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H_2O_2和Fe_2(SO_4)_3为氧化剂、NaCl为助浸剂,在H_2SO_4溶液中浸出辉铜矿中的铜。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80 min,H_2O_2、Fe_2(SO_4)_3、NaCl、H_2SO_4浓度分别为0.2、0.25、0.5、0.5mol/L的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94.33%。采用XRD和EDS等手段对不同反应时间浸出残渣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初步揭示了辉铜矿浸取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所研究的矿石中,铀不形成独立的矿物,而是存在于磷灰石晶格中。工作中所使用矿样的铀含量在0.045—0.048%之间。堆浸最早采用pH1.7的Fe_2(SO_4)_3/H_2SO_4溶液进行试验,但是结果不理想。后改用具有中等酸度的含有低浓度HNO_3的硫酸溶液进行试验。浸出过程分为溶解和冲洗两个不同阶段。本文研究了溶解阶段影响铀的回收率和酸耗的因素,并确定了回收铀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浓度为50—100%的硫酸溶液(含0.001—15%亚硝基硫酸)中,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所生成的Fe_2(SO_4)_3的硫酸悬浮液被用来浸出铀矿石。例如,1公斤FeSO_4·7H_2O和10公斤80%H_2SO_4(含1%HNO_3)的混合物用空气鼓泡10分钟,就得到一种产率为95%Fe_2(SO_4)_3的硫酸悬浮液。该悬浮液按1:20的比例用水稀释,再用于铀矿石的酸法浸出。同常规方法相比,产率高出20%。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钢铁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大多数采用硫酸溶液进行去锈——酸洗,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FeO+H_2SO_4→FeSO_4+H_2O; Fe_2O_3+3H_2SO_4→Fe_2(SO_4)_3+3H_2O; Fe_3O_4+4H_2SO_4→FeSO_4+Fe_2(SO_4)_3+4H_2O; Fe_2(SO_4)_3+2H→+2FeSO_2+H_2SO_4; Fe+H_2SO_4→FeSO_4+H_2。由上式可知酸洗物件(线材、棒材、铜丝、钢板、钢管……)对酸的消耗量是很大的,我国每年生产数量极为巨大的镀锌钢丝、镀锌或镀锡的薄板及细丝绳等产品,消耗硫酸的数量十分可观。酸洗溶液由于氧化铁及金属铁在酸中溶解,使酸中铁盐及酸洗泥渣不断增加,酸洗液就逐渐失去酸洗作用,成  相似文献   

5.
据荷兰《湿法冶金学》报道,用于浸出的黄铜矿精矿中含有:金:36—40克/吨,银80一85克/吨;铜21%;铁34%;硫36%;二氧化硅60%以及少量钙、铝、锌、镁、钴、镍、铅、和锰。 浸出是在固液比=1∶10、最初pH值1.0及相接触持续时间达8小时情况下进行的。最佳浸出条件是:使用H_2O_2时,接触持续时间为4小时;使用Fe~(3+)时为7小时。 研究了氧化剂浓度、CS(NH_2)_2。浓度、pH值以及温度对金回收率的影响。加入氧化剂H_2O_2和Fe_2(SO_4)时,当浓度分别不大于0.05%和5克/升(指Fe~(3+)),则金回收率可达到80—90%。在浸出过程中,把CS(NH_2)  相似文献   

6.
高冰镍浸出系统产出的高冰镍浸出渣中铜含量较高,研究了采用微波辅助加热、Fe_2(SO_4)_3氧化浸出工艺从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微波功率、硫酸质量浓度、Fe_2(SO_4)_3用量、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利用JMP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确定了Fe_2(SO_4)_3用量、硫酸质量浓度是影响铜浸出的显著因素,适宜的浸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Fe_2(SO_4)_3质量浓度100g/L,硫酸质量浓度184g/L,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时间120min。在适宜条件下,铜浸出率为89.82%。  相似文献   

