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晓梅  高飞 《建筑结构》2006,36(4):34-36,67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超长后注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工程质量》2006,(12):39-43
桩端注浆是上海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上海地区某超高层商业建筑试桩的高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卢坤华 《土工基础》2012,26(4):119-122
以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础为工程依据,进行了普通和后注浆超长大直径灌注桩的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对比分析了普通灌注桩和后注浆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发现在软土地区后注浆技术能有效地改善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和桩侧土层特性,增加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单桩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此项试验研究可为软土地区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地区某在建超高层的桩基静载试验为基础,对软土地区后注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地区的超长钻孔灌注桩为纯摩擦桩;超长钻孔灌注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是不同步的,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先于桩端阻力;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桩顶沉降量很大,应采用桩顶沉降量来确定其极限承载力;超长钻孔灌注桩存在有效桩长,其长径比不超过80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天津六纬路城市广场采用了直径为1m,桩端埋深94m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承载力取值及成桩可行性,试桩荷载试验加载至极限,为研究天津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力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本文以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为研究对象,进行超长桩的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长桩的荷载位移,曲线...  相似文献   

6.
砂卵石持力层桩端注浆灌注桩承载力与荷载传递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志辉  刘斌  庄平辉 《工业建筑》2001,31(8):40-42,26
通过对现场 5根大直径桩端注浆灌注桩的静载试验 ,对大直径桩端注浆灌注桩的承载力和荷载传递曲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注浆 ,使原来的摩擦桩变为端承摩擦桩 ,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桩侧摩阻力提高的范围在距桩端的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分析并研究福州某175m超高层建筑中,大直径灌注桩试桩加载22 000 kN的静载试验方案设计和静载试验结果。软土地区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通过设置支撑桩结合表层土换填压实的方法,保证堆载平台的稳定。该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深厚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大直径灌注桩,结合桩端和桩侧后注浆工艺,可满足超高层建筑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洞庭湖软土地区某特大拱桥主墩桩基础为工程依托 ,进行了一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并基于所获得的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结果表明 ,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为典型的摩擦桩 ,其竖向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 ,而桩端阻力往往难以发挥甚至趋于零 ,设计计算时尚应重视桩身压曲稳定分析和桩顶变形验算。同时 ,建议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的要求按桩顶容许沉降量来控制超长桩的竖向承载力 ,并基于线弹性 -全塑性桩侧荷载传递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以此获得的桩顶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证明了该思路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高压注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根桩端有高压注浆的大直径超长桩和5根桩端无高压注浆的大直径超长桩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桩端高压注浆可以大大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克服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工艺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三根嵌入岩层并有桩端高压注浆的软土地区冲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情况。分析了高压注浆、嵌岩深度、持力层性状对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对目前规范建议的桩端高压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进行了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钻跟管桩是一种桩侧后注浆的非挤土PHC管桩桩型,是近年研发出的新型大直径桩基础。为了研究这种新桩型的竖向抗压承载性能,对现场5根直径1m的随钻跟管桩进行静载和高应变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静载试验结果为校核标准,高应变承载力检测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嵌岩0.5m的随钻跟管桩极限承载力可达到20000kN,比同等直径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承载力经验计算值大13%~23%;桩侧后注浆工艺和桩端嵌岩深度能有效提高随钻跟管桩的侧阻力发挥,实测值比灌注桩的规范计算值大28%以上;虽然现场4根随钻跟管桩均嵌入中风化花岗岩0.5m,但端阻比小于30%,呈现摩擦型桩的承载性状。试验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机理,可为其工程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场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常用方法之一,基于现场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试验,分析了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量减小,且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超长灌注桩表现出摩擦桩特性,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破坏点,其竖向荷载主要靠侧摩阻力进行传递;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并且相互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对计算单桩承载力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为类似桩基础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杭州深厚软土层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某高架桥选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为了掌握钻孔灌注桩在该软土层的承载特性,共设计了一组三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试验和桩身高应变试验,试桩中安装了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滑动测微仪和土压力盒以反映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竖向承载力.