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从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和经济六个方面构建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框架,并以水泥材料为例,对其绿色度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材料绿色度认证制度,提出完善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使绿色建筑认证成为关注焦点。当今“双碳”目标对建筑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评价体系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综合了目前环境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意在推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向前发展,是当前最为严格的认证体系,以减少环境影响、实现生态修复为目的,以再生性设计原则为指导,并利用当前最先进的可持续技术和策略为实现手段。通过对“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认证流程和认证等级进行总结,分析其变化历程及特点,并结合实际认证项目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旧标准采用条教计数法判定级别,新标准采用分数计数法判定级别,这是新标准重大的更新元素。判定级别形态与国际流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保持了相同性和一致性,应该说,体现国内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者吸取和传承了国际绿色建筑标准精髓和特长,扬长避短,同时真实反映国内众多绿色建筑认证师内心的呼声。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已出现了多个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香港地区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BEAMPlus也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其技术体系和认证流程井然有序。通过分析香港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提出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认证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值得借鉴.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基本确立,但在评价标准的整体性、层次性、经济可行性、定量分析所占比重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方面还有待完善.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评价体系要由标准走向细化;评价方法要由定性走向定量;加快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的进程;要由阶段评价走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LEED标准的制定背景,给出了与暖通空调相关的LEED标准条文。介绍了LEED标准中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认证制度及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讨论了绿色建筑的3个评价指标:绿色性、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栏首语     
<正>2006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2008年,10个项目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截止到2012年7月底,正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达到488个,加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权的省市地方政府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总数估计超过600个。6年多时间,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数以平均每年300%的速度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绿色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认证机构、认证流程及相关鼓励政策,阐述了中国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分析了通过中国官方认证的绿色建筑的逐年变化情况、建筑类型分布和地域差别等,统计了100个已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情况,并对中国大陆建筑项目的LEED认证情况做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上海、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较为成熟;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绿色建筑的评审有全国普及化的趋势,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逐年增多,处于由“浅绿”向“深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分析现行的以政府认证为主的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政府供给-行业自律-多方监督"的绿色建筑第三方认证制度,分析其内涵、优越性、认证方法,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因具有减少能源与材料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实践。然而,在全球加速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当前,尚缺乏关于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推动作用的讨论。在借鉴相关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和优化,确定了研究框架和方法:首先,以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桥梁,以德国DGNB所提供的评价指标与SDGs相关性的定性描述为基准;然后,借助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与SDGs之间的定性关系进行补充和定量转化;再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我国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特征;最后,将绿色建筑认证项目的指标得分率,与其评价标准对SDGs的贡献相结合,得到特定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拟议方法可有效测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认证项目对SDGs的贡献,进而反映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和个性特征。具体而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认证案例对不同SDGs的贡献有所差异,但两者对SDG12(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DG7(能源保障与清洁能源)和SDG6(饮水安全)的贡献均较为突出。厘清我国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1.
本刊综合报道 日前,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建设部有关官员同时表示,对于目前已有的所谓的绿色建筑,原则上不予承认。言外之意就是对一些开发商投机取巧、打概念牌的绿色建筑将不承认其合法性。如果开发商、业主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经过评估认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渐被业内及公众所熟悉。在简释LEED评价体系及其在国内认证现状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其在我国发展的局限性,并从借鉴LEED的成功经验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工程质量》2004,(11):55-56
建设部将评绿色建筑创新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健康发展,建设部决定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十种居室建材面对环保认证即将颁布的国家第二批强制性认证名录已经确定,首批公示的63项认证产品名录中包括十种居室建材产品,分别是人造板、油漆、乳胶漆、胶粘剂、木家具、壁纸、聚乙烯卷材地板、地毯、陶瓷和混凝土添加剂。这十种居室建材的认证项目将全部采用国家标准,不管是测试标准还是测试单位,环保认证都将和国家强制性建材标准认证一致。也就意味着,这十种产…  相似文献   

14.
1前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城市发展建设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日趋明显,西方国家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政府组织BRE制定了第一部建筑绿色评估标准BREEAM,随后美国USGBC推出了LEED评估系统,以这两套系统为代表形成了第一代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经过近20年的市场运作以及有志于绿色建筑的专业人士的推动,第一代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得到了广泛运用和认可。然而面对当今世界人类在城市建设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一代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上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以绿色建筑标准提升建筑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绿色建筑政策、标准和评价标识情况,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的绿色建筑科技发展计划和工程评选制度;标准包括绿色建筑主题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社团标准;评价标识包括管理制度、评价机构和标识项目。其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覆盖了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各主要建筑类型和全国各地区。最后,以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为例,说明了设置"四节一环保"各方面的控制项条文和最低得分要求、比现行相关标准要求更高的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款等绿色建筑提升建筑性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和提升建筑 健康性能的需求,本文以健康建筑及其评价 标准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健康建筑内涵认知 的改变,以及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的研究进 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建筑评价的认知 框架,将健康建筑评价要素分为“健康建筑 环境品质要素”“引导健康行为的建筑空间 与设施要素”“健康建筑设计要素”和“健康 建筑运营服务要素”四大类。其次,梳理了国 内外建立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探索,选择美 国WELL建筑标准、新加坡Green Mark健康 工作场所认证和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从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关系、评价对象和阶 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四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三个评价标准的特征与 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从评价理念转 变、评价认证推广、评价对象分类指导、评价 指标动态调整、评价方法优化等五个角度,对 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 建议,为推动健康建筑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瑜  覃琳 《室内设计》2012,93(6):33-37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是评价一个建筑是否符合绿色标准的指标体系,同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和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管理具有指导、规范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外先进评价体系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现行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标准应行的科学、自主的创新之路,并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应着重发展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1、标准修订工作概况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是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了我国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自2006年发布实施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基础,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工作。"十二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9.
2019年,USGBC发布了LEED住宅标准LEED v4.1 for Residential.从建筑建造各个成员在LEED住宅标识认证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角度展开分析,对比同时段发布的GB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对国内LEED住宅项目认证中各个成员的工作以及采用的专业技术进行分析,总结2个绿色建筑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中国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相关内容,阐述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中国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逐年增多,但是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北京市绿色建筑虽然政策体系,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形成,绿色建筑规模数量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其绿色建筑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及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