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为更好地分析配电网项目储备库,引入多属性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配电网项目储备库评价方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审计目标及具体内容,分别确定项目的界定特点与审计特点,完成配电网项目工程的全过程审计。再通过逐级定义配电网项目名称的方式,建立完整的评价运算规则,实现多属性决策评价的排序处理,完成多属性决策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定义储备库概念,按照多属性决策规则的应用限制条件,进行实例分析,实现新型配电网项目储备库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有效处理多目标防洪调度决策的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和Vague集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构建了被选方案指标相对理想方案的Vague值矩阵,加权计算和比较各被选方案的综合Vague值,实现对决策方案的评价优选,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多目标权重,针对熵权与熵值传递信息不一致的问题改进了熵权计算公式.水库防洪调度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决策方法合理、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模糊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崩塌危岩支护设计方案优选的评价体系;根据工程评价特点,采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出崩塌危岩支护设计方案优选的决策与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其结果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库内深水围堰建设需考虑对库内水环境的影响,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的传统决策方法不适用于库内深水围堰的选型。对此,选取适用于深水围堰的决策指标,构建了以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熵权法(Entropy Method)修正主观权重、灰色关联分析(GRA)统一方案指标、TOPSIS法排序的E-AW-G-TOPSIS的决策方法,并以T工程为例,建立围堰方案的BIM模型,提取工程量信息,结合E-AW-G-TOPSIS法实现方案比选。结果表明,钢板桩围堰方案更优,反映了钢板桩围堰在库内深水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深水工程方案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决策树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阶节能决策分析方法.结合某节能监测服务平台的监测运行实践,对该决策分析方法进行了案例验证.首先,针对监测的行业类型,运用该方法,构建了面向行业的节能决策分析模型;其次,通过决策分析得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最后,结合某地区近年来开展的节能项目,对该节能决策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配电网投资建设中广泛存在的投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以配电网投资效益为核心评价目标,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指标体系。在权重计算中,提出了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推导并简化了三角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校验方法与权重求解算法,提出采用EFC-OWG算子进行模糊信息的集成。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配电网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配电网的规划、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优选理论相结合,针对建筑设计方案特点,建立了分别以效益、费用为目标的AHP模型和相应的方案模糊优选模型。分别用AHP法得到的效益和费用两个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向量对相应的模糊优选模型加权,计算得到效益型方案相对大值隶属度向量和费用型方案相对大值隶属度向量,进而得到效益-费用比率向量,并依赖该比率向量中元素的大小对方案进行优劣选择。 相似文献
15.
16.
17.
针对目前设计的多电源配电网储能功率配置方法存在配置灵敏度较低、功率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电源配电网储能功率配置方法。对配电网储能功率进行优化布置,得出了配电网网损灵敏度标准差,通过网损灵敏度标准差确定各路径接入储能的顺序,对配电网储能功率进行了容量优化;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储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优化,得到了配电网储能功率的最优配置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其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多电源配电网的网损、减少路径电流的波动,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在研究电网经济环保负荷优化分配问题时,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需要遍历各权重组合并进行对比,且获得的权重组合精度较低,和最优权重组合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据此提出一种利用发电机组数和优化目标个数共同确定粒子维数的自适应多目标权重粒子群优化(adaptive multi-objective weight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MWPSO)算法,并利用包含6台机组的IEEE 30总线系统的数据,在计及和忽略网损2种情况下对负荷分配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算法一方面能够自动生成各目标的权重比,避免了繁琐的权重对比计算。另一方面和人工设置的邻近权重组合相比,求解的各目标权重精度高,且在发电成本和污染物排放2个综合目标下的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