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商741火成岩油藏是特殊类型油藏。以钻井、录井、岩芯、化验分析、地震、测井、试油试采、井间干扰实验资料为基础,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理论,通过应用测试技术、岩芯分析技术、FMI、CMR测井技术和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该火成岩油藏进行了开发前期油藏描述。从而揭示了商741火山喷发岩和侵入岩复杂的地质、油藏特征及极强的储层空间非均质性分布,实现了火成岩油藏的开发。本文从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工程等方面对火山喷发岩和侵入岩开发前期油藏描述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
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是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环节.流动单元识别是研究油藏非均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流动单元的概念和识别流程.研究流动单元的基本特征和识别标志,提出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识别方法,并给出各类流动单元及物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牛圈湖油田低孔特低渗油层测井二次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牛圈湖油田J2x油藏储层岩性复杂、物性差及非均质严重的特点,充分利用大量岩心分析资料和试油试采资料,并结合动态开发资料,建立起适合该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4.
稠油底水油藏地质研究及水平井调整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东部油田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油藏类型大部分为复杂断块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羊三木油田三断块NgI油组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投入开发近30年,目前采出程度不足8%,开发效果一直较差.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搞清储层及剩余油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基础上,提出三断块NgI稠油底水油藏,采取钻水平井加密与钻直井加密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油水井措施整体挖掘油藏潜力的井网调整策略.羊H1井的钻探成功,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具有烃源好、储集优、含油性高、地层压力高等特点,同时兼具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地层整体偏塑性等特征。调研泥页岩非均质性研究资料,结合本区古沉积环境及构造特征分析,针对不同区块纵横向岩性岩相、有机地化、储集条件、岩石可压性、油藏特征等作为非均质性研究基础,总结非均质性特点及规律,为储层改造工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岗北扶余油藏是一个岩性油藏,地质特征复杂,岩性变化大、储层物性很差,是典型的特低孔低渗油气藏,剩余未动用储量难以进一步落实动用。岩石物理相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指导储集层的评价,为油田开发措施和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对岩石物理相控建立油藏模型。利用Petrel软件体积计算模式,可得到整个油藏的储量。由于充分考虑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因此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L油田巨厚层油藏水淹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及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对L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弱,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油藏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汉油田油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成因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等的分析,结合测井数据、经密闭取芯化验等资料,认为江汉油田油区储层总体属于大孔隙细喉道储层;油藏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类型,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中等,渗透率较低,属于较好的储层;含油面积16.48km2,平均有效厚度9.2m。石油地质储量1 068万吨,该储量为一级探明开发储量;油藏类型为岩性、岩性-构造油藏,油层分布受岩性、物性及低幅度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岩性地层油藏成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是我国典型的岩性地层油藏,其特点是构造简单、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岩性油藏主要受构造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范围和区域盖层等因素控制.烃源岩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对岩性地层圈闭具有控制作用,盖层控制岩性油藏发育的规模.该区有3种成藏模式,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于洼陷带,砂岩透镜体、砂岩上...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石炭系油藏为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的火山岩基岩油藏,受构造和裂缝控制。储层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岩。油藏采用衰竭式开采递减大、采收率低。由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注水开发水淹水窜严重,多数井长期注水不见效。该油藏注水开发已经26年,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油藏递减得到减缓;通过研究油藏地质特征,油水分布和运动规律,开展多方式精细注水,油藏目前采出程度达到18.71%,开发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渤海JX油田油层厚度大、层间非均质性强、地下原油黏度大,水驱开发过程中易发生层间干扰及边底水锥进现象,严重影响油井的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海上复杂厚层稠油油藏开发井网,深入剖析了厚层稠油油藏细分开发层系的必要性及水平井的关键参数。应用实践及效果评价表明利用水平井细分开发层系开发厚层稠油油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垂向非均质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砂岩非均质油藏进一步开展周期注水矿场试验或工业性开采提供依据,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拟器和准两层地质模型进行了垂向非均质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开采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各种地质、开发因素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程度,得出砂岩非均质油藏周期注水的主要作用机理:周期注水增强了层间压差及弹性力的作用,活化了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高、低渗透层之间产生了油水交渗效应,增大了水驱波及系数,提高了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不均质油藏注水开发的最终采收,利用反映层状不均质性的二层地质模型,对层状砂岩油藏的周期注开发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注入水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地层的非均质性分布状况是影响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效果的直接因素,在油田开发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应选择最佳的周期注水动态参数进行周期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中南部的M油田为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油藏,其主力油层X层系渗透率极差大。为了解井与井之间的注水连通性、对应性及非均质性,开展了井间示踪剂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注采井组范围内储层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 X层系中在2-1小层存在高渗透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岩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高渗透层的存在及其对注水开发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等非均质信息定量分析评价困难的问题,采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及超声波成像测井,译桩海潜山含油气构造主要探井桩古斜47井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的井壁图像、信息提取、综合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储层参数,准确评价了该井地层岩性、裂缝性质及方向、溶洞特征、地应力方向,总结了一套利用测井成像技术(FMI Fissare Microscanner Image)测井技术进行古生界潜山油藏储层评价的综合解释模式,为落实储量和科学勘探开发该类油藏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钟市油田潜四段含油层组多、油砂体多,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针对钟市油田潜四段储层非均质性引起的平面、层间和层内矛盾,以油砂体为单元,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剩余油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点,根据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对钟市油田潜四段进行了层系细分开发调整。研究成果表明:多层叠瓦状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适合采用层系细分调整技术进行开发,对同类型油藏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宝浪油田宝中凝析气藏开发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析气藏是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复杂类型的特殊油气藏,具有相态、流态复杂的特点.特别是陆相沉积储层具有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地层易发生反凝析、易液锁等现象,开采难度大.以宝浪油田宝中区块凝析气藏的开发方案为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气藏工程方法对该区块的井型进行了筛选;同时对不同开发方式(衰竭、循环注气)进行指标预测,得到了最优的开发方案,并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任北奥陶系岩溶发育规律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大量的钻探、物探、室内实验和油田开发等资料,研究了任北奥陶系油藏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油藏赋存、油田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任北奥陶系具有风化壳、顺层、断层、水平岩溶发育带,非均质性显著,受此影响,油藏的赋存亦具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9.
滨南油田火成岩油藏为裂缝-溶蚀孔洞双孔隙介质非均质储层,主要依靠较强的底水驱动.低部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开展地质模型研究、储层渗流规律、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调整滨南火成岩油藏下一步开发方向,形成一套火成岩油藏后期挖潜的综合技术,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堡子湾区的主要产层,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油藏.通过深入研究该区长4+5油层的油水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找出了此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该区呈现主力层油水同层较厚,非主力层油层或油水层分散,以及纵向分带性较强等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油水分布特征.沉积微相控制油气的聚集规模和范围,成岩相制约了油藏油水分布规律,物性非均质性是油水微观分布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