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2.
随着拉萨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鉴于加强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以拉萨市贾热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为切入点,研究藏族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及特点,强调地域文化景观作为传统村落重要的文化载体,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出普通藏族民居特有的村落风貌及生动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香格里拉地区因其千姿百态、民族各异的传统村落而成为村落文化景观富集区,但目前的规划重物质而轻文化。总结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村落文化景观的内涵,论述“场景人物精神”三者的辩证关系,提出从文化景观视角进行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以小街子村为例,说明场景、人物、精神这3个要素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系统中的协同作用和统一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避免仅关注村落“场景”而忽视“人物”和“精神信仰”,注重文化景观系统及节点要素的梳理和维护,保护历史文化要素空间,审视“外力”,守住场所精神,建构出“文化-空间-时间”的村落文化景观多维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刘欣慰  郑志元  汤铭  姜凯 《华中建筑》2022,(12):164-168
徽州传统村落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探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对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为研究对象,以物质景观特征和非物质景观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类,对其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途径,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及活化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南自治州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景观,是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文章通过分析村落格局和形态、民居建筑形制和公共建筑,揭示了尼巴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从宏观、微观、精神三个层次解剖非物质文化景观对村落文化景观的影响。文章认为,传统风水观和防御理念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哲学观和居住理念致使民居建筑存在普遍性和差异性;精神信仰是村落文化景观得以形成的内在源泉。文章通过对尼巴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系统梳理,为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和乡村文化景观,从一定空间范围看其存在明显的域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这一空间分异成为传统村落区系特征识别及区域系统保护的研究核心,同时国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已逐步走向类型谱系与区划。因此,尝试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区划方法开展进一步探索,首先,构建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民居类型、社会文化4种类别21个类型的文化景观解构框架。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村落数据型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提取主成分因子,并进行系统聚类。最后,将系统聚类结果与描述型因子的定性感观印象相结合,形成传统村落区系划分方法。此外,以重庆32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实证应用。研究表明:①形成一套“因子解构—数据收集与处理—主成分提取与系统聚类—区系划分”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区系划分方法;②重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可划分为4个区系。为下一步传统村落区域性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且不断发展进化的活态景观。三峡库区文化景观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三峡库区的传统村落。因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凤阳村为例,通过对比其文化景观在三峡水库建设前后的差异,从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物质性、非物质性的角度,提出保护发展三峡库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方法,为三峡库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活态遗产,也是各个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选取了中国宏村和意大利五渔村为例,从传统民居保护、文化景观维护、旅游发展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国之间在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上的异同,旨在解决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徽建筑》2019,(10):28-31
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和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以休宁县祖源村为例,从水口空间、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和居住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及徽州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提炼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它们会因为血缘关系、宗族意识、佃户制度等人文因素,以及山川河流、地域空间、承载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扩张、析出,其裂变与演进适应自然环境,并最终形成人、地、村和谐统一的、场所空间有序的村落集聚形态,即村落群.文章以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方言区分布、地域构成和村落集群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徽州传统村落群的发展演进、维系方式和空间结构原型,并分别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为建立基于徽州传统村落群保护与传承的自适应营造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一些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乡愁呼唤着人们情感的回归,留住乡愁,就留住了人情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就是为了守住历史与时间的乡愁。本文在分析传统村落乡愁与意象的基础上,以徽州传统村落——绩溪县龙川村为案例研究,分析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利用隐喻抽取技术,演绎归纳龙川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及意象共识地图。