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州软土层钻孔灌注桩表现为典型摩擦桩受力性状;单桩摩阻力由上部土层到下部土层依次发挥,浅部土层在达到极限摩阻力后,随着加载的增大,由于桩周土体发生了滑移破坏,桩侧摩阻力会有所降低;桩身高应变动测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接近,但桩侧、桩端分担比例与静载试验结果稍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根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现场试验,采用双循环法进行加载,采用沉降杆法测试工程桩顶、桩底的沉降,同时通过应力计测试桩身不同断面的轴力。为研究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试验表明:桩底沉降较小,最大加载时约为3mm,试桩顶的累计沉降几乎全部由桩身压缩量产生;桩端后注浆处理后,由于桩底沉降较小,桩身桩土相对位移减小,使桩侧土层摩阻力相对于不考虑后注浆时有明显提高,提高比例约为40%~50%,桩端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24%。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单桩合理注浆量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成为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的加固机理和注浆方式。着重介绍了苏州中心广场项目不同桩径、不同持力层的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试桩数据,并结合苏州金鸡湖周边其他4个超高层项目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08-11—2010)中的相关公式,估算了单桩注浆量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并将其估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给出了苏州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直径1000mm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量的合理范围为2~4t的建议,提出了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试桩之前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强系数的上限值进行估算。研究结果可为苏州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卫东  吴江斌 《建筑科学》2012,(Z1):303-307
上海中心大厦是国内在建的最高建筑物之一,结构荷载大,地表30m以下是超过60m厚的密实砂层,桩基础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基于土层的特点及上海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案例,并结合近年来桩基技术的发展,在对上海中心大厦桩型选择进行分析后采用了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桩桩径为1000mm,桩端埋深约88m,开展了灌注桩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桩端后注浆和不注浆的对比试验,载荷试验表明采用后注浆的试验桩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桩型试验验证了施工可行性、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表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是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可采用的一种桩型,为工程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南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中心大厦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632 m )采用了直径为 1 m 、桩端埋深 88 m 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有别于金茂大厦( 420 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92 m )另两栋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钢管桩。通过现场试桩验证成桩可行性及承载力取值,试桩载荷试验加载至极限,采用分布式光纤量测桩身应变,同时为研究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试桩破坏前,Q – s 曲线近似为线性,破坏时,桩体发生刺入变形; 桩侧桩端联合后注浆桩与桩端后注浆桩在侧摩阻力分布及发挥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黏性土中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桩土相对位移小于 5 mm ,砂性土中小于 10 mm ;桩土相对位移超过极限位移后,埋深较浅的黏性土中由于桩土相对位移大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与规范值相比,有效桩长范围内浅部土层中桩侧摩阻力小于规范取值下限,深部土层中桩侧摩阻力达规范取值上限的 2 倍以上;试桩端阻比较小,表现出摩擦型桩特性;桩身压缩占桩顶沉降 95% 左右,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产生。试桩试验为上海软土地区 600 m 超高层建筑首次采用灌注桩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分析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结合上海白玉兰广场工程开展4组试桩现场试验。试桩桩径1 m,桩长85 m,皆为桩端后注浆桩。基于试桩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以研究其承载变形特性,分析桩体受力以研究其荷载传递规律、桩侧摩阻力分布及桩端阻力发挥性状。考虑桩身材料弹塑性性质,对桩身压缩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桩身弹性压缩占主要部分,但在高荷载水平下,塑性压缩不容忽视。现场试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效果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显俊  车志强 《山西建筑》2005,31(16):118-119
对某工程试桩静载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及桩侧、桩端阻力发挥特性,提出了工程桩的设计、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静载试验、CT试验及取芯试验等试验方法,针对桩端后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同一根桩桩端压浆前后,以及同一场地上同样尺寸的未压浆桩与压浆桩,分别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可有效提高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以及桩底截面以上一定范围的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整桩承载力.桩端后压浆不仅可以提高桩承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其刚度,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CT试验及取芯试验明确了水泥浆在桩周的分布范围,证实了桩端后压浆的效果,并表明桩端持力层为砂性土层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