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工程分类和工程地质特性 ,及对桩基工程的意义 ,以指导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令鹏海 《城市建筑》2013,(6):147-147
本文对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残积土在遇水后极易发生崩解劣化现象,从而诱发崩塌、滑坡及冲蚀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施工进展,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基于此,以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崩解试验,研究了W-OH(改性亲水性聚氨酯)的溶液浓度和喷洒量对花岗岩残积土崩解过程、崩解率及崩解速率等崩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W-OH溶液在花岗岩残积土表面喷洒处理后,通过产生对土颗粒的胶结包裹作用和凝结固化后生成多孔弹性薄膜的约束作用,能有效改善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崩解性;W-OH溶液对花岗岩残积土抗崩解性的提升程度,总体上和W-OH的溶液浓度和喷洒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WOH溶液浓度和喷洒量的增加,花岗岩残积土完全崩解的时间逐渐延长,崩解速率逐渐降低。研究成果可为W-OH材料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门窗》2014,(6)
花岗岩尤其特殊,经长期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易形成花岗岩残积土。花岗岩残积土具有诸多特殊的工程特性,这些特性对其边坡的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做简单介绍,并对其边坡稳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谈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城市勘测》2006,(6):78-79
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即“福建红土”具孔隙比大、压缩较高,强度指标较高等物理力学特性,介绍其岩土工程特征为低变形性,较高承载力,易崩解性,是建筑物较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或桩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系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该类边坡的破坏形式、特点、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该类边坡的设计、施工要点.研究表明: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具有众多的结构面和软弱岩脉风化而成的软弱夹层,结构面充填物和软弱夹层富含高岭土,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工程特性.花岗岩残积土的上述特性和开挖卸荷是导致边坡开挖后崩塌、滑坡频发的关键内因和外因;边坡的设计、施工必须针对它的工程特性,采用减少开挖卸荷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戴继 《山西建筑》2012,38(17):77-78
根据近年来广东地区花岗岩残积土上几处高层建筑物的固结沉降观测的工程实例,对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建筑物沉降固结与时间的关系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建筑物沉降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效果,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和MICP(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过程的环境条件,设计进行木质素磺酸钙增强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和微细观检测,系统分析木质素磺酸钙对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增强效果及增强机制。结果表明:(1)木质素磺酸钙能够显著提高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加固过程中的胶结物产量,木钙掺量在4.00%左右达到最佳,与常规MICP相比,胶结物生成量提高了48.86%;(2)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显著提高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2.00%~8.00%掺量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4.75%~41.20%,破坏时应变增加16.24%~38.55%;(3)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固化体的孔隙大小及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孔隙率降低了12.97%~37.38%,固化体的整体密实性进一步增强;(4)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改善了残积土的孔隙结构,为后续微生物加固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5)在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过程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改善了微生物生长的酸碱环境,丰富了MI...  相似文献   

10.
因花岗岩残积土特定的成因、成分、组织结构决定了其相对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花岗岩残积土的风化特性、扰动性、软化性、崩解性,为在花岗岩残积土区的工程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残积土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有分布,因特殊的成因其力学性质差异性较大。以江门某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残积土研究为典例,通过工程实践、岩土实验等手段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层的工程力学以及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各指标间关系,对该地区相关工程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残积土变形模量的取值对广东、福建等地区部分建筑物的沉降分析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部分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变形模量取值方法没有考虑土质特性的不足,选取花岗岩残积土天然地基上的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原理,提出了在广东地区按照残积土的三种不同土质分别计算其变形模量E0的分析方法,并考虑了土体固结的影响,与实测沉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新的修正系数。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计算,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为国家和地区性规范关于残积土变形模量取值部分的发展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晰炎热多雨气候对花岗岩残积土结构的损伤特征,对0~8次的干湿循环过程中的原状样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CU)、计算机层析识别(CT)、核磁共振(NMR)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从宏观–细观–微观尺度分析土体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损伤效应在宏观上表现为强度的衰减,细观上表现为裂隙的发展,微观上表现为颗粒与孔隙结构的演变;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呈指数型的衰减规律,但黏聚力的衰减幅度明显更高;细观裂隙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发期(0~1次循环)、发展期(2~5次循环)和稳定期(5~8次循环);孔隙体积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根据孔径大小将孔隙分为4个类别,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微孔的体积占比降低,中孔和大孔的体积占比增加;黏土颗粒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逐渐疏松,粒间孔隙不断扩张、贯通,形成连通裂隙;在干湿交替过程中,浸水时亲水性黏土矿物发生膨胀,干燥时微观拉应力增加,同时胶结物质分解流失,3种因素共同驱动细观裂隙的扩展和连通,引起结构的疲劳损伤,最终导致宏观力学性能的衰减。该研究成果可为花岗岩残积土力学特性与环境损伤效应的认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花岗岩残积土的试验及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残积土的一些试验及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阐述残积土的特性及某些工程性能,并对工程实践中残积土的利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曾锋 《土工基础》1993,7(1):29-34
广东省和华南地区有着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特殊地基土。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市桥地区的工程实践和实验室研究,按颗粒级配和力学性质把花岗岩残积土划分为砾质粘性土和含泥质砾砂两亚层,指出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吴茂明 《城市建筑》2013,(16):190-190
花岗岩残积土具有粘性土、砂性土和膨胀土的三种特征,在其分布较厚的地段采用静压桩型时,打桩时采用以桩长控制为主,压桩力或贯入度控制为辅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深圳和东莞两地粗、细粒花岗岩残积土的特点,通过实验探讨了几个影响准确求得花岗岩残积土中细粒含水率的因素,并用反推法导出计算细粒含水率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黄少强 《四川建筑》2012,32(4):159-160
对国道G323线连山吉田至鹰扬关段改造工程K617+823~K618+020段左侧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非预应力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组合锚固设计。并与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组合锚固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梧州市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岩残积土其工程特性兼具砂土与粘性土的性质,是一种力学性质较好的混合土,其压缩性指标难以采用室内试验确定,应以原位测试为依据;抗剪特性同时具有砂土与粘性土的性质,但土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中原生与次生结构面的空问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