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钢在饱和CO2的高浓度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流阻抗法、线性极化以及动电位扫描,分别测定了碳钢在含Ca^2+、HCO3^-并以CO2饱和NaCl溶液中的Rt(传递电阻)、腐蚀速度、点蚀倾向(Pit)以及βa、0634c值。实验结果表明,室温(29℃)下当介质中HCO3浓度在低于0.1M范围内增加时,或较温度下(59℃)低于0.02M范围内增加时,碳钢的腐蚀速度均因阴极过程受阻而逐渐下降。然而当其浓度超过此值后,HCO3离子则会促进碳钢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循环极化、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形貌,研究了CO_3~(2-)与HCO_3~-在25组不同配比的质量浓度正交下对X80管线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电极表面电位变化的影响,不饱和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规律可能会受到溶液中电流波动影响,因此CO_3~(2-)与HCO_3~-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非线性规律,当单一离子质量浓度较低时,另一离子会在其质量浓度变化区间存在一个极值点,在该极值点之前腐蚀程度会随离子质量浓度增加而加剧,超过该极值质量浓度后X80钢的腐蚀程度反而会受到抑制;而当此单一离子质量浓度较高时,该极值点会发生变化。经过正交极差计算得出CO_3~(2-)与HCO_3~-在模拟土壤环境中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aHCO_3、Na_2CO_3,即HCO_3~-在腐蚀体系中的影响比重大于CO_3~(2-)。  相似文献   

3.
《化工机械》2017,(2):160-163
采用循环极化电化学测试方法,在不同浓度的Cl~-和HCO_3~-混合溶液中对高氮钢进行电化学测试,根据循环极化曲线滞回环面积的大小以及点蚀表面形貌特征,分析高氮钢在Cl~-/HCO_3~-共存环境中的点蚀敏感性。结果表明:高氮钢在Cl~-/HCO_3~-共存环境中的点蚀行为为钝化膜破裂型点蚀;高氮钢点蚀行为受Cl~-和HCO_3~-两种离子协同作用的影响,点蚀敏感性随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Cl~-浓度低于0.025mol/L时,高氮钢的点蚀敏感性随HCO_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Cl~-浓度较高时,点蚀敏感性随HCO_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低磷酸盐—低氢氧化钠水处理工艺下侵蚀性阴离子对碳钢的腐蚀 ,通过高压釜静态试验 ,计算在不同浓度下碳钢的腐蚀速度 ,测定溶液中总铁离子浓度以及对表面的 EPMA(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电子探针微量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高温下 ,Cl-、SO42 -是引起碳钢腐蚀的主要原因。它们能阻碍膜的形成。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 ,当 CCl- >0 .4m g/L 时 ,碳钢的腐蚀速率明显增加 ,蚀孔增多 ,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对低放废液在处理过程中结垢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总结,对结垢趋势和腐蚀趋势的判断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对pH、温度、Ca~(2+)和HCO_3~-对结垢趋势以及结垢量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结垢趋势以及结垢量的主要原因;温度增加时,结垢程度增加,但是Ca~(2+)、HCO_3~-对结垢程度的影响不如pH的影响明显。结论:适当的降低废液的pH,可以有效减小碳酸钙结垢量。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界,正常温度下,水的pH一般在4.3~10.0之间,碳钢在这样的水溶液中,其表面常常形成Fe(OH)2覆盖膜。此时碳钢腐蚀速度主要决定于氧的扩散速度而几乎与pH无关,在pH为4至10之间,腐蚀率几乎是不变的。pH在10以上时,铁表面被钝化,腐蚀速度继续下降。当pH低于4.0时,铁表面保护膜被溶解,发生析氢反应,腐蚀速度将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5)
以污泥作为主要材料,以污泥焚烧灰渣和粘土作为辅料制备污泥陶粒催化剂。考察了HCO_3~-及水质背景对污泥陶粒催化剂(SCC)催化臭氧氧化头孢曲松钠(CRO)的效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0.95 mg/min,SCC投加比例(催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1,反应温度为20℃,CRO浓度为100 mg/L时,HCO_3~-对催化臭氧氧化抑制作用明显,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HCO_3~-浓度增大而表现得更加显著;并且随着溶液水质的复杂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出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接种稳定运行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污泥至厌氧发酵罐进行批式实验,研究了进水HCO_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HCO_3~-质量浓度0.8 g/L时,发酵罐出水pH迅速大幅度升高,抑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氮去除速率大幅下降;随着进水HCO_3~-质量浓度从0.8 g/L增加到1.2 g/L,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增加;进一步提高HCO_3~-浓度,氮去除速率下降,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又受到抑制。HCO_3~-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表现为提供充足碳源和调节反应器p H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旋转挂片腐蚀法,考察了常压塔顶酸性水的p H值、Cl-浓度以及缓蚀剂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对挂片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2~3时,20#碳钢腐蚀严重;p H值大于4时,20#碳钢的腐蚀速率趋于稳定;最佳缓蚀剂浓度为9 mg/L。添加缓蚀剂前后的扫面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显示,未添加缓蚀剂时,20#碳钢发生均匀腐蚀与点蚀,20#碳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Fe的氧化物,缓蚀剂有效的抑制了冷凝水中Cl-与金属结合,缓解了20#碳钢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0.
