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察了二硅化钼电热材料在CO和N2混合气氛条件下使用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这种非氧化气份条件下,二硅化钼材料表面很难生成氧化物保护膜;二硅化钼材料表面发生脱硅反应,生成低硅化物,甚至MoC,在表面形成变质层.在频繁的升降温过程中,由于表面变质层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发生剥落.从而导致二硅化钼材料在这种特出气氛条件下使用寿命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CALPHAD方法,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亚点阵模型以及理想气体模型来描述RE-X(Ag,Bi,Cr,Mn,Mo,V,Zn)中二元系各相的Gibbs自由能,并结合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的实验结果,对Ag-RE(RE:Sc,Y Nd,Sm,Gd,.Tb,Ho,Er)、Bi-RE(RE:Nd,Tm,Er,Ho,Pr,Gd)、...  相似文献   

3.
2.25CrMo钢在还原性含氯气氛中的高温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轲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2003,39(5):541-543
采用热重法及SEM/EDX,XRD研究了2.25CrMo钢在500和600℃下含氯还原性气氛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实验材料在两种温度下均发生了加速腐蚀,并且在外氧化膜/基体界面检测到了氯的存在.合金腐蚀动力学从500℃时的近似抛物线向600℃时的直线转变与氯化物在该温度下的蒸汽压有关.讨论了材料发生加速腐蚀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热腐蚀中存在的微电池过程,主要由热腐蚀过程中金属及合金表面形成的不同氧化物、硫化物及氧化膜中的不均匀性及缺陷等因素引起。提出了预氧化金属及合金试样在熔盐中的电位模型,实验结果基本与理论模型相一致。通过热腐蚀微电池模型,可以解释一些热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54SMo、904L和317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650、700和750℃下30%Na2SO4+30%K2SO4+20%NaCl+20%KCl混合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通过腐蚀动力学以及腐蚀产物成分和形貌分析,探究了3种不锈钢在熔融混合盐中的高温腐蚀机理。结果表明,3种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均表现为失重,耐蚀性顺序为254SMo>904L>317L不锈钢;熔融的氯盐加速腐蚀,主要遵循“电化学腐蚀+氯活性腐蚀”腐蚀机制,硫酸盐通过“碱性助溶”机制溶解和破坏腐蚀层,从而造成严重的内部和晶间腐蚀;在两种腐蚀机制中,以氯腐蚀为主,硫腐蚀为辅;提高Mo和Ni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高温腐蚀性。  相似文献   

6.
金属氮化物涂层是目前重点关注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抗冲蚀涂层体系.为了兼顾热物理化学环境和应力环境的影响,进行涂层的腐蚀-冲蚀耦合行为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比了TiN/Ti涂层与TiN/ZrN涂层的原始状态、热腐蚀后和盐雾腐蚀后的冲蚀行为.结果表明,对于TiN/Ti涂层,在涂层的缺陷处盐雾腐蚀时形成点蚀坑,这是发生冲蚀的薄...  相似文献   

7.
对某燃煤火电厂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金相显微镜对腐蚀产物的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硫酸盐对管壁的热腐蚀,造成管壁减薄严重,与屏式过热器管子内部存在的异物共同导致过热爆管.  相似文献   

8.
对金属材料的热腐蚀机理及危害进行了探讨。在对不同热腐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某发动机涡轮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及其所用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燃气热腐蚀试验方法,开展涡轮零部件及材料抗热腐蚀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最为接近海洋环境下涡轮零部件实际工作状态的实验室评价方法,适合于评价涡轮零部件及材料的抗热腐蚀性能,能为改进涡轮零部件的防腐设计和防腐加工工艺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试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温热腐蚀是热元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Na2SO4和NaCl熔盐会加速高温下的热腐蚀,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发生。本文就Na2SO4和/或NaCl熔盐引起的热腐蚀进行了讨论,其中Na2SO4是主要的腐蚀反应物,详细介绍了2种典型的热腐蚀行为和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热腐蚀模型和机理,以及Na2SO4、NaCl、Na2SO4+NaCl熔盐的反应公式和腐蚀机理。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制备防护涂层是缓解热腐蚀的最佳途径,总结了近年来MCrAlY涂层、NiAl涂层、热障涂层和新型涂层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了进一步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的方法。最后,展望了防护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Nb-W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和热力学的实验信息,采用Calphad方法修改了Co-W二元体系的部分相模型,以评估Co-Nb-W三元体系1273、1373、1473 K的等温截面相图。Co-Nb-W三元体系热力学评估过程中,αCo和BCC相采用溶体相模型; λ、χ、Co3Nb相采用双亚点阵模型;Co7W6、Co7Nb6相描述在同一四亚点阵模型 (Co, Nb)1(Co, Nb, W)2(Co, Nb, W)4(Co)6中。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相图较好的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环境中电子设备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环境中电子设备所承受的湿度、温度、腐蚀性气体、空气沉积物、微生物等环境应力因素及其腐蚀效应,概述总结了电子设备腐蚀机制及主要类型,并提出电子设备设计与使用中抑制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C-Si-Mn系热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单道次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下热轧双相钢热变形行为.研究发现,变形温度越高,再结晶越容易;变形温度降低,铁素体晶粒小,热变形流变应力随之下降,并且双相钢中板条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形貌均有退化趋势.通过对不同变形温度下双相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热轧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Ti3AL,Ti3Al-Nb及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900℃及950℃空气中当表面有(0.9Na,0.1K)2SO4盐膜存在时的高温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3Al,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900、950℃遭受严重的热腐蚀.合金表面均没有形成单一的A12O3保护层,而是形成外层为富TiO2层,内层为TiO2、A12O3或Nb2O5的混合氧化物层,在氧化膜/合金基体界面形成一些硫化物.合金的腐蚀以电化学机制进行.硫化物的形成也促进了电化学反应的阳极过程.向Ti3Al中添加Nb可以显著地改善其热腐蚀性能,这归因于Nb促进富Al氧化物内层的形成.TiAl的耐蚀性能优于Ti3Al基合金.  相似文献   