7.
有色金属废料中的元素金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如Fe_2(SO_4)_3或H_2O_2)易于被酸性硫脲溶液浸出.浸出时间主要取决于氧化剂的浓度和金复盖膜的厚度.金以Au[SC(NH_2)_2]_2~+络合物的形式进入溶液,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几乎可以完全得到回收,溶液中最后残留的金不大于6μm.脱金后的溶液可以再用于浸出.将饱和的载金阳离子交换树脂(载金量达30~60克/升)烧掉,以回收其中的金.对于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金和铁的研究表明,金的吸附纯粹是通过离子交换机理发生并且金络合物的健力明显地大于铁化合物的键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H_2SO_4-还原剂浸出工艺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6)Mn_(0.2)Co_(0.2)O_2),研究了H_2SO_4浓度以及浸出温度对有价金属元素浸出的影响,确定了浸出过程中适宜的H_2SO_4浓度为2 mol/L,浸出温度为40℃。在H_2SO_4浓度为2mol/L、原料与浸出剂比例为100g/L、浸出时间为2h、浸出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优化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剂H_2O_2、C_6H_(12)O_6、Na_2SO_3对有价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显示,还原剂H_2O_2、C_6H_(12)O_6、Na_2SO_3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4.5%、80g/L、60g/L。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混合还原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剂组成为120g/L C_6H_(12)O_6和100g/L Na_2SO_3时,Co、Li、Mn、Ni浸出率分别为93.51%、92.68%、95.61%、92.93%,Al浸出率仅达到18.57%。与单个还原剂相比,通过改变混合还原剂的组成,可在不明显降低有价金属(Li、Ni、Mn、Co)浸出率的情况下,控制杂质金属Al的浸出。另外,对于Al、Li的浸出,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分别为:Na_2SO_3C_6H_(12)O_6H_2O_2、H_2O_2Na_2SO_3C_6H_(12)O_6;对于Co、Mn、Ni的浸出,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C_6H_(12)O_6H_2O_2Na_2SO_3。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叙述了一种湿法练锌新工艺,硫化锌精矿或锌硫化矿不经焙烧,以 Fe_2(SO_4)_3,H_2SO_4作为浸出剂,在常压下直接浸出。生产硫酸或进一步生产电解锌的新方法。经两次浸出后,锌的总浸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黄钾铁矾法去除溶液中的Fe~(3+),考察了Fe_2(SO_4)_3、K_2SO_4、H_2SO_4浓度对除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钾铁矾的生成速率随溶液中K_2SO_4、Fe_2(SO_4)_3浓度和温度升高而增大,随H_2SO_4浓度升高而减小。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Fe_2(SO_4)_3、K_2SO_4、H_2SO_4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5,0.5,-1.0,反应活化能为15.12kJ/mol,指前因子为0.31s~(-1)。  相似文献   

11.
在NH_3-(NH_4)_2SO_4体系中,采用氧化氨浸出工艺研究了不同氧化剂(Na_2S_2O_8和BaO_2)对闪锌矿氧化氨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常压、总氨浓度4mol/L、[NH_3]/[NH_4~+]=5/3、转速500r/min、液固比25、粒度0.063mm、浸出时间4h的条件下,以Na_2S_2O_8和BaO_2为氧化剂时,锌浸出率分别为28.4%和82%。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开展了某砂岩铀矿石CO_2+O_2浸出工艺的柱浸试验。当液固体积质量比达到5.20(mL/g)时,铀浸出率可达到67.05%;HCO_3~-浓度是影响铀浸出浓度的关键因素,保持HCO_3~-浓度不低于800mg/L时浸铀效果较理想;浸出中后期铀浓度随矿石中铀的消耗而降低;溶浸液与矿石中碳酸钙、黄铁矿相互作用导致浸出液中Ca~(2+)、SO_4~(2-)浓度升高,pH在6.6以上时方解石和白云石都处于过饱和状态,为避免发生沉淀,应将pH控制在6.6以下;试验中石膏虽未达到饱和,但地浸实践中应关注Ca~(2+)、SO_4~(2-)浓度持续升高趋势,避免发生石膏沉淀堵塞。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开展了某砂岩铀矿石CO_2+O_2浸出工艺的柱浸试验。当液固体积质量比达到5.20(mL/g)时,铀浸出率可达到67.05%;HCO_3~-浓度是影响铀浸出浓度的关键因素,保持HCO_3~-浓度不低于800mg/L时浸铀效果较理想;浸出中后期铀浓度随矿石中铀的消耗而降低;溶浸液与矿石中碳酸钙、黄铁矿相互作用导致浸出液中Ca~(2+)、SO_4~(2-)浓度升高,pH在6.6以上时方解石和白云石都处于过饱和状态,为避免发生沉淀,应将pH控制在6.6以下;试验中石膏虽未达到饱和,但地浸实践中应关注Ca~(2+)、SO_4~(2-)浓度持续升高趋势,避免发生石膏沉淀堵塞。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浸矿     
微生物浸矿(Microbial leaching)又叫“细菌冶金”或“湿法冶金”,主要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Microbe)或其代谢产物(Metabolite)如 H_2SO_4和 Fe_2(SO_4)_3等作溶剂,进行化学反应,溶浸矿石中的有用金属,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矿石  相似文献   