用甲醛滴定法研究了氨法脱碳产物NH_4HCO_3溶液的受热分解,测定了温度323~363 K、浓度3.0%~7.9%(w)时的NH_4HCO_3溶液分解过程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变化,并用动态法测定了288~313 K时NH_4HCO_3在Na_2CO_3-H_2O体系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HCO_3~-浓度在前30 min内先快速下降再平缓下降,NH_4HCO_3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同一温度下,浓度越高,达到分解平衡所需时间越短.NH_4HCO_3的分解过程符合Lageren吸附模型;NH_4HCO_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Na2CO3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0.1 mol/kg时最大,此时平衡固相由NH_4HCO_3变为Na HCO3.  相似文献   

11.
油田污水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虎  刘静  马梓涵  张艳  杨向平 《应用化工》2011,40(6):1062-1065
为研究各种因素对油田污水腐蚀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挂片失重法试验了A3碳钢在不同H2S、CO2、溶解氧、SRB浓度及不同pH值和矿化度的模拟油田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随H2S、CO2、溶解氧、SR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解氧会促进H2S和CO2的腐蚀,H2S会抑制CO2的腐蚀;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矿化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矿化度为40 000 mg/L时达到最大;碳钢在碱性环境下的腐蚀速率比酸性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小的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高温环烷酸腐蚀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介质浓度和流速等因素,研究了20#碳钢和304不锈钢在高温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温度、介质浓度和流速对环烷酸的腐蚀速率有显著的影响。两种材质在环烷酸中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20#碳钢的腐蚀速率远大于304不锈钢。280℃时,20#碳钢的腐蚀速率与环烷酸浓度呈线性增加关系。同条件下,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存在明显的拐点,酸值浓度为5~10 mg KOH·g~(-1)时,其腐蚀速率呈高梯度的增加。碳钢的环烷酸腐蚀速率对流速的变化敏感,腐蚀梯度随介质流速增加而明显增大。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较低,流速为3.40m·s~(-1)时,其腐蚀速率仅为0.0632mm·a~(-1)。  相似文献   

13.