14.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熔盐热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熔融盐中的热腐蚀行为。TiAl在900℃(Na,K)2SO4中呈现良好的抗热腐蚀行为,形成的腐蚀产物具有分层结构,外层为TiO2与Al2O3的混合氧化物,和二层由致密的Al2O3组成,内层是Ti或Al的硫化物。在Na2SO4+NaCl的混合盐中,TiAl遭受严重的热腐蚀,不能形成保护性的Al2O3层,形成的Al2O3和TiO2混合膜的粘附性差,较易剥落。  相似文献   

15.
陈俊森 《上海金属》1996,18(1):17-22
低碳锰硅钢热轧无缝钢管在生产工艺流水线上,采用轧后控制冷却和两相区淬火工艺,可获得由铁素作和马氏体组成的两相结构,从而制成热轧双相无缝钢管。另外,热轧双相钢管应用于拔制高强液压缸体,可达到简化工序和节材、节能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涂90Na2SO4(wt%)和10NaCl(wt%)的混合盐膜法研究了单晶高温合金DD3在900℃空气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DD3单晶合金的高温热腐蚀是灾难性的;其动力学曲线无明显孕育期,但有明显的阶段性。文中对各阶段的腐蚀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K3合金上NiCrAlY-ZrO_2·8%Y_2O_3涂层在热腐蚀条件下的破坏行为。熔盐沿陶瓷层晶界向内渗透导致底层的腐蚀,以及Y_2O_3的酸性溶解导致ZrO_2由C相向M相的转变是热障涂层热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某些工艺因素导致涂层破坏或不稳定会造成涂层过早地灾难性破坏。  相似文献   

18.
The phase diagrams of binary systems SmCl_3-CaCl_2 and SmCl_3-LiCl were determined byDTA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he system SmCl_3-CaCl_2 is of a simple eutectic typewith eutectic point of 55.8mol-% SmCl_3 at 545℃.The system SmCl_3-LiCl is of the typewith incongruent melting phase 2SmCl_3·LiCl at peritectic point 434℃ and with eutecticpoint of 31.5 mol-% SmCl_3 at 395℃.  相似文献   

19.
影响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诸因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相不锈钢是热塑性较差的钢,易出现热加工缺陷。因此分析了轧制温度、相比例、σ相及微量元素诸因素对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影响。认为双相不锈钢在冶炼过程中要尽量降低钢中硫、氧含量并加入适量的微合金元素,在热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轧和终轧温度,控制σ相析出,保证适当的相比例、冷却速率等以避免热脆性裂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型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68的抗热腐蚀性能, 并与K438合金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热处理态DZ68合金组织中几乎没有(γ+γ') 共晶, 碳化物尺寸小,其整体组织比较均匀; 在热腐蚀过程中发生比较均匀的腐蚀, 其外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主要是(Ni, Co)Cr2O4, 内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主要是Al2O3. 热处理态K438合金组织中存在较多的 (γ+γ'共晶和数量较多、尺寸较大的长条状碳化物, 组织均 匀性较差; 在热腐蚀过程中发生不均匀腐蚀, 其外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主要是NiO, 内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主要是CrS.两种合金中Ti元素的偏析有促进其它元素偏析的倾向, 使合金组织的均匀性恶化,热腐蚀均匀性变差. 在本实验条件下, DZ68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略好于K438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