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来解读毛姆的南洋小说。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从传教士与土著、殖民官员与土著、白人与土著女子的爱情3个方面入手,剖析了自称来自"优等民族"的殖民者如何误解甚至蔑视土著文明,从而伤害彼此的情感。文章指出,只有消除偏见,加强沟通,尊重包容彼此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才有可能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2.
后殖民主义,是继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性讨论之后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分析后殖民主义思潮,结合其影响下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源头,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目前少有学者论及。探寻希腊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其他民族在史前往希腊地区迁徙的历史,以及他们将其在神话中叙述出来的方式,挖掘希腊神话从开始就带有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是20世纪新兴的理论。殖民地国家与女性的命运似乎如出一辙,他们长久以来都受到了种种残酷地剥削和压迫。而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于其被边缘化和他者的地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相似性,同时又伴随了不容忽视的差异性。将分别从理论渊源和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阐释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通过讲述一个细密画家被谋杀的故事,再现了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入侵和文化殖民.东方在西方文明大举入侵之后所处的混乱、毁灭、迷茫和忧郁的境地的历史.小说中表达出来的内涵是:解构东西方二元对立、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鼓励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用对话代替对抗.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也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对少数族裔者的客体他者化现象以及他者化主体自身为寻求主流精神归属的种种模仿行为,可以揭示隐匿在美国文化深层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19 世纪,随着清帝国逐渐的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各国人员被允许在清帝国境内游历、传教、交流和记录。 西方人本来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个东方的文明,但是当话语权被西方完全掌握的时候,图像的内容却不可逆转的朝 向了几乎与中国无关的方向,中国人不是可以自我发言的自由主体,中国被简单的标签化和符号化了。无论是画 笔还是相机,两者都作为一种符号的承载工具,被运用于对殖民中国的图像构建中。  相似文献   

8.
英语的殖民霸权将英语推向了全球语言霸主的地位,奠定了英语全球化的基础。18世纪脱离英国统治走向独立的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更是使英语的触角扩张到不能企及的国家和地域,在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再次确立了英语的世界语言霸权。进入21世纪,世界风云变幻莫测,英语能否继续保持霸主地位,其未来的发展走势如何?在此从英语霸权历史演变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入手,将编译从纯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加以审视。通过对“杭州网”编译语料的中英文对比分析,发现其“改写”显得过度;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看,部分地方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呈现“他者化”趋势。鉴此,文章提出地方媒体编译策略,即保持语际转换中两种语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树立“受众至上”的传播理念,强化编译地方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0.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六月庆典》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该小说在其表现主题、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上都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对作者第一部著名小说《无形人》的超越。在此从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出发,追踪主人公桑瑞德(儿时布里斯)的人生之路以及黑人牧师希克曼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六月庆典》的身份寻求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并挖掘作者对黑人命运和黑人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美国社会历史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施叔青小说《她名叫蝴蝶》的人物关系。着重分析了作为殖民者角色的史密斯的矛盾和作为被殖民者角色的屈亚炳的模仿、黄得云的反抗。  相似文献   

12.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钦努阿·阿契贝是非洲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众多,尤以"尼日利亚四部曲"最为著名,《人民公仆》是其中的最后一部。小说以后殖民创作的视角描写尼日利亚独立后的社会状况,揭露官员的腐败堕落,同时对自己的民族以及民众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金银岛>的故事安排和人物刻画,认为<金银岛>充斥着殖民主义的话语,弥漫着帝国主义的气息.它反映了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对作者史蒂文森的影响,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央企负责人会上提出,要切实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18.
爱·摩·福斯特是一位极具人文主义思想的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印度之行>充分体现了他反时侵略、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观.透过<印度之行>分析了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鲁宾逊漂流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前者用主人公的遭遇隐喻了圣经中人类的堕落和救赎,进而歌颂了上帝,后者消解了基督教的神圣和权威,揭露了美国基督教文明的伪善,进而颠覆了基督徒等同于文明人,异教徒等同于野蛮人这种公众思维,解构了殖民主义的道义基础。对比解读两部经典作品,阐释了基督教被用作殖民统治的工具对人类文明的扭曲,论证了平等、自由、博爱的高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霍桑的<红字>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都以宗教信仰与人性本能的冲突为情节主线,描述了男女主人公面对宗教信仰和美好爱情间的矛盾时的痛苦挣扎.<红字>源于殖民时期严酷教权统治下新英格兰,通过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加尔文教(清教)统治的黑暗.<穆斯林的葬礼>则牵扯到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60年间的命运沉浮.两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