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正式施行,是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又一标志,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注入法治力量、提供了制度化遵循。文章梳理了《黄河保护法》施行以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推进黄河保护治理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分析了依法强化流域治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流域治理管理的工作举措,旨在沿着法治轨道加强黄河保护治理,以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河道是地上悬河,河势游荡多变,洪水威胁严重,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制度保障,迫切需要制定黄河法。从实现黄河长治久安、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六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制定黄河法的必要性;从综合性、整体性和与其他相关法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黄河法的属性和定位。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背景、立法思路;分析了黄河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黄河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对健全管理体制、强化规划与管控、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安澜无虞等方面作出的针对性规定;提出严格贯彻实施法律是确保立法效果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4.
赵勇 《人民黄河》2004,26(5):3-5
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因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人水矛盾突出而一直是黄河治理的焦点和难点。人工干预来水来沙措施的采用、来水总量的减少以及社会发展为其有效治理带来了机遇,宽河固堤、窄河弱防、整治小水河槽是治理黄河河南段宽河道的有效途径。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①强力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②修筑黄河滩区堤防,保障漫滩安全;③整治小水河槽。  相似文献   

5.
贯彻黄河保护法,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黄河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一致。黄河治理文化,不仅给黄河保护治理以启迪,还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治理文化,尚存在遗产家底不清、部分遗产面临消亡、基础研究不足、一些河工技术面临失传等问题。进入新时代,黄河治理文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需要加大黄河治理文化内涵研究、遗产资源普查及制度建设、文物征集复制及典籍整理、利用数字技术加大保护传承等。  相似文献   

6.
李祥龙  宋世霞  封克俭  彭勃 《人民黄河》2004,26(12):17-18,34
通过对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成果的回顾,提炼了以往研究成果中的精髓,并对发展中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和监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黄河治理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出了近期亟待开展的“黄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研究课题,为今后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浮 《人民黄河》1999,21(11):5-7
针对黄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及黄河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取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依法保护水资源等对策与措施,并提出了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污总量国家确定、污染源治理省( 区) 负责、入河排污口统一监管、入河排污口与省界断面双控制、超量排污累进补偿”的流域水质监督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总体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黄河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保障要求。在总结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后黄河治理开发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开发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是黄河水权制度建立的标志和进一步完善的基础,目前黄河上已初步建立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水量统一调度制度、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水权转换制度等。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及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客观形势对黄河水权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展望未来,黄河水权制度建设应积极推进水量指标细化工作、建立完善的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地下水管理、建立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机制,强化取水许可监管工作,建立流域与区域协作管理机制以及全面深化黄河水权转换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当前黄河河口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包括综合调配处理黄河入海泥沙、改良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科学塑造河口地貌、实现河口三角洲岸线动态平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理顺黄河河口水行政管理的范围和权限等六个方面的21世纪黄河河口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3,(10):1-4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点,决定了治黄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治河为民、人水和谐的理念,明确了2020年、2030年治黄的任务、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性指标和"红线",谋划了治黄的总体部署,描绘了新时期治黄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各项治黄工作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黄河河口未来来水来沙的变化及其影响,从人类活动要与自然协调共处出发,讨论了在新来水来沙条件下黄河河口治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入海流路、三角洲演变、防洪抗凌、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社会经济规划布局以及河口管理等。指出了尽管黄河水少沙多的基本特性不变,河口的演变规律就不可能有大的变化,但正确的人为干预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这为治理方案的研究留出了很大空间。水资源是黄河河口治理的核心,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和提高用水效率。黄河河口存在的种种问题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进行统一管理。河口治理是黄河全流域治理的一部分,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21,43(5)
近年来,在黄河治理实践中暴露出来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在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黄河立法的定位问题、黄河管理体制及执法难点问题,以及全面实行黄河河长制和东平湖湖长制、黄河河道土地利用和清障执法主体、涉河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堤顶道路通行安全、黄河浮桥建设和管理、黄河溺水事件等的法律责任问题。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黄河立法提供借鉴,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研究,依据上位法并借鉴其他省份黄河立法,在厘清《山东省黄河条例(草案)》的立法定位、明确黄河流域管理与地方区域管理的权力划分与协调关系,以及黄河治理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与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对山东黄河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立法规范的建议,并将其结论纳入《山东省黄河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三条黄河”新治理念工程建设和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黄河的实践过程,提出了构筑黄河安全保障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黄河法》是强化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为了健全黄河流域法律制度体系,从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定《黄河流域管理条例》《黄河保护法》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这些路径的优劣,对比研究得出制定《黄河法》是完善黄河流域法律体系的最佳选择。在功能定位上,《黄河法》是专门适用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法;在立法关键上,《黄河法》应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高质量发展纳入调整范围,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职能和水利行业管理职能,加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组成。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用户平台等,应用系统包括防汛指挥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水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黄河网等。要建设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系统,必须从逻辑上对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各部分的建设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黄河保护法确立的法律制度体系,需要通过高效的法律实施机制来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的流域法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决定了黄河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不能完全依赖传统的法律实施机制,而需要进行机制创新。核心是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重视规划与标准的管控作用,完善配套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协同;更好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更加重视市场机制的功能;加强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为黄河保护提供更充分的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黄河河南段引水用水区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从新开工建设的引黄取水工程和引黄调蓄工程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①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②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③强化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④科学调度,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⑤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与责任考核制度。同时,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方案等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凝练了近期黄河水利科技的主要进展:①防洪减灾方面,主要包括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游荡型河道整治理论与技术、水下根石探测技术、移动式不抢险潜坝技术、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技术、宁蒙河段冰凌观测技术等;②水沙调控方面,主要包括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运行方式、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技术等;③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方面,主要包括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水权转换理论与实践等;④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包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目标及生态需水、高含沙环境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及预报技术等;⑤水土保持方面,主要包括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域界定及产输规律、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评价预测模拟技术、水保措施作用机理及其优化配置等。同时,在黄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数学模拟系统建设、实体模型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剖析了未来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黄河健康生命维持和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科技需求,主要包括:①黄河水沙情势变化过程及趋势预测;②流域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③支撑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技术;④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⑤黄河下游河道改造与滩区治理;⑥黄土高原治理关键技术;⑦古贤水利枢纽和南水北调西线重大技术;⑧河流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社会过程耦合的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郭全明  马继锋  陈江妮 《人民黄河》2005,27(6):13-14,16
对山西黄河小北干流30多年来的治理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②有效地防止了高崖继续坍塌后退;③防洪工程抗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④确保了黄河小北干流岁岁安澜;⑤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⑥水行政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河势游荡摆动仍较为频繁、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对突发事件规律研究不充分等主要问题,建议确立黄河小北干流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地位,深入开展黄河小北干流治理方略研究,开展“揭河底”现象和凌汛形成机理研究,为减少洪涝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