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原料和铁水资源紧张,入炉原料硫负荷高,钢水硫含量超标频繁.虽然LF炉脱硫成本高、时间节奏慢,但目前马钢CSP钢水仍用LF炉脱硫作为弥补措施,因此探索LF炉快速脱硫是必要的.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提高转炉挡渣,减少下渣量;LF炉快速造渣,调整炉渣碱度,降低氧化性,保持炉内还原性气氛,提高吹氩强度,钙处理等方式实现LF炉快速脱硫.  相似文献   

2.
含BaO渣系“渣洗”脱硫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50t转炉采用BaO渣系,在出钢过程中,对钢水进行炉外“渣洗”脱硫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含BaO渣系脱硫剂加入量8kg/t的条件下,平均脱硫率ηs≥35%,与不含BaO的CaO基脱硫剂相比,侬相对提高40%左右。含BaO渣系的硫容量(Cs)、硫分配系数(Ls)以及硫在渣中的传质系数(β(s))都比CaO-Al2O3-CaF2渣系的大;“混冲”能使钢渣界面积扩大1000倍以上,强化吹氩能增大钢渣界面积等,这些因素使脱硫率显著提高。该工艺简便、快速、经济和有效,可以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MnO高钛渣脱硫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加0~5%MnO高钛渣脱硫能力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硫在渣铁间的分配系数,并对含MnO钛渣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分配系数随MnO的初始含量、炉渣碱度的升高而提高;随TiO2初始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在无搅拌条件下,脱硫反应为二能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62kJ/mol;硫在渣中扩散为反应的限制环节指出了提高脱硫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船板钢生产工序,减少钢水精炼时间以控制生产节奏,进行渣洗脱硫替代钢包精炼炉(LF)脱硫的工艺改进试验。分析转炉终渣氧化性、终点碳含量及钢包底吹氩流量等参数对渣洗过程中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渣FeO质量分数大于25%时,脱硫率在20%以下;终点碳质量分数低于0.06%时,由于钢水氧化性强,钢水脱硫率低于20%,需将转炉终点碳质量分数控制在0.1%以上;增大氩气流量能提高脱硫率,但当流量超过0.5 m~3/min,效果不再明显。该研究为用渣洗脱硫取代LF炉脱硫工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钼丝炉内1500℃下石墨坩埚中,作了CaO—SiO_2—TiO_2—Al_2O_3—MgO熔渣与含硫铁液之间的脱硫反应试验,铁及渣成份模拟某厂高炉铁渣。根据试验数据,作出硫分配系数Ls与渣中CaO/SiO_2及TiO_2%的关系曲线。结论认为,在试验成份范围内的某厂高炉渣,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模实验,对马钢120t钢包精炼处理时钢液裸露进行观察,研究钢包吹氩量、渣层厚度以及钢包透气砖透气孔数目对钢液裸露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底吹氩流量的增加,钢液裸露面积逐渐增大,并趋向于临界值;随着渣层厚度的增加,钢液裸露面积逐渐减小,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随着透气砖透气孔数目增加,钢液裸露面积逐渐减小且相差很小。根据达到临界最大搅拌效率时吹气量,实际生产时吹氩量只需达到360L/min;在正常生产渣量范围内,选择3.0%钢包渣渣量。  相似文献   