最后从乡愁意象的发展角度,提出龙川在挖掘与合理保护意象元素、提升意象文化空间营造、优化意象转达与体验三个方面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也为其他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Water culture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a’s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embodies rich water cultures, and have a significance in related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that is, the landscape formed through humans’ environmental alteration during water activities—including how people use, transform, and manage it. The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s in Huizhou Region have developed over hundreds of years, reflecting the locals’ wisdom in sustainable water use. The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in Huizhou Region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systematic notion, in which all landscape elements such as ponds, weirs, and shuikous are interdependent, composing the landscape components e.g. valleys, hills, and basins, and establishing water security patterns for cities, towns, villages, and for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in Huizhou Region requires local generations’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nd in turn it is also vital to Huizhou people's life and Huizhou culture. Today, it acts as 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for sponge countryside and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地区开始显现出乡村景观的无序化开发和城市化倾向,根据游客行为特征,合理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引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汉中市乡村旅游地为例,以马蜂窝UGC数据为数据样本,通过GIS时空分析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处理与表达,继而分析乡村旅游游客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乡村游客出游呈现春秋旺、夏冬淡的时间特征,其兴趣点分布呈一核多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以古村镇、历史遗址与乡村自然风光类景点为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2)空间分布对于道路的依赖性较强,使得交通不太便利的镇巴等区域游客聚集程度低,而景点距离市区的远近对游客行为影响不大,提升景点吸引力才是关键。基于以上研究基础,为乡村旅游的空间规划及未来的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国伟   《中国园林》2021,37(7):83
新村空间设计语汇模块化是村落景观设计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地域特征弱化和空间不契合空间行为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古村落宅间元素是村民日常生活与村落环境在相互影响下长期适应性发展的结果,宅间元素模式研究可促进丰富新村空间设计语汇。以徽州地区古村落为例,从宅间元素的分类、图示、与空间行为的关联3个方面论述了古村落宅间元素模式研究方法论。通过徽州茆田新村景观设计阐述了宅间元素模式的应用,论述了基于古村落宅间元素模式的村落景观设计优化策略,有益于形成并推广地方空间设计语汇,避免过度依赖和使用既有的、来自城市的广场、草坪、树池等元素造成的全国村落的无差别设计。  相似文献   

15.
赵耀  龙彬  张菁 《中国园林》2023,39(9):67
传统村落是乡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构建 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尺度传统村 落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景观生态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文化遗产安全、自然生态安 全和休闲游憩适宜为目标,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最小累积 阻力模型,识别构成要素、建立网络体系,形成区域尺度下传 统村落景观安全的一种新研究范式,进而以腾冲市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景观 安全格局包含节点、廊道、环境3个关键要素,并可划分为不 同的安全等级;2)通过节点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 环境划分、优化与联系等步骤,建立由4级节点、2级廊道和 3级环境组成的腾冲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3)基于获得的景 观安全格局,提出对应“村落-廊道-区域”的分级、分区保护 策略。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区域 性文化遗产及其相关自然和人工环境的保护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两个层次和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祈求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发展。以肇庆为例,首先分析其在广东的文化形态分区区位;再以肇庆辖区内22个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该分析框架进行文化景观解读。最后,本文提出传统村落的动态发展结论,并指出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两大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其一是城镇化的传统村落,应在变化中传承村落原生的文化基因。二是再村庄化的传统村落,应建立“环境-产业-社会”协调互动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徽州园林常被形容为中国乡土园林景观的杰作,区别于徽派建筑直观的外形,植物造景却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徽州地域特征、诉说徽州历史文脉。造景手法多体现"师法自然"的特点,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以徽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又受到地理山水条件的制约。通过查阅古徽州地区典型古村落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文献资料,结合徽州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以宏村为例,从宏村的公共园林与私园两个角度探究植物造景的地域特征与人文气质。试图从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角度来理解徽州古村落树种选择、造景手法以及植物配置方式等内容,而这个讨论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相关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树种选择、植物造景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财富.数量众多的山西省古村落景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很高的研究价值.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要从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对人的关怀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既要满足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也要兼顾科学发展的需要、群众生活的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要处理好保护、修复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杨晨鸣 《山西建筑》2009,35(13):24-25
利用传统的“风水”规划理念对查济村落的规划选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该村落在选址规划方面与“徽州”传统村落风水规划的一些共性,也找到了该村落的一些特性,以提高人们对同样有保护价值的“非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地古村落”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