测定水中的碱度是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标准滴定液进行滴定。指示剂用酚酞(变色范围pH=8.2~10)和甲基橙(变色范围pH=3.1~4.4),酚酞终点耗酸量用“P”表示,甲基橙终点耗酸量用“M”表示~#。滴定过程中酚酞终点可将OH~-离子和1/2CO_3~-离子滴至等当点,甲基橙终点可将OH~-、HCO_3~-、CO_3~-离子全滴至等当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碳钢在酸性条件下腐蚀问题,合成了3种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缓蚀剂,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缓蚀剂在1.0 mol·L-1 HCl溶液中对碳钢腐蚀程度的影响。对不同种类、浓度条件下的缓蚀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属于混合型抑制剂并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大小为SC2>SC3>SC4,在SC2浓度为1×10-3 mol·L-1 HCl时最大缓蚀率可达91.1%,并且发现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EM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表面活性剂有效减缓了碳钢表面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185 nm真空紫外光(VUV)辐照下其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辐照度下,BPA的去除率随其初始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溶液初始pH为5.95时,BPA的降解速率最大;而随着溶液pH的增加,降解速率减慢,强碱性条件不利于BPA的降解。CO_3~(2-)、HCO_3~-、NO_3~-、Cl~-以及SO_4~(2-)与BPA共存时,其准1级反应速率常数k(CO_3~(2-))k(NO_3~-)k(HCO_3~-)k(Cl~-)k(无)k(SO_4~(2-)),其中CO_3~(2-)对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大,而Cl~-的抑制作用和SO_4~(2-)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不同水质对BPA降解的影响表明:BPA在超纯水中的降解最快,其次是自来水,而在河水中的降解最慢。溶解有机质的存在是抑制实际水体中BPA降解的主要原因。由此推断,BPA在185 nm VUV的作用下主要是通过直接光解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间接降解而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16.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对聚柠檬酸的阻垢作用展开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显著性分析,质量浓度、搅拌速度对于结垢量有着显著影响。随着聚柠檬酸质量浓度的增加,碳钢挂片上的结垢量迅速下降,当质量浓度15mg/L、温度60℃、时间5 h、搅拌速度200r/min时,结垢量最小为70.56×10~(-5)g/cm~2。搅拌速度对于阻垢也有一定的作用,搅拌速度的增加,碳钢挂片上的结垢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搅拌速度200r/min时,结垢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酰胺羧酸类化合物是性能优良的有机胺缓蚀剂,为了提高其溶解与阻垢性能,合成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型酰胺羧酸水处理剂—聚N-马来酰甘氨酸,以高分子碳长链骨架取代传统酰胺羧酸缓蚀剂分子结构中憎水基团高级烷基。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化学需氧量测定法判断产品产率。考察了Ca~(2+)、HCO_3~-、水处理剂浓度、温度以及时间对阻碳酸钙垢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产品在已发生腐蚀系统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药品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时,阻碳酸钙垢率为95.44%,相对于温度与过量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水处理剂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最大,其他水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确保水处理剂与钙离子质量浓度比高于1∶20即可保证所需的阻垢效果,有效阻垢时间大于10 h。产品投加质量浓度为80 mg/L,缓蚀率为90.43%,在碳钢已发生腐蚀的条件下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 Na_2CO_3属质子(Br(?)nsted)碱,可用标准HCl 溶液直接滴定。其滴定曲线有两个突跃,第一个突跃相当于:CO_3~(2-)+H~+—→HCO_3~-第二个突跃相当于:HCO_3~-+H~+—→H_2CO_3(?)在第一等当点由于HCO_3~-的缓冲作用,突跃不很明显,以酚酞褪色作为终点很难观察,误差较大。一般是滴定至第二等当点,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几种常见离子(NO_3~-、SO_2~(4-)、HCO_3~-、SiO_3~(2-)、Ca~(2+)和Mg~(2+))对2种解毒铬渣(600℃和800℃热解解毒)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比较,NO_3~-(NaNO_3)和SO_4~(2-)(Na_2SO_4)的存在能提高解毒铬渣的磷去除率;HCO_3~-(NaHCO_3)和SiO_3~(2-)(Na_2SiO_3)会与水中的PO_4~(3-)竞争Ca~(2+)生成沉淀,从而对铬渣除磷起抑制作用;Ca~(2+)和Mg~(2+)的存在能够提高铬渣的除磷率.根据上述结果及水、污水中一般离子含量,初步分析认为对铬渣固磷影响最大的应该是Ca~(2+)、Mg~(2+)和HCO_3~-(CO_3~(2-))离子,前2者起促进作用,后者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20#碳钢材料在油田上的适用范围,采用室内静态腐蚀挂片正交实验法,模拟油田采出水腐蚀性因素对20#碳钢在油田采出水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根据腐蚀失重法及试片的腐蚀速率分析,利用正交实验考察ρ(Ca2+)、ρ(HCO3-)、ρ(Cl-)、温度、pH值对20#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20#碳钢腐蚀性影响的强弱程度为温度pH值ρ(Cl-)ρ(HCO3-)ρ(Ca2+)。温度对20#碳钢起主要的影响,其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时,腐蚀速率随pH值增大而降低。其次,ρ(Cl-)的增加使低碳钢腐蚀加重,ρ(Ca2+)、ρ(HCO3-)对20#碳钢也有一定程度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