7.
从优化转炉"留渣+双渣"脱磷工艺脱磷效果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倒炉温度、炉渣碱度以及(FeO)含量生产控制要点对脱磷率的影响。采用"留渣+双渣"冶炼工艺后,试验炉次转炉平均脱磷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真空碳管炉中,摸拟冶金炉渣与钢液反应条件,在1 600℃下,进行了含铌渣-钢液反应的平衡实验,测定了反应平衡后钢中铌的含量,计算了氧化铌在不同渣系中的活度系数.结果表明,在CaO-SiO2-Al2O3渣系中,铌的活度系数的数量级在10-2左右,并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使用自行设计的流化床实验装置进行废轮胎胶粒气化实验和气化脱硫实验,研究温度、钙硫摩尔比以及流化数对气化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增大产气中可燃气成分体积含量,增大产气热值;钙硫摩尔比的增大导致脱硫效率升高和产气热值增大;流化数增大可提高产气量,同时也使得产气热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竖式碳管炉中进行含铁尘泥高碱度内配碳球团的还原试验,并通过改变温度、配碳比和碱度对含铁尘泥还原过程中的脱硫和脱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碱度内配碳球团在高温下快速还原制备金属铁粒的脱硫率高于97%,铁粒中硫含量最低达到0.007%,而脱磷率一般为25%~35%,最高达到38.52%。随着温度和配碳比的升高,铁粒的脱硫率和脱磷率均增加;而随着碱度的增加,铁粒的脱硫率和脱磷率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1803~1873K温度范围内3种熔钢与Na2O-Li2O-SiO2~B2O3熔渣间的界面张力值,研究了其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熔钢中氧、硫含量的增加,界面张力值大幅降低,渣金间的相互作用加强,界面张力值随着渣中Si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Na2O和Li2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地下工程灾害治理中大量消耗水泥造成的环境污染、造价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制备了赤泥-高炉矿渣-钢渣基三元体系全固废类注浆材料,系统研究了钢渣对赤泥-高炉矿渣二元体系工作性能、力学强度的作用规律,并结合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压汞仪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对赤泥-高炉矿渣二元体系力学强度具有提升作用,当其掺量为10%时,28 d抗压强度可达12.78 MPa,增幅为59.84%。钢渣经机械粉磨和高温活化后,其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随着钢渣粒度的减小,浆液结石体力学强度逐渐增强;随着活化温度提升,结石体力学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钢渣在10%最优掺量下,活化温度为700 oC,粒径为200目时,赤泥-高炉矿渣-钢渣基注浆材料结石体的力学强度最优,28 d强度达到15.1MPa。此外,钢渣的掺入还可以促进赤泥-高炉矿渣基浆液的凝结,凝结时间缩短,浆液的流动性降低。微观分析表明:钢渣可参与赤泥-高炉矿渣体系的水化反应,而且钢渣微粒在浆液结石体中具有充填效应,使结石体更加密实,进而提高结石体力学强度;此外,在高温条件下,钢渣中生成钙芒硝,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钙胶凝矿物,可促进钙矾石和水合铝酸钙的生成,对强度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神木煤显微组分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热天平上考察了湿度对神木煤显微组分热解的失重行为、红外光谱变化、半焦元素分布以及脱硫脱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长高,镜质组和惰质组在400-700℃出现明显的热解失重峰,且热解失重行为相似,但镜质组失重峰温低,失重速率大,脱硫脱氮率高;与惰质组半焦相比,镜质组半焦C含量较低,H,O,含量较高。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脂肪C-H键和芳香醚键、羟基等逐渐断裂分解,至700℃基本消失,同时半焦中C元素含量升高,H,O含量下降,N,S含量变化不大,同时湿度升高也有利于提高脱硫脱氮率。  相似文献   

14.
MgO·Al2O3 spinel type inclusions in casing steel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forms.One is pure MgO·Al2O3 spinel,another is the composite oxide of the Mg-Al-Ca-Si-O system,and the third is the complex with oxide as a core covered by sulfide.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were studied.The influences of slag basicity and vacuum degree on the magnesium content during the vacuum treatment of molten steel and furnace ...  相似文献   

15.
对悬挂式顶吹喷粉精炼的钢水脱磷速率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应用传质原理的双膜理论,分别考虑气粉流直接冲击钢水面的过渡相接触区和顶渣的稳定相接触区,建立了顶吹喷粉钢水精炼的动力学模型.考查了供粉强度和渣粉熔化特性对精炼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渣粉熔点较低的情况下,稳定相接触区对整个精炼过程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增加供粉强度可增加稳定相接触区反应所占的比例,但对过度相接触区无影响,降低渣粉熔点可显著提高过渡相接触区的精炼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精炼过程的速率.  相似文献   

16.

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性能试验研究

于峰1,王旭良2,张扬1,方圆1*

(1.安徽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32;2.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243000)

摘要:

为提高钢渣的利用率,开展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性能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砂率、水灰比、钢渣砂含量、钢渣砂取代粒度、粗钢渣掺量及粗钢渣取代粒径等因素对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砂取代粒径或粗钢渣掺量的逐渐增大,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率逐渐降低;随着水灰比或钢渣砂含量的逐渐增大,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先增大后减小。钢渣砂含量和钢渣砂取代粒径对全集料钢渣混凝土的膨胀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钢渣的膨胀性能,合理建议自应力钢管混凝土和收缩补偿混凝土的配合比。基于单因素加权拟合方法,提出全集料钢渣混凝土膨胀率的近似预测公式。

关键词:钢渣混凝土;正交试验;膨胀性能;水灰比;砂率

  相似文献   

17.
以ZM6镁合金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粗糙度、转速和载荷对摩擦系数影响的权重顺序以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摩擦系数影响的权重顺序依次为粗糙度、转速、载荷; 转速为30 r/min时,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粗糙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转速为45 r/min时,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和粗糙度的增大均先减小后增大; 转速为60 r/min时,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粗糙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载荷为35 N时,摩擦系数随着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载荷为50 N时,摩擦系数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载荷为65 N时,摩擦系数随着转速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沿海含盐高湿环境下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首先,分析间接拉伸强度( ITS)用于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设计的可行性;然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间接拉伸试验,分析温度、加载速率和沥青用量对ITS的影响;最后,对不同条件下混合料的ITS与冻融劈裂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ITS随试验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随加载速率的增加逐渐增大,随沥青用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区间内某一用量下达到峰值;在温度40℃、加载速率5 mm/min的条件下,混合料的ITS与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的相关性最高,可以利用该条件下的ITS作为沿海地区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设计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210tKR铁水预处理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根据涟源钢铁厂的具体生产情况,分析了影响210tKR铁水预处理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如铁水温度、脱硫剂单耗、铁水初始硫含量、搅拌时间等,结果表明脱硫效果随着铁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脱硫剂单耗、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有一较佳值,随着铁水初始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有一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