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讲话时说:“这次事件爆发出来,很值得我们思索,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也许这件坏事会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使我们的失误纠正得更快,使我们的长处发扬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必须自主创新进行电力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09,14(1):6-11
介绍了两种类型的电力改革:一种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的电力工业改造为市场经济的电力工业;另一种是由市场经济国家垄断经营的电力工业改造为竞争性的电力工业。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仿效英美电力改革模式尚无成功先例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电力工业本身特点对于改革模式的8点限制。指出了中国应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改革模式,重点是要进行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3.
叶卫星 《中国能源》2000,(2):23-26,40
英国电力民营化改革的结构安排,在保持一个全国一体化的电力系统的前提下,既兼顾了自然垄断的主要优势,也确保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电力公司的绩效,用户满意程度,以及企业文化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栾凤奎  郭磊  马莉  魏玢  柴高峰 《中国能源》2009,(2):21-26,30
2008年7月1日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停止运营,俄罗斯电力行业的重组过程基本完成,发输配售各环节被彻底拆分.对俄罗斯电力改革后电力工业各环节以及电力市场建设的现状和规划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了俄罗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对比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对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卢强 《能源评论》2013,(4):22-26
人类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在变革中进步。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式改革为中国带来了空前发展与进步后,“改革”就成了国人实现理想的“圣词”“宝典”。由此产生一个奇怪现象,观点、立场针锋相对的双方,经常却在同一个词上达成共识,那就是“改革”。“改革”一词,已成了中国近30年来攻击者或捍卫者随时可以高举的通用武器。  相似文献   

7.
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起源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规模较小,多数国家是分散的、私有化经营的。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欧等国由于战争破坏,要重建电力工业,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国有的电力工业,但美国和日本是私营电力工业。由于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下,最不受欢迎,因此英国政府在1980年开展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但不是要在电力工业中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的目标是①减少财政负担和降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英国根据1989年颁布的“电力法”,于1990年3月对原国家电力总公司及其下属的各地供、配电局实施民营化的同时,率先进行了有利于市场机制的以下重大改革:(1)将发电、送电和配电分开;(2)将发电系统分为全国电力公司(NP)、电力生产公司(PG)、国营核电公司及苏格兰南、北电力公司,同时允许新成立的中小型发电公司(IPP)和外国电力公司进入英国电力市场;(3)在输变电方面成立全国电网公司并独立经营电力交易市场(PX),每天由发电单位向PX上报次日5h~24h每隔0.5h的分时上网电价,然后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9.
张友国 《中国能源》2006,28(9):37-40
电力是世界能源市场化改革较早实施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自形成以来,其运营模式在不断发展。促使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驱动力既有“拉动”因素又有“推动”因素。对于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竞争所能带来的利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因此,中国的决策者需要时刻注意电力市场转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美国加州电力市场,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加州电力危机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对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成章 《中国能源》2004,26(12):30-35
本文根据我国电力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电价十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农村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之后分别提出了增强员工的营销意识加强农电市场化改革、农村电力价格的合理化以及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等改革措施,为农村电力市场有效改革以及规范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渝慧 《中国能源》2011,33(11):6-11,33
本文总结了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十年的成果和经验,提出通过二次改革扭转"因煤亏损"的发电企业困境。文章首次提出调整我国"煤本位"的能源管理格局,分析了十年来能源和电力产业发展战略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要进一步转变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观念,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为切入点,促进电力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与电力管理体制相协调,使中国电力工业再次引领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力行业褐煤利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褐煤资源分布的情况及发电现状,阐述了褐煤发电的关键技术。研究了褐煤在作为发电燃料时机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褐煤在我国电力应用中前景广阔,应把大容量火电机组结合褐煤集成干燥技术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加紧褐煤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从美加大停电看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渝慧 《中国能源》2003,25(9):21-24
本文从美加停电事故出发,分析了美国目前电力管理的体制,探索我国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前车之鉴,即电力管理体制的运行效果可能直接导致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对由管理体制决定的电力公司经营、政府管制政策整合、输电融资渠道、电力市场营销和对消费者利益的关注等等方面应进行重新审视以便进一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6.
谢绍雄 《中国能源》2003,25(9):17-20
本文阐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探讨了根据我国国情进路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提出了鼓励创新走自己改革之路,同时阐明了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文章对当前改革的迫切任务作了探讨,认为首要任务是立法,必须补上先立法后改革这一课;在实行厂网分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电力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电网的统一调度,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保证供电安全。  相似文献   

17.
林峰  于文涛 《中国能源》2006,28(7):30-32,37
长期以来火电比例在中国电源结构中占到80%以上,而火电所依赖的不可再生矿物燃料将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目前,市场机制在统筹配置初期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的水电等电源项目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困境,这就需要政府管制的介入来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本文指出了有关管制理论的局限性,发现中国既往的电价管制改革和电力投资体制改革未能加入电源结构优化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针对电源结构优化为目的的管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地考察,分析了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难玫失败教训,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指出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要结合国情,结合电力系统的客观规律,总体规划,周密设计,分步实施,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认为我国电力工业正处在非常阶段。提出衡量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六条标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具体建议,最后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刘满平 《中国能源》2012,34(2):34-36,13
天然气价格改革对于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本文在分析此次价格改革对企业、居民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天然气定价方式,对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