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设备运行时的结构完整性、稳定性是设备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核电厂用风冷冷水机组模块框架结构进行应力计算和抗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风冷冷水机组结构强度和螺栓强度在各种载荷工况下均能满足相关要求。最后就机组框架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核电厂风冷冷水机组的优化设计和抗震性能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冷水机组的换热器热平衡,推导了其制冷性能系数极限值的计算方法。在GB/T18430.1—2007及AHRI550/590—2011规定的工况下,分别对水冷冷水机组及风冷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的极限值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极限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冷冷水机组在GB/T18430.1—2007下的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10.01,IPLV的极限值为14.51,在AHRI 550/590—2011下的相应值分别为10.07及17.30。风冷冷水机组的相应值分别为7.37/10.25及7.30/16.11。风冷冷水机组盘管换热面积的大小及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升大小,进而决定冷凝温度的高低,如果不能通过改进盘管设计、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盘管换热效率的方法,使满负荷下的盘管空气温升低于10℃,风冷冷水机组满负荷COP的极限值只有7.37,IPLV不可能超过10.25。  相似文献   

3.
陈文强 《硅谷》2012,(11):160-162
AP1000新一代核电站的建设对电缆桥架一类的核电辅助设备提出更高的抗震性能要求,与此相对应,对相关的抗震性能鉴定试验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国内能满足此类要求的试验室不多。以某核电站采用的核级电缆桥架为原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建模计算,考虑由要求反应谱生成的人工时程波在滤去低频成份对电缆桥架抗震鉴定试验的影响,以期指导以后用于AP1000相关设备抗震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船用水冷冷水机组的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其性能,更应注重于其安全性、稳定性及维修的便捷性。本文从压缩机、系统管、海水冷凝器及其他部件的选型出发,结合框架的去谐设计和去耦设计,阐述船用冷水机组的抗振设计要求和方法;并对船用水冷冷水机组样机进行抗振试验,通过功能试验、耐振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检验其抗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水冷冷水机组满足GJB150.16A—2009的抗振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核电站抗震设计要求、在建和运行核电站的抗震设计情况以及运行核电站遭遇地震灾害的情况,简述了福岛核事故后世界各国核电站在抗震方面采取的措施,针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福岛核事故后的行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新建核电厂在抗震设计和评估方面的策略,以期通过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核电站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缺乏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证明核电站核级及抗震型单元式空调机组满足ASME标准的要求,确保该设备在核电站寿命期内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曲线桥梁地震中损毁严重、修复困难等问题,提出曲线桥梁漂浮抗震体系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工作原理。将漂浮抗震体系概念、方法用于制作的1/20曲线桥梁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桥梁在地震发生后桥墩顶加速度峰值较墩底降低率最大为24.6%,梁体在桥墩上部成漂浮状态能减小桥墩受力;试验过程中模型未倒塌,表明该体系抗震性能良好,可用于高烈度抗震地区的曲线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层建筑向着多功能、多用途及造型新颖方向发展,结构体系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该文以一幢设有带状桁架和伸臂桁架的超高层巨型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对该复杂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评估中。提出了7度多遇、基本、罕遇和8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目标,进行了整体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关键节点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综合研究表明这一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劲性装配式框架核心筒体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1:3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获得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整体抗震性能与结构破坏模式,并考证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叠合梁与抗震墙、楼板等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及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节点连接形式总体能满足现行规范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单轴往复加载下的3种不同形式钢板剪力墙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剪力墙均是因为面外约束不足而失稳失效,此外还得到横向波纹剪力墙拥有更好的面内抗震性能的结论。还原地震多维性对钢板剪力墙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式进行双向加载,探明了双向地震作用下,横向波纹剪力墙面内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其中边缘柱翼缘宽度及钢板厚度为主要变量。结果表明:波纹钢板剪力墙面外约束是限制其面内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双向加载下,其面内抗震性能出现不可忽略的削弱现象,并且滞回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捏拢现象;在充分保证面外约束下,尽管可以有效地降低性能削弱及捏拢现象这两种不利影响,但是还需要在对波纹钢板剪力墙的面内抗震性能设计时增设安全系数,以此考虑地震多维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5.12汶川地震至2009年5月一年的时间内,作者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的16次调查,获得了桥梁震害的第一手资料。该文首先对汶川地震、九江-瑞昌地震以及唐山大地震暴露出的关于地震区划图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我国地震区划图标示为低震区内多次发生强烈地震,建议工程师与科研人员正确认识和使用区划图;并通过对比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地震区划图,提出我国地震动区划图的发展趋势及编制多水准地震动区划图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汶川地震后对公路交通系统的调查,研究了地震灾区不同场地条件下桥型的抗震性能,讨论了概念设计与抗震构造措施对桥梁抗震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问题;最后总结汶川地震给我国公路桥梁抗震带来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地震动区划图、桥梁抗震性能的评价、设计与研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服务器设备的抗震性能,保障地震灾害中信息通信网络业务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性,该文构建一种服务器抗震技术性能检测和评估方法。