15.
以褐铁型红土镍矿为原料,研究了其硫酸熟化过程及其矿物物相转变机制。考察了熟化过程中温度、时间、硫酸量、加水量对熟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浸出率随熟化温度的升高、硫酸用量的增加、熟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一定的加水量有利于Ni,Co的浸出。熟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0℃、硫酸量为每吨矿500 kg、时间60 min、加水量20%,在该条件下,Ni,Co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78.1%,91.1%和9.6%。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硫酸熟化过程矿物物相转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下熟化,矿相未被破坏,以针铁矿(FeOOH)为主;250℃时,部分FeOOH转变为赤铁矿(Fe_2O_3)和不溶性的碱式硫酸铁(Fe(OH)SO_4);300~350℃时,矿物结构被有效破坏,绝大部分FeOOH转变为Fe_2O_3;升温到400℃,Fe(OH)SO_4分解为Fe_2O_3;450℃时,完全可见Fe_2O_3且其结晶度最好;500℃时,Fe(OH)SO_4转变为硫酸铁(Fe_2(SO_4)_3),但仍以Fe_2O_3为主。大部分Ni,Co矿物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少量转变为不溶性的铁酸镍(NiFe_2O_4)、铁酸钴(CoFe_2O_4),造成Ni,Co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常压条件下,黄铜矿浸出速率缓慢,难以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溶液中,黄铁矿与黄铜矿共同存在时,发生"原电池效应"可以促进黄铜矿溶解。探究了在H_2SO_4溶液、H_2SO_4-Fe_2(SO_4)_3溶液和H_2SO_4-H_2O_2溶液中,黄铁矿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可有效促进黄铜矿溶解,但浸出并不完全。在浸出过程中黄铜矿表面形成钝化层,影响物质转移与电子传递效果。钝化层的主要成分为缺金属硫化物和少量单质硫。  相似文献   

17.
某砂岩型铀矿床矿石微生物浸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砂岩型铀矿床的矿石进行了不同酸度和Fe~(3+)浓度的微生物浸出试验,以及与酸法浸出(H_2SO_4浓度5 g/L)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浸铀在4 g/L酸度、2 g/L Fe~(3+)条件下铀浸出率最高(96.43%),比酸法浸出率高27%;微生物溶浸时Fe~(3+)浓度超过2 g/L对浸铀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专利与文摘     
用热酸浸提法浸提钼镍矿将 Mo-Ni 矿在530~570℃下煅烧后冷却,接着用热酸浸提法浸提。H_2SO_4在<85℃下加热2~3小时,pH 值在0.5~0.8之间浸出 Mo,用含7%的 TBP 石油将剩余的Mo,Fe 浸出,然后与 p204相接触以便除去剩余的 Fe,浓缩结晶,从而获得 NiSO_4·(NH_4)_2SO_4·6H_2O。  相似文献   

19.
用含Cu的(NH_4)_2S_2O_3溶液浸出含Mn≥0.5%的矿石以回收Au和Ag.溶液pH值由NH_3调节至≥7,内含SO_3~(2-)浓度≥0.05%.SO_3~(2-)由向溶液中通入SO_2产生,而S_2O_3~(2-)则通过向溶液中添加S而获得.例如,将合Au0.04盎司/吨、Ag12.1盎司/吨和含Mn2.1%的锰矿在含(NH_4)_2S_2O_3200克,(NH_4)_2SO_312克和NH_4OH50克,500毫升水的溶液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型胺类萃取剂 TAB-194在 HCl、(H_2SO_4+NaCl)体系中萃取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条件对萃取镓的影响,同时应用连续变化法、斜率法及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C_(19)H_(41)NO_2)_3(HGaCl_4)_2。根据 IR 和 NMR 谱图探讨了 TAB-194萃取镓的机理,表明胺醇结构的胺类萃取剂萃取镓主要是原子参与配位,羟基中的氧原子对萃取镓有一定的影响。用H_2SO_4和 NaClO_4进行反萃取,当〔H_2SO_4〕>1mol/dm~3、〔NaClO_4〕>3mol/dm~3时,反萃取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