泽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