包括震前震后服务器的外观和硬件检查、状态监控功能测试、运行可靠支持功能检查和设备性能指标检查。并基于地震模拟振动台,依据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通过抗震试验首次对某型号服务器的设备频率、设备结构、外观及硬件、基本功能、系统性能等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和方法验证。通过对抗震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服务器抗震技术性能检测和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为后续服务器抗震性能研究和标准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大型风冷冷水机组性能试验室中如何进行试验室声学设计,在满足大型风冷机组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在兼顾工况试验所需要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以及气流组织需要的同时,考虑噪声测试的特殊需要,采取合理组织气流走向等技术措施,保证大型空调冷冻设备性能试验室内的声场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明  王启 《工程力学》2018,35(12):175-184
内填钢板墙的双肢C型钢框架是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体系,建立三层该类框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模式及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板墙的屈曲起到了良好的耗能作用,内填钢板墙可以提高双肢C型钢框架的承载力和刚度,层间位移角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考虑钢板墙的高厚比、钢板墙高宽比、框架柱刚度系数等参数,采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各个参数下内填钢板墙框架的抗震性能,得到了一定的参数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隔震器在核电站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核电站在地震中如果遭到破坏那就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在核电站建设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重要课题.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将整个核电站建造在隔震基础上,早在1909年一位医学博士就曾提出过这个建议[1],可是由于一些技术问题,如怎样才能克服滑动量过大,如何保证在强烈地震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地震作用下钢梁-型钢混凝土(SRC)柱框架-钢筋混凝土(RC)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按8度(0.2g)设防、Ⅱ类场地设计了1个10层钢梁-SRC柱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原型,根据相似原理制作了缩尺比为1:5混合结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揭示了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复杂受力行为和破坏过程,并对混合结构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变形能力、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强度衰减和刚度退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利用Opensees分析平台对该混合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并对SRC框架-RC核心筒的剪力分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可为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高层建筑的有效建设,对其结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保持高层建筑结构应用中良好的抗震性能,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则需要加强与之相关的抗震设计,完善相应的设计方案,有效应对地震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逐步实现高层建筑建设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延长这类建筑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对比中美抗震设计规范体系的总体效果,根据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给出的典型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案例的设计结果,采用中国规范对其进行了对比设计研究,详细分析了按照中、美规范设计得到的结构构件尺寸、动力特性、设计地震作用和材料用量。并建立了中美两个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初步研究了二者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发现,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中,在相同地震危险性情况下,我国规范反应谱的设计地震作用较大,并且我国规范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比较严格,二者使得按照中国规范设计的结构其设计地震作用以及材料用量均显著高于美方设计结果。但中美设计方案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基本相当。该文对比结果可供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大长  郭雁  李布辉 《工程力学》2013,30(1):156-162
该文以研究外壳核心现浇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边节点的抗震性能为目的,制作一个新型装配式边节点和一个现浇边节点,开展两个T型节点抗震性能的低周反复试验,考察并分析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施工方法的T型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能量耗散、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新型装配式T型节点与RC现浇T型节点相似,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可以满足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钧 《中国科技博览》2014,(14):151-151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且地震区域分布较广泛,震害频率较高、破坏性地震较多。经历了2008年四川汶川和之后不久的青海玉树等几次破坏性较大的地震后,国内工程界对于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所发生的震害表现和相应的抗震能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总结和理解。伴随着抗震规范的修订,结构工程师应当更加重视抗震设计,加强抗震数值分析并在设计中采用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切实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犬震不倒。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总结和发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